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鑑賞下 - 118 / 171
古典詩類 / 唐代詩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唐詩鑑賞下

第118頁 / 共171頁。

據《高唐賦》與《神女賦》:楚懷王在遊覽雲夢澤台館時,曾經夢遇巫山神女。臨別時,神女告訴懷王,她「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便根據神女的話,用「雲雨」來指代男女間的私情。後來宋玉陪侍楚襄王到雲夢澤遊覽,又都曾在夢中會過神女。《贈人》詩開頭兩句即用宋玉夢遇神女之事。詩人將失戀男子比成宋玉,將他所愛女子比成神女。首句以「衣裳」喻文采,暗示受贈者的文采風流一似宋玉。次句接著說,「惹得」神女動情而入夢。神女因宋玉之文采風流而生嚮往之情,入夢自薦。然而,美人的心是變化難測的,就說這位巫山神女吧,她先傾心于懷王,後來又鍾情於襄王,可見她的愛情是不專一的。「惹得」二字很有意味,也很有分寸感,又照顧到了對方的體面。後兩句議論,出語真誠,在曠達的勸說中見出對朋友的深情。「雲雨無情難管領」的說法儘管偏頗,但對於失戀中的朋友卻有很強的針對性,不失為一劑清熱疏滯的良藥。

這首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典故的運用。寫詩向一位失戀的朋友進言,最易直露,也最忌直露。這首詩由於借用典故寫出,將對失戀友人的勸慰之情說得十分含蓄,委婉得體,給詩情平添了許多韻味。


  

(陳志明)

鸂鶒

鸂鶒

李群玉

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雙聲戛哀玉。

霞明川靜極望中,一時飛滅青山綠。

這是一首吟詠鸂鶒的七言古詩。

鸂鶒,音「西翅」,也可讀成「欺翅」,是一種長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鳥,經常雌雄相隨,喜歡共宿,也愛同飛並游。它的好看的毛色給人以美感,它的成雙作對活動的習性,使人產生美好的聯想。

這詩兼有音樂與圖畫之美。一、二句好比是一支輕清悠揚的樂曲,三、四句好比是一幅明朗淨潔的圖畫。

「相呼」二字是前兩句之根。正是相呼之聲吸引了詩人的視聽,尋聲望去,見到水邊沙窩上正有一對鸂鶒在鳴叫。次句即從「相呼」二字中生發。日暮時分彼此呼叫,原來是要相約飛去。隨着呼叫聲,雙雙在水波上展開了翅膀,在身後留下一串玉磬般的動聽音響。「雙聲」同時帶出雙飛的形象。

三、四句所寫的視覺形象,即從「雙聲」過渡而來。發出玉磬般音響的這一對鳥兒飛過水面,便進入了廣闊的視野之中。這時雲霞明麗,夕照中的水流顯得分外平靜,在水天光色中,雙飛的「錦衣」漸去漸遠,轉眼消失,再加注視,見到的是一片碧綠的青山。這兩句雖然純用畫筆,但也不防想象在畫外還響着那哀玉般的鳴叫聲,只是隨着展翅遠去,鳴聲也愈來愈輕。詩人以「哀玉」寫鸂鶒之聲,又以明霞、靜川作背景映襯鸂鶒之形,流露了詩人對鸂鶒的喜愛之情。鸂鶒在空中飛去以至于消失,必然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然而詩人卻用「一時」來極言其短,恨其逝去之速。在「飛滅」之後,仍然目不轉晴,直到飛滅處顯現出了「青山綠」,這是一個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全詩着墨不多,卻能得其神韻。

(陳志明)

書院二小松

書院二小松

李群玉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或將蒼松聯想為飛龍,或賦貞松以比君子,這類詩篇數量不少。而李群玉的這首詩,卻別開生面,是其中富於獨創性而頗具情味的一首。

第一句是運用絶句中「明起」的手法,從題目的本意說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本題。句中的「一雙」,點明題目中的「二小松」。這一句,有如我國國畫中的寫意畫,着重在表現兩株小松的神韻。詩人用「幽色」的虛摹以引起人們的想象,以「出凡塵」極言它們的風神超邁,不同凡俗。如果說這一句是意筆,或者說虛寫,那麼,第二句就是工筆,是實寫。「數粒秋煙」,以「秋煙」比況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綠的針葉,這種比喻是十分新穎而傳神的,前人似乎沒有這樣用過;而以「粒」這樣的量詞來狀寫秋煙,新奇別緻,也是李群玉的創筆,和李賀的「遠望齊州九點煙」的「點」字、有同一機杼之妙。張揖《廣雅》:「松多節皮,極粗厚,遠望如龍鱗。」詩中的「二尺鱗」,一方面如實形容松樹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應前面的「數粒」,切定題目,不浮不泛,點明並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詩人扣緊題目中的「二小松」着筆,寫來情味豐盈,以下就要將「二小松」置於「書院」的典型環境中來點染了。

在詩人們的筆下,松樹有遠離塵俗的天籟,如儲光羲《石子松》詩的「冬春無異色,朝暮有清風」,如顧況《千松嶺》詩的「終日吟天風,有時天籟止。問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從此靜窗聞細韻」,李群玉詩的第三句可能從前人詩句中得到過啟發,但又別開生面。庭院裡的兩株小松,自然不會鬆濤澎湃,天籟高吟,而只能細韻輕送了。「細韻」一詞,在小松的外表、神韻之外,又寫出它特有的聲音,仍然緊扣題旨,而且和「靜窗」動靜對照,交相映發。「琴聲長伴讀書人」,結句的「琴聲」緊承第三句的「細韻」,並且將它具象化。「長伴讀書人」,既充分地抒發了詩人對小松愛憐、讚美的情感,同時也不着痕跡地補足了題目中的「書院」二字。這樣,四句詩脈絡一貫,句連意圓,構成了一個新穎而和諧的藝術整體。

松樹是詩歌中經常歌詠的題材,容易寫得落套,而此詩卻能翻出新意,別具情味,這就有賴于詩人獨到的感受和寫新繪異的藝術功力了。

(李元洛)


  

秋寄從兄賈島

秋寄從兄賈島

無可

暝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

昔因京邑病,並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遲回共至今。

無可俗姓賈,為賈島堂弟,詩句亦與島齊。幼時,二人俱為僧(島後還俗),感情深厚,詩信往還,時相過從。這首詩便是無可居廬山西林寺時,為懷念賈島而作,可能即以詩代柬,寄給賈島的。

詩的前半首從黃昏到深夜,再到次日清晨,着重狀景,景中寓情。後半首回憶往事,感慨目前,着重摛情,情與景融。

首兩句以興體起筆,物與人對照鮮明。西林寺在廬山香爐峰西南風景絶佳處。東晉高僧慧遠居東林寺,其弟慧永居西林寺,恰巧他們也俗姓賈。無可到廬山,長居西林寺,深念賈島,也許與此有些淵源。這二句寫暮色蒼茫,草蟲喧叫;作者靜坐禪房,沉思不語。一喧一默,一動一靜,相映益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