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林語堂散文集 - 72 / 97
白話散文類 / 林語堂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林語堂散文集

第72頁 / 共97頁。

然一到國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擊者一變而為宣傳者。宛然以我國之榮辱為個人之榮辱,處處願為此東亞病夫作辯護,幾淪為通常外交隨員,事後思之,不覺一笑。東方文明、東方藝術、東方哲學,本有極優異之點,故歐洲學者,竟有對中國文化引起浪漫的崇拜,而于中國美術尤甚。普通學者,于玩摩中國書畫古玩之餘,對於畫中人物愛好之誠,或與歐西學者之思戀古代希臘文明同等。

余在倫敦參觀Eumorphopulus私人收藏的中國瓷器,見一座定窯觀音,亦神為之蕩。中國之觀音與西洋之瑪麗亞聖母,同為一種宗教藝術之中心對象,同為一民族藝術想象力之結晶,然平心而論,觀音姿勢之妍麗,褶紋之飄逸,態度之安詳,神情之嫻雅,色澤之可愛,私人認為在西洋最名貴的瑪麗亞之上。吾知吾若生為歐人,對中國畫中人物,亦必發生思戀。然一返國,則又起異樣感觸,始知東方美人,固一麻子也,遠視固體態苗條,近睹則百孔千瘡,此又一回國感想也。


  

中國今日政治經濟工業學術,無一不落人後,而舉國正如醉如痴,連年戰亂,不恤民艱,強鄰外侮之際,且不能釋然私怨,豈非亡國之征‧正因一般民眾與官僚,缺乏徹底改過革命之決心,黨國要人,或者正開口浮屠,閉口孔孟,思想不清之國粹家,又從而附和之,正如富家之紈‧NFDA4‧子弟,不思所以發揮光大祖宗企業,徒日數家珍以誇人。吾于此時,復作頌揚東方文明之語,豈非對讀者下麻醉劑,為亡國者助聲勢乎‧中國國民,固有優處,弱點亦多。若和平忍耐諸美德,本為東方精神所寄託,然今日環境不同,試問和平忍耐,足以救國乎,抑適足以為亡國之禍根乎‧國人若不深省,中夜思過,換和平為抵抗,易忍耐為奮鬥,而坐聽國粹家之催眠,終必昏聵不省,壽終正寢。願讀者對中國文化之弱點着想,毋徒以東方文明之繼述者自負。

中國始可有為。

我未開講之先,要先聲明演講之目的,並非自命為東方文明之教士,希望使牛津學者變為中國文化之信徒。惟有西方教士才有這種膽量,這種雄心。膽量與雄心,固非中國人之特長。必欲執一己之道,使異族同化,於情理上,殊欠通達,依中國觀點而論,情理欠通達,即系未受教育。

所以鄙人此講依舊是中國人冷淡的風光本色,絶對沒有教士的熱誠,既沒有野心救諸位的靈魂,也沒有戰艦大炮將諸位擊到天堂去。諸位聽完此篇所講中國文化之精神後,就能明了此冷淡與缺乏熱誠之原因。

我認為我們還有更高尚的目的,就是以研究態度,明了中國人心理及傳統文化之精要。卡來爾有名言說:「凡偉大之藝術品,初見時必令人不十分舒適。」依卡氏的標準而論,則中國之「偉大」固無疑義。我們所講某人偉大,即等於說我們對於某人根本不能明了,宛如黑人聽教士講道,越不懂,越讚歎教士之鴻博。

中國文化,盲從讚頌者有之,一味詆毀者有之,事實上卻大家看他如一悶葫蘆,莫名其妙。因為中國文化數千年之發展,幾與西方完全隔絶,無論小大精粗,多與西方背道而馳。所以西人之視中國如啞謎,並不足奇,但是私見以為必欲不懂始稱為偉大,則與其使中國被稱為偉大,莫如使中國得外方之諒察。

我認為,如果我們瞭解中國文化之精神,中國並不難懂。一方面,我們不能發覺支那崇拜者夢中所見的美滿境地,一方面也不至于發覺,如上海洋商所相信中國民族只是土匪流氓,對於他們運輸入口的西方文化與沙丁魚之功德,不知感激涕零。此兩種論調,都是起因于沒有清楚的認識。實際上,我們要發覺中國民族為最近人情之民族,中國哲學為最近人情之哲學,中國人民,固有他的偉大,也有他的弱點,絲毫沒有邈遠玄虛難懂之處。


  
中國民族之特徵,在於執中,不在於偏倚,在於近人之常情,不在於玄虛的理想。中國民族,頗似女性,腳踏實地,善謀自存,好講情理,而惡極端理論,凡事只憑天機本能,糊塗了事。凡此種種,與英國民性相同。西塞羅曾說,理論一貫者乃小人之美德。

中英民族都是偉大的,理論一貫與否,與之無涉。所以理論一貫之民族早已滅亡,中國卻能糊塗過了四千年的歷史,英國民族果能保存其著名「糊塗渡過難關」「Somehow muddle through」之本領,將來亦有四千年光耀歷史無疑。中英民族性之根本相同,容後再講。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說中國文化,本是以人情為前提的文化,並沒有難懂之處。

倘使我們一檢查中國民族,可發現以下優劣之點。在劣的方面,我們可以舉出:政治之貪污,社會紀律之缺乏,科學工業之落後,思想與生活方面留存極幼稚野蠻的痕跡,缺乏團體組織團體治事的本領,好敷衍不徹底之根性等。在優的方面,我們可以舉出歷史的悠久綿長,文化的一統,美術的發達尤其是詩詞、書畫、建築、瓷器,種族上生機之強壯、耐勞、幽默、聰明,對女士之尊敬,熱烈的愛好山水及一切自然景物,家庭上之親誼,及對人生目的比較確切的認識。在中立的方面,我們可以舉出守舊性、容忍性、和平主義及實際主義。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