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魏忠賢 - 161 / 176
古典小說類 / 佚名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魏忠賢

第161頁 / 共176頁。

少頃,女樂停止。又見青衣女童抱著一個花鳥走到席前向外,那鳥高叫三聲,忽見那大樹上奇花滿樹,如千葉蓮花,其大如盤,香氣絪緼。 少刻,每花中立一美女,有尺餘長,身衣五彩。眾女樂復吹彈起來,那樹上美女便按節而舞,疾徐遲速,毫髮無遺。一折已完,眾樂停止。那鳥兒又向樹叫了一聲,樹上的美女皆隨花落,都不見了。忠賢道:「師父何處得此異種?」

玄朗笑道:「哪有甚麼異處!花開花謝,天道之常。人世榮華,終須有盡,任你錦帳重圍,金鈴密護,少不得隨風萎謝,酒闌人散,漏盡鐘鳴,與花無異。只要培植本根,待春再發,不可自加雕琢耳。」


  

二人出席閒玩,只見東首隱隱一座高山。那山上有明處霞光炫耀,有暗處黑霧迷漫。山下銀濤疊疊,白浪層層。忠賢問道:「那山是甚麼山?何以明處少、暗處多?」玄朗道:「那山叫做竣明山,在東海之東,乃三千造化之根,五行正運之主,遠看則有萬里,近之即在目前。這山本自光明,只因世人受生以來,為物慾所污,造惡作孽,把本來的靈明蔽了,那貪嗔愛慾穢惡所積,遂把這山的光明遮蔽了。即一人而言,善念少,惡處多;以一世而言,善人少,惡人多,所以山明處少,暗處多。」忠賢道:「怎麼那山下之水,有平處又有波浪處?」玄朗道:「此水名為止水,這平的是世人俗世以來,父母妻子泣別之淚,人人不免,故此常平;那波浪處是俗世冤家債主怨氣怨血所成,沖山激石,怒氣不息,千百年果報不已,故此洶湧。」

二人正講論間,忽見空中一隻白鶴飛下,向玄朗長唳一聲。玄朗道:「清冷真人過此相召,我暫去即回,上公在此少坐片時。」遂攜手下台,向北一所茆亭內,十分雅潔,藥爐丹灶,件件皆精。玄朗道:「上公在此少待,少刻即來奉送回去。若要遊覽,隨處皆可,只那北首小門內不可輕入。」囑畢,跨鶴飛空而去。

忠賢四望,欣羡不已,想著:「我在京數十年,倒不知西山有這樣個好去處,倒被這道士得了。我若要他的做別業,卻難啟齒,我莫若明日傳旨,只說皇上要做皇莊,他卻就難推托,也難怪我,那時我再另建一所淨室與他,又可見我之情。」心中暗暗稱妙。獨坐一會,還不見玄朗回來,甚是煩悶。

於是信步閒行,兩廊下雖有幾重門戶,俱處處封鎖。

又走到北首,見一重小門,半開半掩,想道:「他叫我莫進去,必有甚麼異處,咱便進去看看何妨。」遂輕輕推開門進來。見四圍亦有花木亭樹,中間一個大池。上有三間大廳,兩邊都是廊房。房內都滿堆文卷,有關着門的,有開着門的。裡面有人寫字。忠賢沿著廊走上廳來,見正中擺着公座,兩邊架上都是堆着新造成的文冊,信手取下一本來看,是青紙為殻,面上朱紅簽,寫着《魏忠賢殺害忠良冊第十三卷》。忠賢看見,吃了一驚,打開細看,只見上寫着某年月日殺某人,細想,果然不差,嚇得手顫足搖,連冊子都難送上去。正在驚怖間,忽聽見廳後有人大聲喝道:「甚麼生人,敢來擾亂仙府?」忠賢抬頭一看,見一個青臉獠牙的惡鬼,手執鐵鎚,凶勇趕來。

忠賢嚇得往外就跑,不覺失足跌下池去,大叫一聲,忽然驚醒看時,仍舊坐在書房床上,嚇出一身冷汗來,顫慄不已。見桌上殘燈未滅,老僧猶在地下打坐,玄朗亦垂頭未醒,再聽更鼓,已交四鼓,心中驚疑不定,只得睡下。

昏昏睡去,到天明起來,見老僧與玄朗都不見了。忙着小內侍出來問,門上道:「才出去未久。」內侍回覆,即着他飛馬去趕,一路問出彰義門來,見二人緩步在前,小內侍喊道:「二位師父!魏祖爺有請。」二人哪裡理他,昂然緩步而走,止隔有數十步遠,卻再也趕不上。將趕到芒溝橋,小內侍喊聲愈急。玄朗回頭道:「我們不回去了,有個帖兒你帶回去與你爺罷!」向袖中取出個封袋來,放在橋石砫上。內侍趕到取起再看,二人早已不見了。只得將帖兒拿回稟覆。

忠賢叫人拆開讀與他聽,上寫道:

掀天聲勢倚冰山,破卻從前好面顏。

迴首阜安山下路,霜華滿地菊斑斑。


  
忠賢聽了,不解其意,喚李永貞來看,也不解。隨將夜來之事說了一遍,永貞道:「此無非幻術惑人,有甚應驗,不必理他。」眾乾兒子都來問候,永貞道:「不可外傳,且置酒為爺解悶。」眾人坐下飲酒。

忽傳進薊州邊報來,忠賢道:「邊上那些官兒,不以邊防為事,專一虛報軍情,冒銷錢糧,我要自去查查。」那些掌家們也都想要去抓錢,遂極力撮弄他。

李永貞等也不敢拂他之意。隨即上本,把內事托與李永貞,外事交與崔呈秀,「凡一應本章,等得的,候我回來批發,緊要的飛送軍前。」分付已定,擇日起馬。

先是客巴巴,後是眾乾兒,都到私宅餞行。又送許多下程。忠賢帶了許多金帛等,以備中途賞犒。至日辭過,帶了三千忠勇軍出皇城來,浩浩蕩蕩,好生威武。但見一路上:

千矛耀日,戈戟凝霜。風飄飄旌旗弄影,彩雲中萬千條怒蟒蟠身;錦團團幢蓋高擎,碧漢中百十隊翔鸞振羽。黃旄白鉞,微茫浮白,依稀陸地潮生;紫驥黃騮,燦爛成花,彷彿空山雲擁。叉刀手、圍子手、劊子手,對對錦衣花帽都帶殺人心;旗牌官、督陣官、中軍官,個個金甲紅袍盡挾圖財意。帷幄前列一對兵符賜劍,果然似上帝親臨;寶車邊擺許多玉節金瓜,何異君王駕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