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建炎二年,車駕至揚州,築壇于江都縣之東南。 是歲冬至,祀昊天上帝,以太祖配。 度宗咸淳二年,將舉郊祀,時覆議以高宗參配。 吏部侍郎兼中書門下省檢正洪燾等議,以為:「物無二本,事無二初,舜之郊嚳,商之郊契,周郊后稷,皆所以推原其始也。 禮者,所以別等差,視儀則,遠而尊者配于郊,近而親者配于明堂,明有等也。 臣等謂宜如紹興故事,奉太宗配,將來明堂遵用先皇帝彞典,以高宗參侑,庶于報本之禮、奉先之孝,為兩盡其至。 」詔恭依。 儀注。 乾德元年八月,禮儀使陶谷言:「饗廟、郊天,兩日行禮,從祀官前七日皆合于尚書省受誓戒,自來一日之內受兩處誓戒,有虧虔潔。 今擬十一月十六日行郊禮,望依禮文于八日先受從享太廟誓戒,九日別受郊天誓戒,其日請放朝參。 」從之。 自後百官受誓戒于朝堂,宗室受于太廟。 祭之日均用丑時,秋夏以一刻,春冬以七刻,前二日遣官奏告。 配帝之室,儀鸞司設大次、小次及文武侍臣、蕃客之次,太常設樂位、神位、版位等事。 前一日司尊彞帥其屬以法陳祭器于堂東,仆射、禮部尚書視滌濯告潔,禮部尚書、侍郎省牲,光祿卿奉牲,告充、告備,禮部尚書視鼎鑊,禮部侍郎視腥熟之節。 祭之旦,光祿卿率其屬取籩、豆、簠、簋實之。 及薦腥,禮部尚書帥其屬薦籩、豆、簠、簋,戶部、兵部、工部尚書薦三牲之腥熟俎。 禮畢,各徹,而有司受之以出。 晡後,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御史按視之。 奏中嚴外辦以禮部侍郎,請解嚴以禮部郎中。 贊者設亞、終獻位於小次之南,宗室位於其後;設公卿位於亞、終獻之南,分獻官位於公卿之後,執事者又在其後,俱重行,西向北上。 其致福也,太牢以牛左肩、臂、臑折九個,少牢以羊左肩七個、犆豕以左肩五個。 有司攝事、進胙皆如禮。 太尉展視以授使者,再拜稽首。 既享,大宴,號曰飲福,自宰臣而下至應執事及樂工、馭車馬人等,並均給有差,以為定式。 是歲十一月日至,皇帝服袞冕,執圭,合祭天地于圜丘,還禦明德門樓,肆赦。 仁宗天聖二年,詔加真宗謚,上謂輔臣曰:「郊祀重事,朕欲就禁中習儀,其令禮官草具以聞。 」先郊三日,奉謚冊寶于太廟。 次日,薦享玉清昭應、景靈宮,宿太廟。 既享,赴青城,至大次,就更衣壇改服袞冕行事。 五年,郊後擇日恭謝,大禮使王曾請節廟樂,帝曰:「三年一享,不敢憚勞也。 」三獻終,增禮生七人,各引本室太祝升殿,徹豆。 三日,又齋長春殿,謝玉清昭應宮。 禮畢,賀皇太后,比籍田,勞酒儀,略如元會。 其恭謝云:「臣某虔遵舊典,郊祀禮成,中外協心,不勝歡抃。 」宣答曰:「皇帝德備孝恭,禮成嚴配,萬國稱頌,歡豫增深。 」帝再拜還內。 樞密使以下稱賀,閣門使宣答,樞密副使升殿侍立,百官稱賀。 酒三行,還內殿,受命婦賀,司賓自殿側幕次引內命婦于殿庭,北向立,尚儀奏:「請皇太后即禦坐。 」司賓讚:「再拜。 」引班首升自西階,稱封號妾某氏等言:「郊祀再舉,福祚咸均,凡在照臨,不勝忻抃。 」降,再拜。 尚宮承旨,降自東階,稱「皇太后聖旨」,又再拜。 司賓宣答曰「已成鉅禮,歡豫良深。 」皆再拜。 次外命婦賀,如內命婦儀,退,皆赴別殿賀皇帝,惟不致詞,不宣答。 神宗元豐六年十一月二日,帝將親郊,奉仁宗、英宗徽號冊寶于太廟。 是日晚,齋于大慶殿。 三日,薦享于景靈宮,齋于太廟。 四日,朝享七室,齋于南郊之青城。 五日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太祖配。 是日,帝服靴袍,乘輦至大次。 有司請行禮。 服大裘,被袞冕以出,至壇中壝門外,殿中監進大圭,帝執以入,宮架樂作,至午階下版位,西向立,樂止。 禮儀使贊曰:「有司謹具,請行事。 」宮架奏《景安》之樂,文舞作六成,止,帝再拜,詣罍洗,宮架樂作,至洗南北向,樂止。 帝搢圭,盥帨訖,樂作,至壇下,樂止。 升午階,登歌樂作,至壇上,樂止。 殿中監進鎮圭,《嘉安》樂作,詣上帝神坐前,北向跪,奠鎮圭于繅藉,執大圭,俯伏,興,搢圭跪,三上香,奠玉幣,執圭,俯伏,興,再拜。 內侍舉鎮圭授殿中監,樂止。 《廣安》樂作,詣太祖神坐前,東向,奠圭幣如上帝儀。 登歌樂作,帝降壇,樂止。 宮架樂作,還位,西向立,樂止。 禮部尚書、戶部尚書以下奉饌俎,宮架《豐安》樂作,奉奠訖,樂止。 再詣罍洗,帝搢大圭,盥帨,洗爵拭爵訖,執大圭,宮架樂作,至壇下,樂止。 升自午階,登歌樂作,至壇上,樂止。 登歌《禧安》樂作,詣上帝神坐前,搢圭跪,執爵祭酒,三奠訖,執圭,俯伏,興,樂止。 太祝讀冊,帝再拜訖,樂作。 次詣太祖神坐前,如前儀。 登歌樂作,帝降自午階,樂止。 宮架樂作,還位,西向立,樂止。 文舞退,武舞進,宮架《正安》之樂作,樂止。 亞獻盥帨訖,《正安》樂作,禮畢,樂止。 終獻行禮並如上儀,獻畢,宮架樂作,帝升自午階,樂止。 登歌樂作,至飲福位,樂止。 《禧安》樂作,帝再拜,搢圭跪,受爵,祭酒三,啐酒,奠爵,受俎,奠俎,受摶黍豆,再受爵,飲福訖,奠爵,執圭,俯伏,興,再拜,樂作。 帝降,還位如前儀。 禮部、戶部尚書徹俎豆,禮直官曰:「賜胙行事。 」陪祀官再拜,宮架《宴安》樂作,一成止。 宮架樂作,帝詣望燎位,南向立,樂止。 禮直官曰:「可燎。 」俟火燎半柴,禮儀使跪奏:「禮畢。 」宮架樂作,帝出中壝門,殿中監受大圭,歸大次,樂止。 有司奏解嚴。 帝乘輿還青城,百官稱賀于端誠殿。 有司轉仗衛,奏中嚴外辦。 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輿以出。 至玉輅所,侍中跪請降輿升輅。 帝升輅,門下侍郎奏請進行,又奏請少駐,侍臣乘馬,將至宣德門,奏《采薺》一曲,入門,樂止。 侍中請降輅赴幄次,有司奏解嚴。 帝常服,乘輿禦宣德門,肆赦,群臣稱賀如常儀。 初,淳化三年,將以冬至郊,前十日,皇子許王薨,有司言:「王薨在未受誓戒之前,準禮,天地、社稷之祀不廢。 」詔下尚書省議。 吏部尚書宋琪等奏:「以許王薨謝,去郊禮裁十日,又詔輟十一日以後五日朝參,且至尊成服,百僚皆當入慰。 有司又以十二、十三日受誓戒,按令式,受誓戒後不得弔喪問疾。 今若皇帝既輟朝而未成服,則全爽禮文;百僚既受誓而入奉慰,又違令式。 況許王地居藩戚,望著親賢,于昆仲為大宗,于朝廷為塚嗣,遽茲薨逝,朝野同哀,伏想聖情,豈勝追念。 當愁慘之際,行對越之儀,臣等實慮上帝之弗歆,下民之斯惑。 況祭天之禮,歲有四焉,載于《禮經》,非有差降。 請以來年正月上辛合祭天地。 」從之。 第2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史 上》
第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