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首望都督彌姐元進陰謀應悅,泰知之,與帳下都督高平蔡祐謀執之,祐曰:「元進會當反噬,不如殺之。 」泰曰:「汝有大決。 」乃召元進等入計事,泰曰:「隴賊逆亂,當與諸人戮力討之,諸人似有不同者,何也?」祐即被甲持刀直入,瞋目謂諸將曰:「朝謀夕異,何以為人!今日必斷奸人首!」舉坐皆叩頭曰:「願有所擇。 」祐乃叱元進,斬之,並誅其黨,因與諸將同盟討悅。 泰謂祐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以我為父乎?」 泰與帳下輕騎馳赴平涼,令杜朔周帥眾先據彈箏峽。 時民間惶懼,逃散者多,軍士爭欲掠之,朔周曰:「宇文公方伐罪弔民,奈何助賊為虐乎!」撫而遣之,遠近悅附;泰聞而嘉之。 朔周本姓赫連,曾祖庫多汗避難改焉。 泰命復其舊姓,名之曰達。 丞相歡使侯景招撫岳眾,泰至安定,遇之,謂曰:「賀拔公雖死,宇文泰尚存,卿何為者!」景失色曰:「我猶箭耳,唯人所射。 」遂還。 泰至平涼,哭岳甚慟,將士皆悲喜。 歡復使侯景與散騎常侍代郡張華原、義寧太守太安王基勞泰,泰不受,欲劫留之,曰:「留則共享富貴,不然,命在今日。 」華原曰:「明公欲脅使者以死亡,此非華原所懼也。 」泰乃遣之。 基還,言「泰雄傑,請及其未定擊滅之。 」歡曰:「卿不見賀拔、侯莫陳乎!吾當以計拱手取之。 」 魏主聞岳死,遣武衛將軍元毘慰勞岳軍,召還洛陽,並召侯莫陳悅。 毘至平涼,軍中已奉宇文泰為主;悅既附丞相歡,不肯應召。 泰因元毘上表稱:「臣岳忽罹非命,都督寇洛等令臣權掌軍事。 奉詔召岳軍入京,今高歡之眾已至河東,侯莫陳悅猶在水洛,士卒多是西人,顧戀鄉邑,若逼令赴闕,悅躡其後,歡邀其前,恐敗國殄民,所損更甚。 乞少賜停緩,徐事誘導,漸就東引。 」魏主乃以泰為大都督,即統岳軍。 初,岳以東雍州刺史李虎為左廂大都督,岳死,虎奔荊州,說賀拔勝使收岳眾,勝不從。 虎聞宇文泰代岳統眾,乃自荊州還赴之。 至閿鄉,為丞相歡別將所獲,送洛陽。 魏主方謀取關中,得虎甚喜,拜衛將軍,厚賜之,使就泰。 虎,歆之玄孫也。 泰與悅書,責以「賀拔公有大功于朝廷。 君名微行薄,賀拔公薦君為隴右行台。 又高氏專權,君與賀拔公同受密旨,屢結盟約;而君黨附國賊,共危宗廟,口血未乾,匕首已發。 今吾與君皆受詔還闕,今日進退,唯君是視:君若下隴東邁,吾亦自北道同歸;若首鼠兩端,吾則指日相見!」 魏主問泰以安秦、隴之策,泰表言:「宜召悅授以內官,或處以瓜、涼一籓;不然,終為後患。 」 原州刺史史歸,素為賀拔岳所親任,河曲之變,反為悅守。 悅遣其黨王伯和、成次安將兵二千助歸鎮原州,泰遣都督侯莫陳崇帥輕騎一千襲之。 崇乘夜將十騎直抵城下,餘眾皆伏于近路;歸見騎少,不設備。 崇即入,據城門,高平令隴西李賢及弟遠穆在城中,為崇內應。 於是中外鼓噪,伏兵悉起,遂擒歸及次安、伯和等歸於平涼。 泰表崇行原州事。 三月,泰引兵擊悅,至原州,眾軍畢集。 夏,四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魏南秦州刺史隴西李弼說侯莫陳悅曰:「賀拔公無罪而公害之,又不撫納其眾,今奉宇文夏州以來,聲言為主報仇,此其勢不可敵也,宜解兵謝之!不然,必及禍。 」悅不從。 宇文泰引兵上隴,留兄子導為都督,鎮原州。 泰軍令嚴肅,秋毫無犯,百姓大悅。 軍出木狹關,雪深二尺,泰倍道兼行,出其不意。 悅聞之,退保略陽,留萬人守水洛。 泰至,水洛即降。 泰遣輕騎數百趣略陽,悅退保上邽,召李弼與之拒泰。 弼知悅必敗,陰遣使詣泰,請為內應。 悅棄州城,南保山險,弼謂所部曰:「侯莫陳公欲還秦州,汝輩何不裝束!」弼妻,悅之姨也,眾咸信之,爭趣上邽。 弼先據城門以安集之,遂舉城降泰,泰即以弼為秦州刺史。 其夜,悅出軍將戰,軍自驚潰。 悅性猜忌,既敗,不聽左右近己,與其二弟並子及謀殺岳者七八人棄軍迸走。 數日之中,槃桓往來,不知所趣。 左右勸向靈州依曹泥,悅從之。 自乘騾,令左右皆步從,欲自山中趣靈州。 宇文泰使原州都督賀拔穎追之,悅望見追騎,縊死於野。 泰入上邽,引薛憕為記室參軍。 收悅府庫,財物山積,泰秋毫不取,皆以賞士卒;左右竊一銀甕以歸,泰知而罪之,即剖賜將士。 第4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