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通史 - 312 / 430
西洋古代史類 / 阿諾斯 / 本書目錄
  

全球通史

第312頁 / 共430頁。

 大小:

 第312頁

朗讀:

但是,對羅得斯來說,財富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達到更大目標——擴大英帝國統治——的手段。「那就是我的夢想——全歸英國所有」,當他在金伯利還是個小伙子時常向北朝着遼闊的非洲內地揮舞着手這樣說道。

發財之後,他進入政界,成為開普殖民地的總理,然後,開始為實現他的夢想而制訂計劃並採取行動。由於倫敦政府猶豫不決,有些人接受羅得斯的計劃,有些人則予以強烈的反對,羅得斯決定用暴力手段強行解決爭端。1895年,他為一場反對德蘭士瓦總統保爾·克留格爾的革命提供資金,並在他的朋友L.S.詹姆森博士的指導下,組織了對德蘭士瓦的襲擊。但革命和襲擊都失敗了,羅得斯不得不辭去總理職務。


  

然而,這些事件進一步惡化英國人和布爾人之間的關係,直到最後即1899年使全面戰爭爆發。

布爾人憑藉游擊戰術使戰爭拖延了三年,並迫使英國人調動了30萬軍隊來對付6000075000布爾人。最後,布爾人不得不簽訂了承認英國的宗主權的《弗里尼欣和約》1902,但作為回報,他們也得到許諾,一旦情況允許,即可成立代議制機構。起初,英國人不願讓一個最近一直在為完全獨立而鬥爭的民族實行全商責任政府制,但1905年執政的自由黨新政府決定採取安撫與平等的政策。因此,1907年,德蘭士瓦和奧蘭治河殖民地都獲準實行全面責任政府制。

次年,這兩個殖民地同開普殖民地和納塔爾一起為成立聯邦開始談判。一個憲法草案得到一致同意,英國議會將其編入1909年的《南非法案》。第二年,《法案》開始生效,南非聯邦成為英國自治社區的成員。

結論顯而易見,歐洲人在其海外殖民地中發展了各種各樣的政治制度和習俗。這些制度和習俗的差異非常明顯,因而,如果一位加拿大、澳大利亞或新西蘭的政治領導人發覺自己在領導一個其派系利益、民族集團及大城市領導機關的平衡頗不穩定的美國政黨,他會全然不知所措。如果他面對拉丁美洲的政治及其接連不斷地出現的種種憲法和形形色色的軍事首腦,他會更為手足無措。然而,在這些明顯的差別之下,由於所有這些政治制度都源於歐洲這一共同發源地,產生了某些潛在的類似點。

這一共同起源解釋了各種法典——美國和英國自治領的盎格魯-撒克遜法典,拉丁美洲和魁北克的羅馬法典——的相似之處;它還解釋了信奉立憲制度這一點,儘管嚴格信奉或避免信奉的方法各不相同。

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

三、經濟上的歐化

殖民地時期 經濟領域的歐化同政治領域的歐化一樣十分普遍。就歐洲諸列強來說,起初他們的經濟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它們都信奉使殖民地經濟從屬於母國經濟的重商主義原則。下面這一命令是1763年倫敦下達給魁北克總督默裡的,它與其他無數個由巴黎、馬德里或里斯本發出的有關這一問題的命令沒有任何差別:

我們的明確的願望和意志是:你們不得以任何藉口、不得以使我們最不愉快的痛苦,對任何一個或幾個建立任何製造業和從事任何貿易的法律表示贊同,這類法律對這個王國是有害的、不利的;你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來阻止、反對和限制任何可能建立上述製造業或確立上述貿易的企圖。

儘管有這一共同的重商主義背景,歐洲各殖民地不久便發展了獨特的經濟;這些經濟不僅不同於歐洲的經濟,而且它們彼此間也互不相同。我們將看到這種多樣性起因于幾大因素,其中包括諸母國經濟發展的不同和諸殖民地自然資源及人力資源的不同。


  
拉丁美洲 如第六章



第八節所述,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既決定於可得到大量的金銀和土著勞力這一點金銀和土著勞力是英屬美洲和法屬美洲所缺乏的,又決定於以非洲奴隷勞力為基礎的單一經營的種植園的發展,還決定於伊比利亞諸國的經濟落後這種落後還傳給了它們的殖民地。最終結果是,拉丁美洲從未取得格蘭德河以北地區所特有的平衡的經濟發展,相反,卻長期從屬於西北歐,後來又從屬於美國。

十三個殖民地和新法蘭西 十三個殖民地和新法蘭西的經濟史與拉丁美洲的經濟史根本不同,因為那裡缺乏土著勞力資源和貴金屬。這種情況迫使英國和法國移民自己勞動,根據可得到的自然資源來發展某種可行的經濟。巴黎和倫敦政府從一開始起就都試圖以傳統的方式影響其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在聖勞倫斯河兩岸,法國人建立了以法國封建制度為模式的莊園制。

居民必須以金錢和勞動的形式向其莊園主納稅。同樣,在十三個殖民地,英國試圖強行建立各種僵硬的經濟制度。弗吉尼亞和馬薩諸塞設立了與現代股份有限公司相似的公司,資金由股東們籌集,公司向股東們保證將按他們的投資額分紅。弗吉尼亞公司着手建立一種經濟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到弗吉尼亞來的人沒有一個人私下擁有土地,每個人都為公司工作。

生產出來的產品全都存放在一個公共倉庫裡,人們只能從公司的這個倉庫裡領取所需要的東西。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