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之陷也,長城世子昌及中書侍郎頊皆沒于長安。 高祖即位,屢請之於周,周人許而不遣。 高祖殂,周人乃遣昌還,以王琳之難,居于安陸。 琳敗,昌發安陸,將濟江,致書於上,辭甚不遜。 上不懌,召侯安都從容謂曰:「太子將至,須別求一籓為歸老之地。 」安都曰:「自古豈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詔。 」因請自迎昌。 於是群臣上表,請加昌爵命。 庚戌,以昌為驃騎將軍、湘州牧,封衡陽王。 齊大丞相演如晉陽,既至,謂王晞曰:「不用卿言,幾至傾覆。 今君側雖清,終當何以處我?」晞曰:「殿下往時位地,猶可以名教出處;今日事勢,遂關天時,非復人理所及。 」演奏趙郡王睿為左長史,王晞為司馬。 三月,甲寅,詔:「軍國之政,皆申晉陽,稟大丞相規算。 」 周軍初至,郢州助防張世貴舉外城以應之,所失軍民三千餘口。 周人起土山、長梯,晝夜攻之,因風縱火,燒其內城南面五十餘樓。 孫瑒兵不滿千人,身自撫循,行酒賦食,士卒皆為之死戰。 周人不能克,乃授瑒柱國、郢州刺史,封萬戶郡公;瑒偽許以緩之,而潛修戰守之備,一朝而具,乃復拒守。 既而周人聞王琳敗,陳兵將至,乃解圍去。 瑒集將佐謂之曰:「吾與王公同獎梁室,勤亦至矣。 今時事如此,豈非天乎!」遂遣使奉表,舉中流之地來降。 王琳之東下也,帝征南川兵,江州刺史周迪、高州刺史黃法帥舟師鈄赴之。 熊曇朗據城列艦,塞其中路,迪等與周敷共圍之。 琳敗,曇朗部眾離心,迪攻拔其城,虜男女萬餘口。 曇朗走入村中,村民斬之;丁巳,傳首建康,盡滅其族。 齊軍先守魯山,戊午,棄城走,詔南豫州刺史程靈洗守之。 甲寅,置武州、沅州,以右衛將軍吳明徹為武州刺史,以孫瑒為湘州刺史。 瑒懷不自安,固請入朝,征為中領軍;未拜,除吳郡太守。 壬申,齊封世宗之子孝珩為廣寧王,長恭為蘭陵王。 甲戌,衡陽獻王昌入境,詔主書、舍人緣道迎候;丙子,濟江,中流,隕之,使以溺告。 侯安都以功進爵清遠公。 初,高祖遣滎陽毛喜從安成王頊詣江陵,梁世祖以喜為侍郎,沒于長安,與昌俱還,因進和親之策。 上乃使侍中周弘正通好於周。 夏,四月,丁亥,立皇子伯信為衡陽王,奉獻王祀。 周世宗明敏有識量,晉公護憚之,使膳部中大夫李安置毒于糖飠追而進之。 帝頗覺之,庚子,大漸,口授遺詔五百餘言,且曰:「朕子年幼,未堪當國。 魯公,朕之介弟,寬仁大度,海內共聞;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 」辛丑,殂。 魯公幼有器質,特為世宗所親愛,朝廷大事,多與之參議;性深沉,有遠識,非因顧問,終不輒言。 世宗每嘆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壬寅,魯公即皇帝位,大赦。 五月,壬子,齊以開府儀同三司劉洪徽為尚書右仆射。 侯安都父文捍為始興內史,卒官。 上迎其母還建康,母固求停鄉裡。 乙卯,為置東衡州,以安都從弟曉為刺史;安都子秘,才九歲,上以為始興內史,並令在鄉侍養。 六月,壬辰,詔葬梁元帝于江寧,車旗禮章,悉用梁典。 齊人收永安、上黨二王遣骨,葬之。 敕上黨王妃李氏還第。 馮文洛尚以故意,修飾詣之。 妃盛列左右,立文洛于階下,數之曰:「遭難流離,以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盡。 幸蒙恩詔,得反籓闈,汝何物奴,猶欲見侮!」杖之一百,血流灑地。 秋,七月,丙辰,封皇子伯山為鄱陽王。 齊丞相演以王晞儒緩,恐不允武將之意,每夜載入,晝則不與語。 嘗進晞密室,謂曰:「比王侯諸貴,每見敦迫,言我違天不祥,恐當或有變起。 吾欲以法繩之,何如?」晞曰:「朝廷比者疏遠親戚,殿下倉猝所行,非復人臣之事。 芒刺在背,上下相疑,何由可久!殿下雖欲謙退,粃糠神器,實恐違上玄之意,墜先帝之基。 」演曰:「卿何敢發此言,須致卿于法!」粃曰:「天時人事,皆無異謀,是以敢冒犯斧鉞,抑亦神明所贊耳。 」演曰:「拯難匡時,方俟聖哲,吾何敢私議!幸勿多言!」丞相從事中郎陸杳將出使,握晞手,使之勸進。 晞以杳言告演,演曰:「若內外咸有此意,趙彥深朝夕左右,何故初無一言?」晞乃以事隙密問彥深,彥深曰:「我比亦驚此聲論,每欲陳聞,則口噤心悸。 弟既發端,吾亦當昧死一披肝膽。 」因共勸演。 第5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5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