丙午,魏以城陽王徽為太保,丹楊王蕭贊為太尉,雍州刺史長孫稚為司徒。 十二月,辛亥,兗州刺史張景邕、荊州刺史李靈起、雄信將軍蕭進明叛,降魏。 以陳慶之為北兗州刺史。 有妖賊僧強,自稱天子,土豪蔡伯龍起兵應之,眾起三萬,攻陷北徐州;慶之討斬之。 魏以岐州刺史王羆行南秦州事。 羆誘捕州境群盜,悉誅之。 【梁紀十】上章閹茂,一年。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戌,公元五三零年) 春,正月,己丑,魏益州刺史長孫壽、梁州刺史元俊等遣將擊嚴始欣,斬之,蕭玩等亦敗死,失亡萬餘人。 辛亥,魏東徐州城民呂文欣等殺刺史元大賓,據城反,魏遣都官尚書平城樊子鵠等討之。 二月,甲寅,斬文欣。 万俟醜奴侵擾關中,魏爾朱榮遣武衛將軍賀拔岳討之。 岳私謂其兄勝曰:「醜奴,勍敵也。 今攻之不勝,固有罪;勝之,讒嫉將生。 」勝曰:「然則奈何?」岳曰:「願得爾朱氏一人為帥而佐之。 」勝為之言于榮,榮悅,以爾朱天光為使持節、都督二雍、二岐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以岳為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將軍代郡侯莫陳悅為右大都督,併為天光之副以討之。 天光初行,唯配軍士千人,發洛陽以西路次民馬以給之。 時赤水蜀賊斷路,詔侍中楊侃先行慰諭,並稅其馬,蜀持疑不下。 軍至潼關,天光不敢進,岳曰:「蜀賊鼠竊,公尚遲疑,若遇大敵,將何以戰!」天光曰:「今日之事,一以相委。 」岳遂進擊蜀于渭北,破之,獲馬二千匹。 簡其壯健以充軍士,又稅民馬合萬餘匹。 以軍士尚少,淹留未進。 榮怒,遣騎兵參軍劉貴乘驛至軍中責天光,杖之一百,以軍士二千人益之。 三月,醜奴自將其眾圍岐州,遣其大行台尉遲菩薩、仆射万俟仵自武功南渡渭,攻圍趣柵。 天光使賀拔岳將千騎救之。 菩薩等已拔柵而還,岳故殺掠其吏民以挑之,菩薩帥步騎二萬至渭北。 岳以輕騎數十自渭南與菩薩隔水而語,稱揚國威,菩薩令省事傳語,岳怒曰:「我與菩薩語,卿何人也!」射殺之。 明日,復引百餘騎隔水與賊語,稍引而東,至水淺可涉之處,岳即馳馬東出。 賊以為走,乃棄步兵,輕騎南渡渭追岳。 岳依橫岡設伏兵以待之,賊半渡岡東,岳還兵擊之,賊敗走。 岳下令,賊下馬者勿殺;賊悉投馬,俄獲三千人,馬亦無遺,遂擒菩薩。 仍渡渭北,降步卒萬餘,並收其輜重。 醜奴聞之,棄岐州,北走安定,置柵于平亭。 天光方自雍至岐,與岳合。 夏,四月,天光至汧、渭之間,停軍牧馬,宣言:「天時將熱,未可行師,俟秋涼更圖進止。 」獲醜奴覘候者,縱遣之。 醜奴信之,散眾耕于細川,使其太尉侯伏侯元進將兵五千,據險立柵,其餘千人已下為柵者甚眾。 天光知其勢分,晡時,密嚴諸軍,相繼俱發。 黎明,圍元進大柵,拔之。 所得俘囚,一皆縱遣,諸柵聞之皆降。 天光晝夜徑進,抵安定城下,賊涇州刺史侯幾長貴以城降。 醜奴棄平亭走,欲趣高平,天光遣賀拔岳輕騎追之,丁卯,及于平涼。 賊未成列,直閣代郡侯莫陳崇單騎入賊中,于馬上生擒醜奴,因大呼,眾皆披靡,無敢當者,後騎益集,賊眾崩潰,遂大破之。 天光進逼高平,城中執送蕭寶寅以降。 壬申,以吐谷渾王佛輔為西秦、河二州刺史。 甲戌,魏以關中平,大赦。 万俟醜奴、蕭寶寅至洛陽,置閶闔門外都街之中,士女聚觀凡三日。 丹楊王蕭贊表請寶寅之命,吏部尚書李神俊、黃門侍郎高道穆素與寶寅善,欲左右之,言于魏主曰:「寶寅叛逆,事在前朝。 」會應詔王道習自外至,帝問道習在外所聞,對曰:「唯聞李尚書、高黃門與蕭寶寅周款,並居得言之地,必能全之。 且二人謂寶寅叛逆在前朝,寶寅為醜奴太傅,豈非陛下時邪?賊臣不剪,法欲安施!」帝乃賜寶寅死於駝牛署,斬醜奴于都市。 六月,丁巳,帝復以魏汝南王悅為魏王。 戊寅,魏詔胡氏親屬受爵于朝者皆黜為民。 庚申,以魏降將范遵為安北將軍、司州牧,從魏王悅北還。 万俟醜奴既敗,自涇、豳以西至靈州,賊黨皆降于魏,唯所署行台万俟道洛帥眾六千逃入山中,不降。 時高平大旱,爾朱天光以馬乏草,退屯城東五十里,遣都督長孫邪利帥二百人行原州事以鎮之。 道洛潛與城民通謀,掩襲邪利,並其所部皆殺之。 天光帥諸軍赴之,道洛出戰而敗,帥其眾西入牽屯山,據險自守。 爾朱榮以天光失邪利,不獲道洛,復遣使杖之一百。 以詔書黜天光為撫軍將軍、雍州刺史,降爵為侯。 第4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