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歐洲人的奴隷貿易開始之前,還流傳着許多謡言,說有些傳說中的城市就坐落在一條稱為尼日爾河的大河兩岸。沒有人知道這條河發源於何處,流向何方。為瞭解開這個謎,
1795年,協會派蘇格蘭醫生芝戈·帕克去探險。在忍受酷熱、疾病、囚禁和饑餓之後,他成功地到達了尼日爾河,但是,病魔又迫使他返回海濱,未能沿河而下到達河口地
1805年,帕克率領一支相當大的探險隊再次去尼日爾河探險,但是,他的大多數夥伴甚至在到達尼日爾河之前就死於途中。
這一時期探險者的精神在帕克給家裡的一封信中得到了反映:
很遺憾,離開岡比亞時十分健康的
45個歐洲人,現在只剩下
5個還活着,即
3個士兵
其中一個人已精神錯亂、海軍上尉馬丁和我自己。我親愛的朋友安德森先生和斯科特先生都已死了,但是,即使和我一起的所有歐洲人都死去,如果我不能成功地實現這次旅行的目的,我至少也要死在尼日爾河上。
帕克的確死在尼日爾河上,同他
18歲的、出來尋找父親的兒子一樣。其他許多人也曾試圖解開尼日爾河的秘密,直到最後,理查德·蘭德沿尼日爾河而下于
1830年到達該河河口處。這時,蘭德證明,長期以來被歐洲人視為棕櫚油和奴隷發源地的所謂的「棕櫚河」由尼日爾河三角洲構成。
19世紀
50年代,海因裡奇·巴爾特醫生進一步對西非進行了最為全面的探險、這位非凡的日耳曼人訪問了蘇丹西部最重要的城市,然後穿過撒哈拉沙漠,于
1855年返回英國。
巴爾特的旅行是非洲旅行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他對其旅行所作的描述也同樣出色,因為他全面介紹了他所訪問過的國家的地理環境、歷史和民族。
對尼日爾河上游的一次損失慘重的商業性探險證明,那裡缺乏商業機會,於是,人們將興趣轉到了東非。尼羅河的源頭問題乃東非的重大問題。敵對的當地人、巨大的沼澤地和無數的急流使所有過尼羅河而上直達其源頭的企圖成為泡影。
1856年,兩位英國人約翰·斯皮克和理查德·伯賴從非洲東海岸向內地進發。
他們發現了坦噶尼喀湖;伯賴生病後斯皮克又向前推進
20英里,發現了維多利亞湖。在第二次旅行中
186O-1863年,斯皮克看到了從維多利亞湖的裡彭瀑布傾瀉而下的白尼羅河,然後順這條大河而下,到達喀土穆,繼而又穿過埃及進抵地中海。
偉大的戴維·利文斯敦的形象遠遠高出其他所有的探險者。最初,他為去中國當懂醫術的傳教士進行學習,但鴉片戰爭的爆發使他轉向非洲,他在開普敦登陸後取道北上。
1849年,利文斯敦渡過卡拉哈里河,看到了位於前方的開展傳教事業的大好場所。他發現了恩加米湖;在那裡他聽說,前面那個國家人口稠密、水源充足,與他剛剛穿過的沙漠完全不同。
1852年,利文斯敦開始了一次漫長的旅行;他首先到達大西洋,接着返身橫穿非洲大陸,于
1856年到達印度洋。然後,他返回英國,在劍橋大學發表了促使整個西方世界關注非洲的歷史性演講。
1857至
1863年間,利文斯敦率領一支探險隊考察了贊比西河地區;
1866年,他又啟程去解決有關尼羅河源頭的各種問題。他消失在非洲的叢林中之後,整整五年未向外界傳遞出消息。最後,《紐約先驅報》派外國著名記者亨利·M·斯坦利去尋找利文斯敦。
1871年,斯坦利在坦噶尼喀湖找到了他;這是非洲探險史上令人難忘的一幕。
儘管這時的利文斯敦虛弱、憔悴,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只剩下一把骨頭」,但他拒絶同斯坦利一起回國。相反,他仍繼續探險,直到
1873年
5月
1日他的隨從發現他以祈禱的姿勢死於他的小屋旁為止。
利文斯敦的品格和一生深深地感動了斯坦利,使他回到非洲,去解決「這位好醫生」留下的一些問題。他發現,利文斯敦認為流入尼羅河的盧阿拉巴河其實是剛果河的河源,剛果河向西流進了大西洋。
1877年
11月
26日,在離開桑給巴爾正好
999天之後,斯坦利到達了位於西海岸的博馬。這樣,非洲四條大河中的最後一條終於也被人們從源頭到出口探索了一遍。
兩年後,即
1879年,斯坦利再次來到剛果河畔,但這次他是作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的代理人,而不是作為探險者來到這裡的。這時,去非洲探險的時代已讓位於瓜分非洲的時代。
三、非洲的瓜分
1870年以前,歐洲列強在非洲只佔有一些無關緊要的地區。它們主要是海港、設防的貿易站以及少數作為從事貿易的附屬地而不是作為領土擴張的基地而獲得的鄰近地區。隨着歐洲奴隷貿易的結束,大多數沿海據點實際上已被放棄,因為合法的貿易不足以維持它們。只有非洲大陸的兩端,即法屬阿爾及利亞和英屬南非在一般狀況中是個有特殊意義的例外,實際上這兩個地區的殖民地化已在進行。
但是,即使在這兩個地區,各種活動也都是隨意的,並沒有明確的擴張和吞併的計劃。這一時代初期的歐洲政治家都反覆申明他們反對獲取殖民地。例如,俾斯麥就宣稱他自己'不是一個殖民主義者「,並把德國殖民地比作是一位裡面不穿襯衣的波蘭貴族披在背心上的柔軟的黑貂皮外衣。同樣,在英國
1865年,受命考慮西非事務的眾議院一致同意,」所有進一步地擴大領土或霸佔統治權即訂立向土著部落提供任何保護的新條約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
1870年後,各種因素(見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