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377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377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377頁

朗讀:

康熙二年,相度遵化鳳台山建世祖陵,曰孝陵。先是世祖校獵於此,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因自取佩鞢擲之,諭侍臣曰:「鞢落處定為穴。」至是陵成,皆驚為吉壤。歲以清明、中元、冬至、歲暮為四大祭。並改建福陵、昭陵地宮。工竣,以奉安祗告,致祭如大饗。安神位隆恩殿,制龕座、寶床、帷幔、衾褥、楎椸如太廟式。

凡因公謁陵,三品以上官羅城門外行禮。遇祭日,二品以上許入城隨守陵官陪祭。歸,謁辭。


  

凡謁陵,東逕石門,王、貝勒在隆恩門外三跪九拜,當直官啟門,貝子以下、三品官以上則否,皆奉祀官為導,遇祭日免。是時三陵建功德碑,嗣凡起陵,皆立碑,如故事。

八年,定四時大祭,遣多羅貝勒以下,奉國將軍、覺羅男以上行禮。

明年秋,奉太皇太後、皇太後率皇後謁孝陵。前一日,躬告太廟,越日啟鑾。陳鹵簿,不作樂。既達陵所,太皇太後坐方城東旁,奠酒舉哀。皇太後率皇後等詣明樓前中立,六肅、三跪、三拜,隨舉哀、奠酒,復三拜。還行宮。凡皇太後謁陵仿此。次日,帝復謁隆恩殿,行大饗禮。又次日,殿前設黃幄,焚楮帛,讀文致祭,禮成。還京,仍告太廟。越二日,禦太和殿,百官表賀。

明年秋,車駕至盛京,謁福陵、昭陵畢,召將軍等賜以酒,並諭守陵總管、副總管曰:「爾等職司典祀,凡祭品必親虔視,務盡誠敬,副朕孝思。」還禦大清門受賀,燕賚群臣,頒守陵官軍。其永陵遣王大臣致祭,復遣官分詣穎親王、克勤郡王、直義公費英東諸勛貴墓酹酒。還京日,仍告廟如儀。

二十一年,滇平,詣兩京謁陵,如初禮。還京,祗告奉先殿。自是靖寇難,謁陵告祭以為常。

六十年,禦極周甲,命世宗率皇子、皇孫詣盛京,皇子祭昭陵,皇孫祭永陵,帝親往福陵大祭。

雍正元年,定聖祖陵曰景陵。其明年,清明謁祭如典。八年冬至,會聖祖忌辰,禮臣言準陵寢大祭,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遣官承祭具朝服。十三年清明、冬至大饗,改遣公爵番行。七月望日,將軍、侍郎等承祭,其朔、望、忌辰,則定總管掌關防承祭,行三跪九叩禮。

乾隆元年,命宗室輔國將軍等六人徙駐瀋陽,給田廬,歲時致祀。二年,諭改朔、望承祭貝勒、公、大臣番行。復慮儀節不齊,增贊禮郎二人導引退,仍不讚。三年清明,謁世宗泰陵。

六年,定三陵四時大饗。忌辰祭饗,題派移駐將軍二人行禮。七年,增置三陵爵墊,備禮儀。

八年,定謁陵如太廟親祀儀,載入儀注。已,奉皇太後謁祖陵,禮節準康熙時例。自後三謁皆如之。

四十三年秋,先後謁永陵、福陵,因諭:「睠懷遼瀋舊疆,再三周歷,心儀舊緒,蘄永勿諼。夫奕昇平景運,皆昔日艱難開創所貽。後世子孫,當覽原巘而興思,拜松楸而感悟。默念天眷何以久膺,先澤何以善繼。知守成之難,兢業無墜。庶熙洽之盛,億萬斯年。不然,輕故都,憚遠涉。或偶詣祖陵,漠不動心,視同覽古,是忘本也。盛京根本重地,發祥所自,後世不可不躬親閲歷,其毋負朕言!」

嘉慶五年清明,詣昌瑞山謁高宗裕陵,先敷土,次大饗。陵寢官豫取潔土儲筐,俟帝如更衣次易縞素,執事從官素服,冠去纓,隨至方城。有司進黃布護履,帝納履,從臣亦如之,自東磴道升至寶城石欄東,陵寢大臣合土以筐,隨駕至敷土處跪進。帝拱舉,敷畢,授筐,降,脫履。於是更袍服,冠綴纓,執事官俱易。禮臣請行大饗,帝詣隆恩殿行禮。讀祝,三獻。

凡清明日謁陵敷土,在喪服期,帝親行。十年,帝初謁永陵,禦素服,詣啟運殿後階,三跪九拜,有司進奠幾,三拜三奠爵。訖,舉哀。翼日朝服行大饗。謁福陵、昭陵亦如之。後復以祭器乖誤,革盛京禮部侍郎世臣職。因諭「豐沛舊都,大臣不應忘卻」。下其諭各公署,其重祀如此。

道光八年,謁裕陵、昌陵,軍機大臣隨入門,命著為例。九年,奉皇太後詣盛京謁三陵,如儀。

鹹豐元年謁東陵,五年謁西陵,孝貞皇後謁泰陵,陵寢女官為導,入門皆由左,至明樓前行禮,六肅三跪三拜。女官進奠幾,後三拜三奠爵,西饗舉哀。次謁昌陵、慕陵如初禮。同、光間悉依此行。

凡孝陵、景陵以下,世宗曰泰陵,高宗裕陵,仁宗昌陵,宣宗慕陵,文宗定陵,穆宗惠陵,並在直隷易、遵化二州,稱東西陵,東陵鳳台山,封昌山;西陵太平峪,封永寧山;並祀方澤。設奉祀官,置莊園。


  

隆恩殿大饗用祝幣,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後同案位,設奉先制幣一,羹飯脯醢器十八,餅果器六十五。牲實俎,帛實筐。酒實尊,承以舟。疏布冪勺具。皇貴妃祔祀,則西旁東鄉,素帛一,減餅果十一器。

凡冬至暨慶典不舉哀。遣官祭饗用朝服。升降自西階,出入皆門右。皇子謁陵,至下馬碑降騎,至隆恩門外升左階。三跪九拜,不讚,不奠酒。

妃園寢設官如制,建饗殿,設神位。四時遣官尊酒,二跪六拜,不讚。出人殿左門。朔、望則奉祀官行禮。光緒間,帝謁西陵,詣莊順皇貴妃寢園,一跪三拜三奠酒。並諭禮臣,祭品儀節從優。是後清明、中元、冬至、忌辰遣王公致祭,餅果增至六十五器。

宣統初,德宗葬興隆峪,號崇陵。

皇太子園寢與妃園寢同。嘉慶間,帝親臨端慧皇太子園寢,三奠三爵,從臣隨行禮,每奠一拜。載其儀入會典雲。 志六十二  禮六(吉禮六)

昭忠祠賢良祠功臣專祠宗室家廟品官士庶家祭

昭忠祠雍正二年諭曰:「周禮有司勛之官,凡有功者,書名太常,祭於大烝。祭法,‘以死勤事則祀之’。於以崇德報功,風厲忠節。自太祖創業後,將帥之臣,守土之官,沒身捍國,良可嘉憫。允宜立祠京邑,世世血食。其偏裨士卒殉難者,亦附祀左右。褒崇表闡,俾遠近觀聽,勃然可生忠義之心,併為立傳垂永久。」於是建祠崇文門內,歲春、秋仲月,諏吉,遣官致祭。王公大臣位正殿,陳案七,羊一、豕一。左三案,共羊豕各一。右如之。每案素帛一、爵三、果盤五。諸臣位兩配樓暨後正室,各設案五,兩廡各設案三,皆羊豕各一,為通數。兵士附祀,案三十有六,案設豕肉一盤、爵三、果品二。太常卿承祭,配樓後室司官分獻。六年,祠成,命曰「昭忠」,頒禦書額,曰「表獎忠勛」。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