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帝即位,封新蔡郡公,自是不復任用。 大業五年,從幸太原。 時有京兆人達奚通妾王氏,能清歌,朝臣多相命觀之,僧壽亦預焉。 坐除名。 尋命複位,卒於京師。 子孝基。 僧壽弟洪,字叔明,少驍勇,善騎射,膂力過人。 仕周,以軍功拜大都督。 隋文為丞相,從韋孝寬破尉遲迥,加上開府,封甘棠縣侯。 及帝受禪,進爵為公。 開皇九年,平陳之後,授行軍總管。 及陳平,晉王廣大獵于蔣山,有猛獸在圍中,眾皆懼,洪馳馬射之,應弦而倒。 陳氏諸將列觀,皆嘆伏焉。 王大喜,賜縑百匹。 尋以功加柱國,拜蔣州刺史,轉廉州。 時突厥屢為邊患,朝廷以洪驍勇,令檢校朔州總管事。 尋拜代州總管。 仁壽元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洪率蔚州刺史劉隆、大將軍李藥王拒之。 遇虜于恆安,眾寡不敵,洪四面搏戰,身被重創,將士沮氣。 虜悉眾圍之,矢下如雨。 洪偽與虜和,圍少懈。 洪率所領潰圍而出。 死者太半,殺虜亦倍。 洪及藥王除名,隆竟坐死。 煬帝北巡,至恆安,見白骨被野,以問侍臣,曰:「往韓洪與虜戰處也。 」帝憫然傷之,收葬骸骨,命五郡沙門為設齋供,拜洪隴西太守。 未幾,硃崖人王萬昌作亂,詔洪平之。 以功加金紫光祿大夫,領郡如故。 俄而萬昌弟仲通復叛,又詔洪平之。 還師未幾,旋遇疾卒。 賀若敦,河南洛陽人也。 其先居漠北,世為部落大人。 曾祖貸,魏獻文時入國,為都官尚書,封安鄜縣公。 祖伏連,仕魏,位雲州刺史。 父統,勇健不好文學,以祖廕為秘書郎。 永安初,從太宰元天穆討邢杲,以功封當亭子。 齊神武初起,以統為潁州長史。 執刺史田迅,以州降,拜兗州刺史,賜爵當亭縣公。 歷位北雍、恆二州刺史。 卒,贈司空公,謚曰哀。 敦少有氣干。 統之將執田迅也,慮事不果,又以累弱既多,難以自拔,沈吟者久之,敦年十七,進策贊成其謀。 統流涕從之,遂定謀歸西。 時群盜蜂起,大龜山賊張世顯潛來襲統,敦挺身赴戰,手斬七八人,賊乃走。 統大悅,謂左右僚屬曰:「我少從軍旅,戰陣非一,如此兒年時膽略,未見其人。 非唯成我門戶,亦當為國名將。 」 明年,從河內公獨孤信于洛陽被圍,敦彎三石弓,箭不虛發。 信乃言于周文,引至麾下,授都督,封安陵縣伯。 嘗從校獵甘泉宮,時圍人不齊,獸多越逸。 周文大怒,人皆股戰。 圍內唯有一鹿,俄亦突圍而走。 敦躍馬馳之,鹿上東山。 敦棄馬步逐,至山半,便乃掣之而下。 周文大悅,諸將因得免責。 累遷太子庶子。 廢帝二年,拜右衛將軍。 俄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鄉縣公。 時岷蜀初開,人情尚梗。 巴西人譙淹據南梁州,與梁西江州刺史王開業共為表裡,搧動群蠻。 周文令敦討平之,進爵武都郡公,拜典祀中大夫。 尋為金州都督。 蠻帥向白彪、向五子王等聚眾為寇,圍逼信州。 詔敦與開府田弘赴救,未至而城已陷。 乃進軍追討,遂平信州。 是歲,荊州蠻帥文子榮自號仁州刺史,復令敦與開府潘招討禽子榮,並虜其眾。 武成元年,入為軍司馬。 陳將侯瑱、侯安都等圍逼湘州,遏絶糧援,乃令敦度江赴救。 敦連戰破瑱,乘勝遂次湘州。 俄而秋水汛溢,江路遂斷。 糧援既絶,恐瑱等知其糧少,乃于營內多為土聚,覆之以米,召側近村人,陽有所訪問,隨即遣之。 瑱等聞之,良以為實。 敦又增修營壘,造廬舍,示以持久。 湘、羅之間遂廢農業。 瑱等無如之何。 初,土人亟乘輕船,載米粟及籠鷄鴨以餉瑱軍。 敦患之,乃偽為土人,裝船伏甲士于中。 瑱軍人望見,謂餉船之至,逆來爭取,敦甲士遂禽之。 又敦軍數有叛人乘馬投瑱,瑱輒納之。 敦又別取一馬,牽以趣船,令船中逆以鞭鞭之。 如是者再三,馬便畏船不上。 後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馬以招瑱軍。 詐雲投附。 瑱便遣兵迎接,競來牽馬。 馬既畏船不上,伏兵發,盡殺之。 此後實有饋餉及亡奔瑱者,猶謂敦之詐,並不敢受。 相持歲余,瑱不能制,求借船送敦度江。 敦慮其或詐,謂曰:「舍我百里,當為汝去。 」瑱等遂留船,於是將兵去津路百里。 敦覘之非詐,勒眾而還。 在軍病死者十五六。 晉公護以敦失地無功,除其名。 保定五年,累遷中州刺史,鎮函谷。 敦恃功負氣,顧其流輩皆為大將軍。 敦獨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軍而反,翻被除名,每出怨言。 晉公護怒,徵還,逼令自殺。 臨刑,呼子弼謂曰:「吾必欲平江南,然心不果,汝當成吾志。 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因引錐刺弼舌出血,誡以慎口。 建德初,追贈大將軍。 謚曰烈。 弼字輔伯。 少有大志,驍勇便弓馬,解屬文,博涉書記,有重名。 周齊王憲聞而敬之,引為記室。 封當亭縣公,遷小內史。 與韋孝寬伐陳,攻拔數十城,弼計居多。 拜壽州刺史,改封襄邑縣公。 隋文帝為丞相,尉遲迥作亂,帝恐弼為變,遣長孫平馳驛代之。 及帝受禪,陰有平江南志,訪可任者,高熲薦弼有文武才幹,於是拜吳州總管,委以平陳事,弼忻然以為己任。 與壽州總管源雄併為重鎮。 弼遺雄詩曰:「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騏驎上,無我二人名。 」獻取陳十策,上稱善,賜以寶刀。 開皇九年,大舉伐陳,以弼為行車總管。 將渡江,酹酒祝曰:「弼親承廟略,遠振國威,若使福善禍淫,大軍利涉;如事有乖違,得葬江魚腹中,死且不恨。 」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際,必集歷陽。 於是大列旗幟,營幕被野,陳人以為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 既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 後以為常,不復設備。 及此,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覺。 襲陳南徐州,拔之,執其刺史黃恪。 軍令嚴肅,秋毫不犯,有軍士於人間酤酒者,弼立斬之。 進屯蔣山之白土岡,陳將魯廣達、周智安、任蠻奴、田瑞、孔范、蕭摩訶等以勁兵拒戰。 田瑞先犯,擊走之。 魯廣達等相繼遞進,弼軍屢卻。 弼揣知其驕,士卒且惰,於是督萬將士,殊死戰,遂大破之。 麾下士開府員明禽麾訶至,弼命左右牽斬之。 摩訶色自若,弼釋而禮之。 從北掖門入。 時韓禽已執陳叔寶。 弼至,呼叔寶視之。 叔寶惶懼流汗,股慄再拜。 弼謂曰:「小國之君當大國卿,拜,禮也。 入朝不失作歸命侯,無勞恐懼。 」 既而弼恚恨不獲叔寶,於是與禽相訽,挺刃而出。 令蔡徵為叔寶作降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 上聞弼有功,大悅,下詔褒揚之。 晉王以弼先期決戰,違軍命,於是以弼屬吏。 上驛召之,及見。 迎勞曰:「克定三吳,公之功也。 」命登禦坐,賜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國。 進爵宋國公,真食襄邑三千戶,加寶劍、寶帶、金甕、金盤各一,並雉尾扇、曲蓋,雜彩二千段,女樂二部,又賜陳叔寶妹為妾。 拜右領軍大將軍。 第3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