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史 / 中國文學史全書目錄
馬黃
中國文學史 - 11

關於《詩經》的編集,漢代學者有采詩的說法。班固說:「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漢書·食貨志》又何休說:「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于邑,邑移于國,國以聞于 ...

中國文學史 - 12

「周頌」共三十一篇,全部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它們是周王朝祭祀宗廟的舞曲,具有很濃厚的宗教氣氛,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詩序》)。它們用板滯的形式和典重的語言,歌頌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像頌揚武王滅商的「大武舞」樂章就 ...


  
中國文學史 - 13

隨着周初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王朝統治地位的鞏固,統治階級的生活也日趨腐朽。《湛露》(「小雅」)中說他們「厭厭夜飲,不醉無歸」,《魚麗》(「小雅」)一詩更描寫了他們筵席的豐富和講究。在《賓之初筵》(「小雅」)裡,還具體描寫了貴族宴飲的場面; ...

中國文學史 - 14

「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鮮明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處境,表達了他們對剝削、壓迫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最早的現實主義詩篇。像《七月》(「豳風」)在不很長的篇幅裡反映了當時奴隷充滿血淚的生活,是那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從中可以清 ...

中國文學史 - 15

現實是這樣的殘酷,一個無辜的被遺棄的婦女竟在自己兄弟那裡都不能得到同情,因此,她對於自己的過去,不僅是悔,而且有着無比的恨。在她那「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熱情呼喊中,包含着自己血淚的教訓。反映婦女這種 ...

中國文學史 - 16

古代勞動人民雖然還處在生產力發展較低的歷史階段,但由於他們長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鬥爭,就逐漸養成了敏鋭的觀察力,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們善於區別事物的善惡,發現事物的特徵,並且通過口頭語言和歌舞場景表現出來。因而在詩歌創作中,不僅表現了他們 ...


  
中國文學史 - 17

「國風」在形式上多數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韻,但並不拘泥,富於變化,許多詩常常衝破四言的定格,而雜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伐檀》就是一首雜言詩,但並不拗口,反而覺得錯落有致,讀起來有自然的節奏。章節的覆疊是「國風」在形式 ...

中國文學史 - 18

《詩經》,特別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現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影響最大。它推動詩人、作家去關心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學看成流連光景、消遣閒情的東西。歷代民歌是它的嫡傳,從漢魏樂府直到近代歌謡都深刻體現了這 ...

中國文學史 - 19

現存《易經》中的卦、爻辭是一種專為卜筮之用的繇辭。其性質同過去的神簽相類似,大概是巫卜之流所編造的為宗教這信服務的書。卦、爻辭的時代不能確定,它們吸收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似乎經過一段長期的發展過程才完成的。其中不止一次提到「帝乙歸妹」和「高宗 ...

中國文學史 - 20

周初統治者汲取前朝亡國教訓,頗有敬天保民思想,他們一再警惕自己要以殷為鑒。《無逸》一篇就是從此出發的,也是這種思想的集中表現。它告誡成王要念稼穡的艱難,不可貪圖逸樂,要效法文王勤勞節儉,「懷保小民」,「無淫于觀、于逸、于游、于田」,「無若殷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