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柴契爾夫人 - 63 / 72
傳記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柴契爾夫人

第63頁 / 共72頁。

金諾克在聊以自慰之餘,不無苦澀地表示,在英國南富北貧的「分裂鴻溝」顯得更深更大了。

1987年的英國大選中,輸得最慘的當是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組成的聯盟,他們一共只獲得了22席,令兩黨領袖歐文和斯蒂爾大失所望,至為震驚。


  

特別是社會民主黨的敗績在英國人眼中至為醒目。6年前,社會民主黨的「四大天王」歐文、威廉斯、詹金斯和羅傑斯剛從工黨中分裂而出時,曾經不可一世,大有氣壯山河、一主沉浮的氣概。那時,撒切爾首相的政局不穩,黨內派系傾軋,內部團結很成問題;而工黨剛剛在大選中遇挫,一蹶不振;那時,新生的社會民主黨與自由黨結成聯盟,使人耳目一新,認為他們作為一股代表「中間勢力」,有希望把保守黨中的左翼人士和工黨裡的右翼分子團結在自己的麾下,向英國幾百年來的兩黨並峙先是托利黨和輝格黨,緊接着是保守黨和工黨的一統天下,發起史無前例的猛烈衝擊,因而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現在該是「三黨體制」取代「兩黨體制」的時候了。

對此,撒切爾夫人以其獨特的、靈敏的政治嗅覺認為不可能有「三黨體制」並存的局面,因為在英國只能是「新保守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鬥爭,而作為「第三黨的聯合黨」,既不標榜「新保守主義」,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那他們就別無自己的政治綱領了。「鐵娘子」由此得出結論,她和她的保守黨只面對著一個勁敵,那就是工黨和工黨的「社會主義」以及其支柱——工會組織。

由於對大選具有必勝的信心,所以撒切爾夫人在大選前夕反倒泰然自若,顯得不把大選當做壓倒一切的中心大事來抓,因而照舊忙她的國際事務。

就在大選前夕,撒切爾首相還是參加了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會議還沒開完,她就急着趕回倫敦迎接選舉的結果。大選一完,「鐵娘子」當即宣佈內閣名單,又風風火火地趕回布魯塞爾開會去了。那裡正期待着她在歐洲共同體的財政攤款問題上作出和解的姿態哩。

這樣,在 1987年的6月中,撒切爾夫人不僅創造了一大奇蹟,成了英國150多年來第一位連續贏得首相寶座「三連冠」的人,而且在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和布魯塞爾歐洲共同體會議上大出風頭,使參與這兩個國際會議上的男士也不由肅然起敬,對她那女性的魅力、巾幗的意志和首相的智慧大為傾倒。

1987年英國大選才揭曉幾小時,撒切爾首相就在唐寧街 10號的辦公室裡接見了第一位外國記者——美國《時代》周刊駐倫敦辦事處主任克里斯多夫·奧格登。「鐵娘子」着重談到了兩點:一是國內方面將在第三屆任期內繼續推動「私有化」政策向縱深發展,要使在私營企業工作的人都能享有購買本企業股份的權利,使「每一個掙錢的人都成為產權人」;二是國際方面將在第三屆任期內繼續奉行「親美」政策,因為她「傾向于把美國看做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因為她讚賞「美國人民的慷慨和他們對自由的熱愛」。

當奧格登問到她:「是否在考慮第四次連任”時,她的回答是:「四五年以後會是個什麼樣子,我還拿不太準。」表示「要把在選舉中提出的政策付諸實施。」而當奧格登問到她希望人們如何「評說」她時,撒切爾夫人的答覆是:“希望人們說,我們有勇氣處理其他政府繞開的問題,並且因此而把一個走下坡路的國家變成一個能再度為自己的創業精神而自豪的國家,變成一個可以信賴的盟國和有影響的民族足以引為自豪的國家。換句話說,我們使英國的特點重新恢復了活力。」

在這裡,撒切爾夫人為自己勾勒了一個宏偉的藍圖。


  
要實現這一宏偉藍圖,撒切爾夫人還必須準備走一段漫長的道路:她還要再接再厲、寸步不讓地同工黨對著干,用她的話說便是「使工黨作為一支選舉力量從英國政治中消失掉」;她還要繼續限制英國工會的活動,通過進一步立法,規定工會領導人每隔5年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改選一次,並建立專門機構來管理工會。

的確,第三次入主唐寧街10號的撒切爾夫人在一陣歡呼聲浪過後,有理由為自己的宏偉藍圖而自豪:她覺得在這個多事的地球上,還有許許多多事情等着她去做,還有不少的挑戰等着她去應付。

瞻前顧後,撒切爾首相在贏得第三次大選勝利後,既深感自己的未來任重而道遠,也為第一和第二任期內經濟改革所結出的碩果而自豪:從 1975年她當選為保守黨的領袖算起,到 1988年,她作為一個全英國和世界級的政治家已整整13年了,而 1988年又是英國經濟自19815月處于「低谷」之後,進入持續增長的第八年。這一年英國經濟的增長率為3.8%,而當時歐洲共同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為3.5%。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頭一次。有人據此認為英國再次成了「西歐經濟的火車頭」。

此外,一直困擾着撒切爾夫人的失業率也有大幅度的降低:1988年英國的失業率降到了 7.5%,是 1981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加上19871988年財政年度實現了18年來的第一次盈餘,更使撒切爾政府的經濟政策大獲全勝。1988年的通貨膨脹率是4.4%,比1985年高出了一個百分點,不過同 1980年的 18.1%相比,仍然是一個偉大的成績。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