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工業化方式截然不同於法國。由於政治上不統一、交通工具不良、行會強大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德國開始時發展速度很慢。但是,
1871年以後,德國工業以巨人般步伐前進,使歐洲其他所有的經濟。包括英國的經濟,都落後了。
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促成了這一驚人的進步。同時,阿爾薩斯-格林地區的獲得,使德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又增加了寶貴的鐵儲備物。德國還佔有這樣的優勢:一開始就擁有比英國較陳舊的設備更有效的新式機械。而且,德國政府還通過建立運河網和鐵路網、必要時提供關稅保護和津貼以及制定能培養出一連串馴練有素的科學家和技師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這些因素使德國到
1914年時能在鋼鐵、化學和電力工業方面超過歐洲其他所有的國家,能在採煤和紡織工業方面跟隨英國之後。
1914年,德國工業中的工人人數上升為總勞動力的五分之二,而農業中的勞動者人數則下降為總勞動力的三分之一。
到
1914年時,歐洲其他幾個國家也已發展了巨大的工業,其中最重要的國家是俄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在海外國家中,美國已以非凡的速度前進,而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美國,憑藉前面提到的獨特的有利條件,到
20世紀初已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例如,在鋼鐵生產方面,
1910年時,美國生產
26512000公噸鋼,而其最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德國則生產
13698000公噸鋼;在煤的生產方面,美國的產量是
61700萬公噸,而居于第二位的大不列顛的產量則為
29200萬公噸。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到
1914年,工業革命已從它在不列顛群島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傳播。實際上,這一傳播已達到如此巨大的規模,以致英國這時不僅面臨可怕的競爭,而且已為另外兩個國家——德國和美國所超過。表
1列舉的各強國是按照它們在工業生產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業均勢方面所發生的變化。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70年
大不列顛大不列顛美國美國美國
法國美國大不列顛德國蘇聯
美國法國德國大不列顛日本
德國德國法國法國德國
六、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影響
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工業革命對歐洲的一個影響是改變了資本主義的性質、我們早先已提到,商業革命造成了商業資本主義;之所以稱為商業資本主義,是因為商業比農業或工業更多地受到了資本主義組織形式的影響。同樣地,工業革命在
177O至
1870年的第一階段中造成了工業資本主義。這意味着,工業愈來愈建立在一個資本主義的基礎上,並正在逐步控制經濟生活。
1870年以後,在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中,經濟組織的主要形式又發生另一變化,這一次是出現了金融資本主義。
這種新形式的突出的特點表現在投資銀行家方面;投資銀行家開始成為在經濟事業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工業生產正在達到非常巨大的規模,以致公司無法籌集到必需的資金。在多數情況下,要完成大批定貨,就需要有信用貸款以購買原料和支付工資。同樣,如果得不到貸款,工廠的擴大或現代化往往就無法實現。
這時,銀行通過提供由大批儲戶和投資者的資產彙集而成的資本,滿足了這些金融需求。這樣做時,銀行能控制許多公司,並能通過對有表決權股進行少量投資而維持自己的控制。因而,金融家開始在對經濟生活的決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實業家。或者,換句話說,金融資本主義代替了工業資本主義。
為了說明經濟組織方面的這一變化,我們可以把福特汽車公司作為工業資本主義的一個例子。實際上,這一公司在
20世紀初是反常的事物,因為它是在金融資本主義居支配地位的一個時期裡興旺起來的。但是,重要的一點在於,亨利·福特能從其異常巨大的、穩定持續的利潤中獲得他所需要的資本,因而,無須依靠銀行。與獨立存在的福特汽車公司相反,創辦于
1901年的巨大的美國鋼鐵公司正象是鋼鐵企業家安德魯·卡內基的創造物一樣,也是銀行家J·P·摩根的創造物。
人口的增長 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另一影響,是使人口的前所未有的增長成為可能。儘管
19世紀期間有數百萬歐洲人移居海外,
1914年時歐洲大陸的人口卻是
1750年時的三倍以上。這一人口爆炸的原因在於經濟和醫學的進步。農業和工業生產率的大幅度增長,意味着在農、食、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資料的增長。
俄國以西的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饑荒已成為對過去的回憶。即使農作物歉收,新的運輸工具也保證了來自外界的充分供應。人口的增長還由於醫學的進步、由於採取了許多公共健康措施。雖然當時出生率很少增長甚至沒有增長,但死亡率卻因預防或治癒疾病而急劇下降。
接種疫苗、隔離受傳染的病人、保護供水、掌握有關抗菌劑的知識——所有這一切都使西北歐的死亡率從
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
30%降低到
1914年每千人的
15%左右。因而,歐洲的人口從
1750年的
14000萬急劇地上升到
1800年的
18800萬、
1850年的
26600萬、
1900年的
40100萬和
1914年的
46300萬。歐洲的這一增長率比世界其他地區高得多,以致改變了世界的人口對比
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