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312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312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312頁

朗讀:

��,沙房墟水合一水東流注之,入新寧。 上龍土司 府西百八十里。明,龍州地。雍正三年析置。西北:武德山。北:古甑山,古甑泉出焉,南流經司署,西入龍州。龍江自龍州入司南,東北至三江口會明江。屈東南流,合邏水,入崇善。多烈水自太平入司東北,亦東南入崇善,注邏水。

上思直隷 要。隷左江道。提標上思營駐防。明,上思州,屬南寧府。 順治初,因明舊。光緒十三年,改屬太平府。十八年,升為直隷,以南寧府屬之遷隆土司隷之。東北距省治千二百八十里。廣百二十五里,袤七十三里。北極高二十二度十一分。京師偏西八度十三分。領土司一。 北:望州山。西南:營盤山。十萬大山環列東、南、西三面,延袤百餘裡,接廣東欽州訖越南祿州界,遊匪出沒所也。沿山有八隘。明江出西南十萬山中,東北流六十餘裡,屈西北,經治南,又西南,平弄隘、平寨隘二水合會遷隆峒、板蒙隘水北流注之,西北入遷隆。 遷隆峒土司 西七十里。明土巡檢司,屬上思州。順治初因之,與上思並屬南寧府。光緒十八年來屬。北:分界嶺。東南:那馬。明江自入,西北逕城東,屈西南入土思州。


  

鎮安府 難。隷左江道。明洪武二年為府。 順治初,為土府,隷思恩府。康熙二年,改設流官通判。雍正七年,升為府,隷右江道,以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隷之,歸順州改流來屬。十年,思恩府屬之奉議土州,改設流官州判,又南寧府屬之下雷土州並來屬。改隷左江道。乾隆三年,置天保縣為府治。三十一年,置小鎮安。光緒元年,升奉議為州。十二年,升歸順州為直隷州,改小鎮安為鎮邊縣,並下雷土州往屬之。東北距省治千六百八十五里。廣百三十里,袤百六十里。北極高二十三度十九分。京師偏西九度四十三分。領州一,縣一,土州三。天保 難。倚。明,鎮安府地。乾隆三年置。北:天保山,東北:扶蘇山。西:鑒山。歸順江一曰浤渰江,自歸順入縣西,伏流,至鑒山前復出,東流經治南,右受馱命江,天保泉自北來注,又東,左受咘來河,右受歸順之武平河,東北入奉議。鎮安協右營分防汛駐城。 奉議州 沖。府東北二百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改衛,尋復為州,直隷布政司。嘉靖中,改屬思恩府。順治初為土州。雍正十年改掌印州判來屬。光緒元年升為州。東北:獅子山。東南:三齊山。西:大小蓮花山,有蓮花關。右江自百色南流入州,西北折東,經治北。又東北,寅桑河自百色來,隆溪自恩隆來,南流注之。東南流,右受歸順江,左界恩隆入上林。鎮安協左營分防汛駐城。西南:古眉墟汛。東南:作登墟巡司。 向武土州 府東南百六十里。明初屬田州府,尋廢。建文中復置,直隷布政司。順治初,隷思恩府。雍正七年來屬。東南:天台。東北:向陽山,山上有關。西北:上旱山,下有上旱溪,出天保山中,東北流,入奉議。枯榕江一曰大乃溪,出上映州山中,東北曲流合勞溪,經州署西北,又東北入上林。有鎮安協右營分防汛。 都康土州 府東南百九十里。明初沒於夷僚,建文初復置,直隷布政司。康熙三年,改隷思恩府。雍正七年來屬。東:崇山。北:映秀。南:翠屏山。通利江自上映州入,東流,經州署南,左受岜營水,入龍英。 上映土州 府東南百八十五里。明初廢為峒。萬曆中復置,隷思恩府。順治初因之。雍正七年來屬。南:錦屏山。西:嶔岫山。西南:八字咅。通利江上源為秀泉,出州西北山中,東南流,經州署南,至仙橋入都康。

歸順直隷州 繁,難。隷太平思順道。鎮安協左營駐防副將駐。明,歸順州,直隷布政司。 順治初,為土州,隷思恩府。雍正七年,改流官,隷鎮安府。乾隆十二年,省湖潤寨土巡檢司入焉。光緒十二年,升為直隷州,隷太平思順道,改鎮安府屬之小鎮安為鎮邊縣,及下雷土州來屬。東北距省治千八百六十里。廣二百二十里,袤百六十里。北極高二十三度六分。京師偏西九度五十四分。領縣一,土州一。 南:獅子。西:嶺衛。西南:叫鵝山。西北:三台、照陽山。龍潭水出城東北里許,南流經治東,穠黎水出州西北,東南流注之,入越南。穠那水出州西,亦東南入越南。歸順江出西北耑雷墟,武平河出東北小龍潭,並東流入天保。邏水出州東,東南流,左受立咅水,入下雷。西:榮勞墟。南:隴邦、壬莊、頻峒各隘有汛。東南:湖潤寨巡司。 鎮邊 繁,難。州西北二百三十里。明永樂中分置鎮安土州,屬思恩府,尋廢。乾隆八年設土巡檢。三十一年改流官。通判駐轄曰小鎮安,光緒十二年改置縣,更名來屬。北:感馱岩。又北:末山,有水西北流,入雲南土富。勞山,勞水所出,西北流,經治西,合大魁水、弄內水,折東北,伏流復出,亦入土富。德窩水出縣南,東南流,經百合墟。折西南,苟華水、坡芽水、百都水並出縣西南,合流注之,入越南。那摩水自越南入州西南邊境,合坡酬水,復西入越南。鎮安協右營駐防。 下雷土州 府東南二百二十里。本下雷峒。明萬曆十八年,升為州,屬南寧府。順治初,因之為土州。雍正十年,屬鎮安府。光緒十二年來屬。北:天關山。南:地軸山。又南:神農山。邏水一曰西北河,自歸順入州西北,北河自向武來,伏流復出,西南流注之,經署東,又東南,西南河自越南緣界東流注之,入安平。有鎮安營分防汛。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雲南


  
雲南:禹貢梁州徼外地。清初沿明制,置承宣布政使司,為雲南省,設巡撫,治雲南府,並設雲貴總督,兩省互駐。康熙元年,改雲南總督,駐曲靖。三年,裁貴州總督並雲南,駐貴陽。二十二年,移駐雲南。雍正五年,定雲貴總督兼轄廣西。十二年,停兼轄廣西。乾隆元年,設雲南總督。十二年,改雲貴總督。光緒中,裁巡撫。領府二十,直隷州一。康熙五年,降北勝直隷州為州,隷大理。八年,降尋甸府為州,隷曲靖。三十七年,升北勝州為永北府,省永寧。雍正三年,改威遠土州為直隷。四年,割四川之東川府來隷。五年,以四川烏蒙、鎮雄二府來隷。六年,降鎮雄為州,屬烏蒙。 東川、鎮雄,元屬雲南,明屬四川。烏蒙,元屬四川,明初屬雲南,後改屬四川。 七年置普洱、八年置開化二府。九年,改烏蒙為昭通府。乾隆三十一年,永北降直隷。三十五年,廣西、武定、元江、鎮沅四府降直隷州,景東、蒙化二府皆降直隷,省姚安屬楚雄,改鶴慶府為州,屬麗江。嘉慶二十四年,升騰越州為直隷。道光二年,改分防同知,又改鎮沅直隷州為直隷。光緒十三年,置鎮邊撫夷直隷。二十四年,升鎮雄州為直隷。東至廣西泗城; 七百五十里。 南至交阯界; 七百五十里。 北至四川會理; 四百里。 西至天馬關,接緬甸界。 二千三百一十里。西南:英領緬甸。光緒中,曾紀澤謀與英勘界,索八募,復我太平江以南漢龍、天馬、虎踞、鐵壁四關侵地,議未決。薛福成繼之,力持前畫。騰越嶲以伊洛瓦諦江源流為界,江東野人山地概歸中國,尚可由大盈江之新街入伊洛瓦諦,經阿瓦至仰光海口行輪,又索還故壤二千餘裡。及中東事起,俄、法、德居間,後贈法以紅江甌脫及孟俄地,英藉口改薛約,割科幹,復許以滇緬鐵路,而邊事日棘,片馬不守矣。 廣二千五百一十里,袤一千一百五十里。北極高二十九度三十分至二十一度四十分。京師偏西十度二十九分至十九度十分。宣統三年,編戶一百五十四萬八千一十四,口六百四十萬三千九百三。共領府十四,直隷六,直隷州三,十二,州二十六,縣四十一;又土府一,土州三,土司十八。 驛路:東達貴州普安,東南達廣西百色,西達緬甸八募,西南達緬甸景東。鐵路:滇越。電線:東北通重慶,西通八募,東南通南寧。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