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花木蘭 - 4 / 62
古典小說類 / 不題撰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花木蘭

第4頁 / 共62頁。

少頃,武營中有兩個兵丁對李福說道:「我家副爺並司主徐老爺,請你家員外到署中說話。」原來雙龍鎮離縣城一百一十里,系湖廣河南交界之所,五方雜集,舟車交通。有個武職官子戶李長春,帶領一千人馬,在此駐紮。又有一個文職官巡檢徐保先,領五百弓兵,在這裡鎮守。當日二官接了謄黃抄報,並邑侯角文,差人到觀音寺,設立文帝龍位,分頭去請紳士、耆老。依着部文,何日舉哀,何日舉薦,七七日禮畢,百日之外,方公堂理事。朱若虛是舉過孝廉的,所以亦與其數。

過了幾日,若虛在家看書,李福手拿全簡二封,上前說道:「本鎮千戶、巡檢徐、李二老爺,帶領鄉約里長,俱在門外,不知何事,說是來與員外賀喜的。」若虛聽了,心中想道:必是同來保舉孝廉,要我應詔的意思。同二了出來迎接,到了中堂敘話,又命家中治酒相待。酒行數巡,李千戶忍耐不住,便開口說道:「我等同來,別無事故。今新主登基,崇儒重道,舉行孝廉。員外幼學壯行,理宜出仕,我等情願共出花押,日後你我都是朝廷命官,這個喜酒是要吃的。況且皇上隆重賢士,兄之前程不可限量,日後做了我等上司,便不敢放肆飲酒。今日居我訊地,不及時狂飲,更待何時。」呼李福取盞來,「我等吃個大醉,爽快一爽快!」徐巡檢接說道:「朱公日後高升,若念平日交情,提拔一提拔,也不枉我二人保薦一場。」二人一路說話,一路飲酒。朱着虛慇勤相勸,候他二人語畢,才開口言道:「晚生才疏學淺,蒙二位不棄,竭力推薦,此恩此德,銘心不忘。若說出仕為官,晚生何德何能,敢妄希榮遇!況且人事參差,緣分有定,仕途顯與不顯,命運通與不通,晚生只得聽天守分。今日二公光顧,薄酒蔬餚,何須掛齒。」便下席再拜,拱捧大杯,向二官伸敬。直吃得月從東上,方纔散席。若虛送出門外,兩個官員一個乘馬,一個坐轎,吆喝而去。


  

若虛回至書房,謂二子曰:「今日二公前來推薦我的孝廉,我所以慨然不辭者,實有兩樁心事:一者聞朝廷今日以越王威權過盛,漸漸的屈退了,任用兩個大臣,到是忠心為國,一個是太傅伍建章,一個武官是韓國公韓擒虎。二公乃當時名賢,老王在日,言聽計從,今日幼主登基,一定是他二位股肱,我且進京看他用事如何。二者聞越王府中有一幕賓,姓李名靖,有經天緯地之才,神出鬼沒之機。若說他是個賢人,就不該依附權門;若說他是一派虛聲,就不能憶則屢中。凡自京都來者,無不稱其人品。我到京都,單去謁見此人,試看他的名實果然相孚否?」長子天錫說道:「先帝既任用韓、伍二公,就該疏斥越王、宇文化及,卻不該許他仍在軍機房行走,與韓、伍二公互相掣肘。叔父進京,當見機而行,看新王動作如何,切勿貪圖仕進,致後日生退悔。」天祿說道:「吾觀父親此回進京,必定空勞跋涉。」若虛曰:「何以知之?」天祿道:「楊素、楊林是先帝至親,韓、伍二公亦是先帝元勛,越王與韓公平日不睦,賴先帝聖明,兩下得以保全。今觀先帝遺詔,父親不必進京。」手出抄稿,送與若虛觀看。略曰:

朕自開國以來,上叨天眷,四海清平。自愧德薄,以致萬方多罪,朕敢辭其責焉。朕今連日喘嗽,日就垂危,勢不能起。竊思皇太子寬厚有餘,剛斷不足,不若皇次子才德兼優,欽賢禮士。即嚮日平陳之亂,皇次子亦與有勞焉。定北征南,樹奇功于天下,修文偃武,遺至善於寡人。膚上卜之於天,下詢之於人,宜繼大統,諸皇戚國親、內閣大臣,及朝內朝外文武眾卿,宜盡心翼戴,毋負朕意。

若虛觀畢,天祿又說道:「皇太子性情懦弱,以先帝之明,就不該冊立為太子,天下已奉為儲君矣。皇次子久獲聖心,既卜之於天,詢之於人,廢長立賢,早應令群臣奉次子為陛下,如何先帝龍馭歸天之後,始出此遺詔?以兒之見,其中必有不測之變。父親宜遲緩一二年,候二次選舉,再求仕進,未為晚也。」若虛想了一會,曰:「吾兒所見極是。但日月逝矣,吾年逾四十,日即于衰,豈甘與草木同朽,沒世不稱耶!」天祿唯唯而退。天錫又說道:“近日童謡,父親聞之乎?童謡所云:

唐棣花開李樹上,占盡春光造化長。


  
逐水楊花空蕩漾,紅日偏不照山陽。

這四句童謡,據兒意見,首二句或是說唐國公李姓,上天眷顧,此人將來必受天命,而福祚無疆矣;第三句是說楊氏國祚不永;末句是說唐公居于山西,乃山之陰,非山之陽。父親壯志未銷,雄心不釋,進京一覽便回,切不可僥倖富貴。”若虛連連點首稱善。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