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史演義 - 45 / 255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史演義

第45頁 / 共255頁。

友德復分遣藍玉、沐英等趨雲南,自率眾趨烏撤,為郭英等聲援。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聞知達裡麻敗耗,無心守城,遁入羅佐山。適右丞驢兒自曲靖遁歸,至梁王前,極陳明軍強盛狀,梁王慨然道:「生為元裔,死作元臣。」言畢,遂將龍衣卸下,用火焚去,復驅妻子投溺滇池,自與左丞達的,右丞驢兒,向北遙拜,刎頸而死。

元室親藩,死事最烈,莫若梁王。故《明史·梁王列傳》,亦特別旌揚。藍玉、沐英,軍至板橋,右丞觀音保出降。玉等整軍入城,戒輯軍士,安定人民。


  

又分兵進取臨安諸路,迎刃皆下。是時郭英、胡海、陳桓等,早入赤水河,斬木造筏,夜半齊渡。元右丞實卜引軍拒戰,相持未決。至傅友德大軍赴援,實卜顧視驚惶,立即遁去。

友德遂得烏撤地。因烏撤無城,飭軍築造,尚未竣工,實卜復招集蠻眾,鼓噪而來。友德倚山為營,戒兵士不得妄動,俟至敵氣已懈,才開營出戰,自高臨下,勢如瀑布噴湧,無人敢當。是即彼竭我盈之計。

實卜回馬就走,途遇芒部土酋,率眾來援,又翻身接仗。惱動了十萬明軍,左馳右突,前進後隨,殺死了許多蠻官,蠻眾大潰,實卜又落荒竄去,好稱逃將軍。烏撤遂得完城。又進克七星關,直通畢節,遠近蠻部,如東川、烏蒙、芒部等,統望風降附。

自是雲南境內,大半平定,只有大理未下。藍玉、沐英自雲南進攻,土酋世,聚眾扼下關,守禦甚固。沐英審度形勢,料不易拔,遂別出奇兵,令王弼、胡海兩將,各授密計,分道去訖。原來大理城倚點蒼山,西臨洱河,並有上下二關,勢甚險固。

沐英遣王弼密趨上關,胡海潛登點蒼山,都從間道繞越,攀援而上。世是個蠻牛,只曉得防着下關,誰意王弼、胡海兩軍,已繞出背後,從內殺出,沐英又從外殺入,兩路夾攻,就使世三頭六臂,也是不能脫逃,一陣嘩亂,被明軍擊翻地上,活捉去了。世就擒,城即陷入。沐英又分兵取鶴慶,略麗江,破石門關,下金齒,諸蠻部一律降服,雲南悉平。

沐英偕藍玉回軍雲南,與傅友德等會集滇地,聯名報捷,並籌辦善後事。嗣接太祖詔諭,令傅友德、藍玉等班師,留沐英鎮守雲南。英設官立衛,墾田屯兵,均力役,定貢額,民賴以安。太祖念沐英功,遂命沐氏世守雲南,這且待後文再表。

惟當時雲南邊境,有平緬部,與金齒接壤,前代未通中國,至元朝始遣使招降,授土酋為宣慰司。元末的宣慰司,叫作思倫發,因聞金齒降明,恐遭討伐,亦遣使朝貢。詔仍授他為宣慰使,尋又命兼統麓川地。思倫發漸漸桀驁,居然造起反來,有眾十餘萬,入寇景東。

沐英檄都督馮誠往禦,戰敗引還,千戶王昇死難。英擬親督軍往討,會接詔敕,只令他屯兵要害,以逸待勞,乃遵旨籌防,自楚雄至景東,每百里置一營,率兵屯種,觀釁後動。思倫發見無懈可擊,也退伏了一兩年。後謀誘集群蠻,入寇摩沙勒寨,都指揮寧正,受沐英命,迎頭痛擊,大破群蠻,斬首千五百級,思倫發引為深恥,竟傾寨前來,眾號三十萬,入寇定邊。

沐英聞報,急選驍騎三萬,晝夜兼行,及抵敵營,壓壘而陣,令都督馮誠挑戰。敵營內忽躍出萬人,驅象三十餘隻,舞蹈而前。馮誠欲返奔,指揮張因,時為前鋒,獨不慌不忙,彎弓搭矢,叫一聲着,中象左膝,象即仆地,復一矢射中敵帥。馮誠見張因得手,亦命兵士接連注射,死敵數百人,獲一象而還。

沐英喜道:「賊無他技,容易破滅了。」知彼知己,百戰百勝。乃下令軍中,置火銃神機箭為三行,先後列着,更迭擊射。復分軍為三隊,命馮誠居前,寧正居左,都指揮湯昭居右,鼓勇前進。


  
敵復驅象出營,象皆披甲,兩旁置槊,以備擊刺。陣既交,群象突出,明軍銃箭俱發,聲震山谷。象返走,敵遂四潰。蠻目昔剌,獨麾健卒來鬥明軍,勢甚兇猛。

沐英登高遙望,見左軍少卻,即取下佩刀,命左右取帥首來。左帥見一人握刀馳下,料知不佳,遂拚着性命,奮呼突陣,各軍隨上,無不以一當百,蠻眾大敗,斬首三千級,俘獲萬餘人,得生象三十七頭,敵渠各身受巨創,伏斃象背。有幾個僥倖逃生的,都不知去向,思倫發亦單身遁走。沐英回軍,休養數月,擬集眾深入,思倫發得報大懼,遣使謝罪,並願歲貢象馬白金等物,乃仍令為宣慰使。

麓川、平緬俱平。結束滇事。

話分兩頭,且說元嗣主愛猷識理達臘,于洪武十一年夏季謝世,子脫古思帖木兒嗣位,免不得又來侵邊。大將軍徐達,及副將軍湯和等,奉命馳禦,擒住元平章別裡不花,元兵敗退。既而徐達、李文忠先後病歿,太祖很是悲悼,追封達為中山王,文忠為岐陽王,立碑賜祭,備極榮哀。太祖嘗語諸將道:「受命即出,成功即歸,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帛無所取,中正無疵,光同日月,只有大將軍徐達一人。

達為功首,故備錄太祖贊語。今不幸溘逝,喪一良弼了。」言下很是唏噓。嗣是飭邊固守,好幾年不出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