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散文(風景遊記篇) - 93 / 161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現代散文(風景遊記篇)

第93頁 / 共161頁。

之後,我催促着我的同伴快些會過賬,像戰場上的逃兵似地,我便首先爬下了茶樓,頭也不回地,就找尋着原來的路道跑去。

一路上,我不敢再回想那茶博士所說的那些話。我覺得我非常慶幸,我還沒有真正地做一個岳陽樓下的漁民。至少,在今天,我還能夠比那班漁民們多苟安幾日。


  

選自《文學》,19351141期 ·160·   香山碧雲寺漫記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1996,遼寧省昌圖縣人,滿族。現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科爾沁草原》、《曹雪芹》、散文集《端木蕻良近作》、《花·石·寶》等。鄰翁走相報,隔窗呼我起。

數日不見山,今朝翠如洗。——劉夢吉:村居雜詩

城市裡的居民是不能常常看見山的,但是,住在首都的人便會有這種幸福,倘你路過西郊,猛然向西一望,你便會經歷一種奇異的喜悅,好像地平線上突地湧現了一帶藍煙,浮在上面的綠樹,也几乎是歷歷可數。當這個時候,你就會記起元代愛國詩人劉夢吉的村居雜詩來:「鄰翁走相報,隔窗呼我起。數日不見山,今朝翠如洗。」你就會恍然地更明白這詩裡所包含的感情,就會更愛上這首詩了,多麼簡單啊,偏偏能道出你心中要說的話來。

劉夢吉很愛陶淵明,他有許多詩自己標出是擬陶淵明的。他急着要看山,就是這急得好。原來中國人看山,也並不都是那麼「悠然」的呢!

當那西郊的居民或者是一個幸福的過客,縱目望着西山的時候,眼睛就會止不住的看在山腰一片松林上,這一片密密的松林就是馳名的森玉笏,從森玉笏爬上去便是鬼見愁,游過西山的人常常會以爬到鬼見愁上面引為驕傲的呢!原來香山的最高峰一個是鬼見愁,一個是翠駝子,鬼見愁和翠駝子之間有個山坳,山坳裡有個八義溝,八義溝下面有片大松林,松林下面便是碧雲寺,這一帶都是風景最美的地方。

最早的香山寺,有記載可尋的,是建在1188年,這見于孫星衍的《京畿金石志》,那上面記着,香山寺碑,李晏撰,大定二十六年立,見《天下金石志》。元碧雲寺碑至順二年立於香山寺中。又有元碧雲寺碑,元統三年立在香山寺中。並且還記有碧雲寺賣地幢,末云:賣與中丞阿里吉。

還有元耶律氏詞刻,在香山七真洞壁上。現在碧雲寺裡有乾隆時的御製重修碧雲寺碑文和兩個刻着梵文的經幢。碑文上說元耶律楚材的後人名叫阿利吉的舍宅開山,修建廟宇,那也是根據賣地幢來說的。耶律楚材11901244曾隨成吉思汗西征,到過西方很多地方。

他的墓現在頤和園裡,他的後人開山造寺,想是為先人祈福的。可見西山在當時已大事開發。《馬可波羅遊記》裡面曾提到北海、瓊島,我們今天首都的西苑一帶、北海和南苑一帶在元代都是御用的池沼園囿。

北京在唐代是幽州范陽郡,宋代改作燕山府。元人本來自稱為大朝,所以把京城叫作大都。元楊著的《山居新話》說萬歲山太液池都是金代開發的。待到1292年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又引了昌平縣的水源,擴大了今天的頤和園裡的昆明湖。

那時北京的河流池沼多是相通的。在清代由頤和園後宮門出來上船,坐船還可過青龍橋直溯玉泉山。現在青龍橋那兒還有過去泊船碼頭的遺蹟。香山麓下從前也可能聚有河水,因為還有古河道可尋,舊河道旁邊還有一口井,井邊龍王廟上還有一塊碑,叫作「盤河帝碑」,所以這裡從前可能叫作盤河。


  
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從碧雲寺走到頤和園,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就想,誰知道踏在我們腳下的圓石子,不就是當年郭守敬在察看河道時候所踏過的呢?而郭守敬也會想到今天北京的人民能創造出像官廳水庫那樣的水源嗎?

今天的碧雲寺主要的建築物多是明代的遺物。從現存的嘉靖九年造的鐘,天啟四年造的磬,還有崇禎二年造的鐘,都可以看出明代歷朝對碧雲寺都有擴建。正殿的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勢至阿難陀塑像都是明朝塑的,表情生動,線條靈透,人物顯出是中國人的臉型,最能表現當時雕塑的風格。正門兩廂塑的二金剛力士像和二殿的彌勒佛都是正德時代造的,已經有四百多年了。

這裡還有明代的木製的香爐、簽筒、燭台,一色紅地金漆,都描着夔紋、迴紋、串枝連等花紋,形制古樸,一看就是明制。明代監修碧雲寺的都是最有權勢的內監,魏忠賢也是其中的一個。當時最優秀的工藝工人都是掌握在這批人們的手裡。因此,這些製作也必然是當時最優秀工人的最好的作品。

這些作品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何況是幾百年後的今天了。所以這些東西最好都用玻璃罩子罩起來,應該嚴加保護才是。

從正殿出來,西邊便是清代1748建造的羅漢堂,裡面有508尊羅漢像,一律都是木胎貼金的,各個姿態不同,是很好的藝術品,但是最具有情趣的,而且創造性地突出了十八世紀中國建築的特色的,我以為是羅漢堂的建築。真算得上別具風格。這是元明時代的十字樓形的一個發展,朱元璋派人去拆掉的元代宮殿,當時禁城的角樓就是十字形的。後來明朝建的角樓也是十字形的,因為它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美的,中國的建築最講求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一樣好看,而羅漢堂不但是繼承了這個傳統,而且還加以發揮。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