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瑞傳 - 89 / 155
古典小說類 / 佚名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海瑞傳

第89頁 / 共155頁。

帝見丞相面色不和,便問道:「太師今日何故不悅?」嚴嵩俯伏奏道:“臣蒙天子厚恩,父子皆叨顯爵。臣兒另有宅第。

不知定親王何故,突于今日率領着不識姓名匪徒,約有百餘多人,打搶進宅,把臣兒扭住苦打。又喝令眾匪將臣兒家人打傷,搶劫一空;其餘搶不去的東西,多行損毀。幸得臣兒走脫,不然亦遭毒手,性命難逃矣!伏乞陛下作主。”帝聞嵩言,不解何故,便問道:「嚮日太師可與王往來否?」嚴嵩道:「臣向未與王結交。」帝曰:「既沒有來往,必無仇隙。彼何以突然尋禍,只是何解?」嵩乘機奏道:「臣略有聞,伏乞皇上屏退左右,方可奏聞。」帝乃叱退內侍,問道:「卿有何見聞,只管奏來。」


  

嚴嵩走近禦前,低聲奏道:「臣聞定親王素懷大志,不願伏我主之下。每有欲出外鎮之心,以便樹植羽黨,行其大事。只因皇上不令他出外鎮,不得遂其不臣之志,深怨皇上。久蓄死士于府中,屢欲大舉。只因臣爺子在朝礙目,故此率匪類先欲收臣爺子,以便舉事。惟陛下察之。」帝聞奏,便問道:「他尊朕一輩,朕仰體先帝之心,特封為親王,使這尊貴。奈他忽懷異心,忘本一至于此!太師且退,朕自有處。」嚴嵩謝恩,出宮而去。

帝即宣吏部尚書唐瑛進宮,問道:「諸王皆出外鎮,惟定親王在京,朕恐他不得外鎮為怨,欲以邊藩封之,使其受國,天官以為何如?」唐瑛奏道:「諸王皆可封為外藩,惟定親王則不宜俾以處任,惟陛下察之。」帝問道:「何以不宜出外?卿可細細奏來。」唐瑛奏道:「定親王自幼便無大志,凡事迂腐。先帝在日,便知其不能為民牧者,故久未受封,只留在宮養閒而已。及陛下登極,方封親王。然王自受職以來,不曾理問外事,終日只與家奴為樂。日夜嬉笑,全然不知一體尊貴。似此若使之外出,只恐徒惹人笑矣。」帝即說道:「卿卻未知王之心,今王久懷大志,欲謀不孰,常以朕不封彼為外鎮生怨。故此在京陰蓄死士,屢欲大舉逐朕。奈有嚴嵩父子在朝為梗,不敢舉動。今將世蕃毒打,並領匪徒將嚴府劫搶一空,其反跡已彰明於外。朕欲除之,卿以為何如?」唐瑛聽了,大驚失色,慌忙俯伏奏道:「陛下何出此言?必有奸臣暗奏矣!定親王乃陛下之叔,何得有此不臣之事?若說別人,臣不敢信,況王乃廢腐之人,豈懂作此事乎?伏乞陛下說明察之,休聽奸佞之言,致傷骨肉之情,則天下幸甚矣。」皇上說道:「卿不必代為飾說,且退出,勿再多言。」唐瑛只得退出宮廷。

帝即命廷尉特旨,即將定親王下獄,發交三法司嚴訊歹情。

那廷尉領了聖旨,即把定親王拿在獄中。次日,三法司再三嚴訊,無奈未定謀不肯承認,要對頭質證。三法司只得奏覆。帝見本上寫:

三法司臣為奉旨嚴訊事:案奉聖旨發交定親王發臣等會審謀反實情,臣等遵旨再三研訊,而定親王實無此情,堅不承認,必須質證,方可輸服。臣等只得仍將定親王禁下,請旨早發所指定親王之確證,臣等復訊。使得輸服。

臣等謹奏,伏乞皇上聖鑒。謹表以聞。

帝看畢,遂與奸相嚴嵩商議。嵩曰:「陛下若發臣往彼對質,則廷臣不無私議,臣為陛下謀去親王者,惟陛下思之。」帝聞言點頭不語,良久乃道:「如此,則何以處之?」嵩奏道:「為今之計,陛下可將他本章留住不發,該法司又不敢輕縱之,永遠禁于獄中。臣另有計,可以為陛下除之。」帝準奏,留本不發。

三法司候了半月,只不見旨下,各皆猜疑,然不敢再奏,只得任他便了。這定親王在獄中,又不能立見皇上,只得終日愁悶。又想起府中那一班少年,不知如何下落,恐其走了,不得回去作樂,直至淚下。今且按下不表。

再說那一位海瑞,在鄂已滿了任,即便請旨回京。皇上心中忽然想起忠直海瑞恰有三載未見,當時即批一道聖諭云:海瑞出按湖廣,于茲三載。在省訪拿匪類,遂致地方寧謐,甚屬可嘉。着即來京辦事。其所遺湖廣巡按一缺,即着嚴世蕃去。欽此。

聖旨一下,那跑摺子的官,即便向湖廣覆命。不日已至本省,呈繳了回頭摺子。海瑞即日打點回京陛見,將印信交送於指揮署理,擇日攜了家眷起馬。那湖廣百姓個個都來輓留,海瑞俱用好言慰之,竟有流涕不捨者。


  
不說海瑞回京,一路無事。再說嚴世蕃得了聖旨,滿心歡喜。自思又好訛詐百姓,即日出京。臨行時謂其父曰:「海瑞不日回京,皇上必然重用。父親不可與他作對,凡事稍須依順他一點,兒就放心。」又拜託王惇代為照應一切,方纔出京而去。正是:只為尊年遠禍,致教拜囑諄諄。

欲知海瑞回京如何,再看下回便知。

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

卻說海瑞一路星馳進京而來,到了內城,將妻子暫且寄寓。

次日入朝見了天子,山呼萬歲畢,帝慰勞道:「卿自筮仕以來,多著勞績,真股肱之臣也。今封卿為戶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你其勖哉!」海瑞再拜謝恩而出,將家眷搬入戶部衙門居住。聞得定親王犯法,現在獄中未決,遂再三詳訪,盡知始末情由,勃然大怒道:「如此目無君上,將來不知作何定局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