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 明史 上全書目錄
張廷玉等
明史 上 - 131

保寧府元屬廣元路。洪武四年直隷行省。領州二,縣八。西南距布政司七百里。 閬中倚。成化二十三年建雍王府。弘治三年遷於湖廣衡州府。四年八月建壽王府。正德元年遷於湖廣德安府。舊治在縣東,明玉珍徙於此。東有蟠龍山,其北有鋸山關。又有靈山,其 ...

明史 上 - 132

重慶府元重慶路,屬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中,為府。領州三,縣十七。西北距布政司五百五十里。 巴倚。東有涂山。大江經城南,又東經明月峽,至城東,與涪江合。西北有魚鹿峽,涪江所經。東南有丹溪,東北有交龍溪,俱流入大江。東有大紅江巡檢司。西 ...


  
明史 上 - 133

龍安府元龍州,屬廣元路。明玉珍置龍州宣慰司。洪武六年十二月復置龍州。十四年正月改松潘等處安撫司。二十年正月仍改為龍州。二十二年九月改龍州軍民千戶所。二十八年十月升龍州軍民指揮使司,後復曰龍州。宣德七年改龍州宣撫司,直隷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十 ...

明史 上 - 134

邛州元屬嘉定府路。洪武九年四月降為縣,仍屬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復為州,直隷布政司。西有古城山,產鐵。又東南有銅官山,產銅。西有相台山,下有火井,又有鹽井。南有邛水,自雅州流入,至新津縣入大江。南有夾門關巡檢司。西有火井壩巡檢司。後移於州南 ...

明史 上 - 135

黎州守禦軍民千戶所本黎州長官司,洪武九年七月置。十一年六月升安撫司,直隷布政司。萬曆二十四年降為千戶所,直隷都司。東北有聖鐘山,下有黎州,元屬陝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洪武五年省州治漢源縣入州。永樂後廢。西北有飛越山,兩面皆接生羌界。西南有大田山 ...

明史 上 - 136

會川衛軍民指揮使司本會川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五年置,屬建昌衛。二十五年六月升軍民千戶所。十一月升會川衛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來屬。東南有土田山,產石碌,有葛砧山,產石青,東有密勒山,產銀礦。西南有金沙江,自雲南武定府流入界。又 ...


  
明史 上 - 137

鄱陽倚。正統元年,淮王府自廣東韶州府遷此。西北有鄱陽山,在鄱陽湖中。湖長三百里,闊四十里,亙南康、饒州、南昌、九江四府之境。南有鄱江,源出南直婺源縣及祁門縣,下流會於城東。又南則廣信上饒江來合焉,環城西北出,復分為二,俱入鄱陽湖,亦名雙港水 ...

明史 上 - 138

永豐府東。東有郭山。南有石空嶺,又有恩江,下流入於贛江。東南有層山、南有沙溪、又有表湖三巡檢司。又東北有視田巡檢司,後廢。 安福府西少北。元安福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西有盧蕭山,盧水出焉,經城北,東流與王江合,又東合禾水,至廬陵縣 ...

明史 上 - 139

湖廣《禹貢》荊、揚、梁、豫四州之域。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治武昌路,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治天臨路屬焉。又以襄陽等三路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又分置荊湖北道宣慰司治中興路並屬焉。太祖甲辰年二月平陳理,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武昌都衛 ...

明史 上 - 140

承天府元安陸府,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太祖乙巳年屬湖廣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直隷湖廣佈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屬河南,未幾還屬。弘治四年,興王府自德安府遷此。嘉靖十年升州為承天府。十八年建興都留守司於此。領州二,縣五。東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