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史演義 - 53 / 325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唐史演義

第53頁 / 共325頁。

臣奉侍幃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樸素,終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頃年以來,浸不克終,謹用條陳,聊裨萬一。陛下在貞觀初,清潔寡慾,化被荒外,今萬裡遣使,市索駿馬,並訪怪珍,昔漢文帝卻千里馬,晉武帝焚雉頭裘,陛下居常論議,遠希堯舜,今所為反欲處漢文晉武下乎?此不克終一漸也。陛下在貞觀初,護民之勞,煦之如子,不輕營為,頃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無事則易驕,勞役則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何有逆畏其驕而為勞役哉?此不克終二漸也。

陛下在貞觀初,役已以利物,出來縱慾以勞人,雖憂人之言,不絶于口,而樂人之事,實切於心,四語最中太宗病源。此不克終三漸也。陛下在貞觀初,親君子,斥小人,比來輕褻小人,禮重君子,重君子也,恭而遠之,輕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莫見其非,遠之莫見其是。莫見其是,則不待間而疏,莫見其非,則有時而昵,昵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聞也。


  

此不克終四漸也。陛下在貞觀初,不作無益,而令難得之貨,雜然併進,玩好之作,無時而息。上奢靡而望下樸素,力役廣而冀農業興,不可得已,此不克終五漸也。陛下在貞觀初,求士若渴,賢者所舉,即信而任之,取其所長,常恐不及,比來由心好惡,以眾賢舉而用,以一人毀而棄,雖積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

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跡,一人之毀,未必可信,積年之行,不應頓虧,陛下不察其原以為臧否,使讒佞得行,守道疏間,此不克終六漸也。陛下在貞觀初,高居深拱,無田獵畢弋之好,數年之後,志不克固,鷹犬之貢,遠及四夷,晨出夕返,馳騁為樂,變起不測,其及救乎?此不克終七漸也。陛下在貞觀初,遇下有禮,群情上達,今外官奏事,顏色不結,間因所短,詰其細故,雖有忠款而不得伸,此不克終八漸也。陛下在貞觀初,孜孜治道,常若不足,比恃功業之大,負聖智之明,長傲縱慾,無事興兵,問罪遠裔,親狎者阿旨不肯諫,疏遠者畏威不敢言,積而不已,所損非細,此不克終九漸也。

陛下在貞觀初,頻年霜旱,畿內戶口,並就關外,攜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戶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撫寧,故死不攜貳也。比者疲于徭役,關中之人,勞敝尤甚,市物襁屬於廛,遞子背望于道,脫有一谷不收,百姓之心,恐不能如前日之帖泰,此不克終十漸也。夫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人無釁焉,妖不妄作。

今旱熯之災,遠被鄰國,凶醜之孽,起於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懼憂勤之日也。千載體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為而不為,臣所以鬱結長嘆者也。

太宗看到兩疏,總算優詔褒答,並給特賜。惟這位魏玄成公,征字玄成。雖然事君以忠,有犯無隱,所說十思十漸,統是抉出太宗的心病,對症發藥,但尚有一種大弊,未聞規諫,這也不免是魏公的罅漏。小子依史論敘,反不得不責備賢人了。

得《春秋》大義。看官道是什麼大弊?原來太宗素性好色,見有美貌釵裙,往往不肯放過,所以弟婦楊氏,及隋後蕭氏,一古腦兒收入後宮,充作妾媵。此外妃嬙嬪禦,也不可勝數。史傳上載着徐賢妃,說她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經》,八歲能屬文,至十餘歲後,秀外慧中,才名卓着,太宗召為才人,累遷至賢妃,始終寵眷不衰。

還有吳王恪母,是隋煬帝女兒,隋亡後輾轉入宮,也得恩寵。齊王佑母陰妃、蔣王惲母王妃、越王貞母燕妃、紀王慎母韋妃,都是太宗的佳眷。太宗意尚未足,尚想採選幾個美人兒,作為後半世的娛樂。天意似亦恨他漁色,特地產出一個絶世嬌姝,教她來攪亂唐宮,闖出一場大禍,釀成千古未有的駭聞。

這人為誰?就是人人曉得的武則天。特筆點清。武氏系并州文水人,父名士彟,系高祖故交。高祖留守太原,曾引為行軍司鎧參軍,見

第二回


  


及既受隋禪,士彟得進封光祿大夫,兼義原郡公,累遷至工部尚書,加封應國公,歷利州荊州都督,得終天年。他元配為相裡氏,生下二子,長名元慶,次名元爽。繼娶楊氏,生下三女,長女嫁賀蘭氏,青年守寡,次女就是武則天。則天非武氏名,後來武氏篡唐號周,自稱為則天皇帝,乳名失傳,史冊上說她叫作武曌,相傳古無曌字,由武氏杜撰出來,以日月懸空自擬,因名為曌。

生年十四,已經艷名遠播,傳入宮廷。太宗正留意物色,既聞有此美人,便遣使徵召。武母楊氏,驟然接敕,不禁大慟,握手訣別,且囑且泣,武氏獨談笑自若,且勸母道:「女得往見天子,安知非福?奈何先自悲泣呢?」已是不凡。母乃收淚,送她上車。

及到京師,入宮謁見太宗,一些兒不露慌張,盈盈下拜,自陳姓氏,三呼萬歲,無不合體。太宗命她起來,舉目一瞧,正是芙蓉顏面,荳蔻年華。問她芳齡,不過二七,身子恰已頎長,彷彿有十七八歲形景。太宗略問數語,武氏均應對稱旨,最動人的,是一雙俏眼,百囀嬌喉,恁你鐵石心腸,也要被她情牽意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