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三 - 75 / 150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太平廣記 三

第75頁 / 共150頁。

唐沙門貫休,本婺州蘭溪人也,能詩善書妙畫。王氏建國時,來居蜀中龍華之精舍。因縱筆,用水墨畫羅漢一十六身並一佛二大士。巨石縈雲,枯松帶蔓。其諸古貌,與他人畫不同。或曰:「夢中所睹,覺後圖(圖原作圓,據明抄本改)之。謂之‘應夢羅漢’。」門人曇域、曇弗等,甚秘重之。蜀主曾宣入內。嘆其筆跡狂逸,供養經月,卻令分付院中。翰林學士歐陽炯亦曾觀之。贈以歌曰:「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捐大絹泥高壁,閉日焚香坐禪室。或然夢裡見真儀,脫去袈裟點神筆。高抬節腕當空擲,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怪石安排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趺。形如瘦鶴精神健,頂似伏犀頭骨粗。倚松根,傍岩縫,曲錄腰身長欲動。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不知夏臘幾多年,一手搘頤偏袒肩。口開或若共人語,身定復疑初坐禪。案前臥象低垂鼻,岸畔戲猿斜展臂。芭蕉花裡刷輕紅,苔蘚紋中暈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長。繩開梵夾兩三片,綫補衲衣千萬行。林間亂葉紛紛墮,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筍織蒲團鎮長坐。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書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云兼吳道子。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于今到蜀無交親。詩名畫手皆奇絶,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裡維摩詰,舍衛城中闢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為第一。」(出《野人閒話》)

【譯文】


  

唐朝時,佛門僧人貫休,是婺州蘭溪人。貫休和尚能吟詩,寫一手好字,擅長繪畫。王建在蜀建立前蜀王朝時,他來到蜀中,居住在龍華寺專供他修行參禪的居室裡。他用水墨畫法為寺裡畫了十六個羅漢和一幅佛像、二幅菩薩像。畫上,巨大的岩石縈繞着雲霧,虺節的蒼松盤繞着古藤。而佛、菩薩和十六位羅漢的相貌都古岸異常,跟別的畫師畫的不一樣。貫休自己時常說:「我是在夢中見到了這些神佛,醒來後將他們畫出來的,也可以稱他們為‘應夢羅漢’吧。」他的弟子曇域、曇弗等人,將這些畫密秘收藏起來,看成珍貴的藝術品。蜀王曾經宣召貫休進宮,非常讚賞他的畫。說他用筆狂放飄逸,在宮中供養了一個月後,分配他到翰林院。翰林學士歐陽炯也曾觀察過貫休和尚,並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詩稱: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捐大絹泥高壁,閉日焚香坐禪室。或然夢裡見真儀,脫雲袈裟點神筆。高抬節腕當空擲,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怪石安排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跌。形如瘦鶴精神健,頂似伏犀頭骨粗。倚松根,傍岩縫,曲錄腰身長欲動。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不知夏臘幾多年,一手搘頤偏袒肩。口開或若供人語,身定復疑初坐禪。案有臥象低垂鼻,岸畔戲猿斜展臂。芭蕉花裡刷輕紅。苔蘚紋中暈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長。繩開梵夾兩三片,綫補納衣千萬行。林間亂葉紛紛墮,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筍織蒲團鎮長坐。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書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云兼吳道子。苦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于今到蜀無交親。詩名畫手皆奇絶,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裡維摩詰,舍衛城中闢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為第一。

楚安

西蜀聖壽寺僧楚安妙畫山水,而點綴甚細。至于尺素之上,山川林木,洞府峰巒,寺觀煙嵐人物,悉皆有之。每畫一小團扇,內安姑蘇台或畫滕王閣,其有千山萬水盡在目前。然須一季已來,方就一扇。其時諸王宰輔競相有請。得之者奉遺甚厚,有不得畫者恨恨然。楚安言山僧自以此適意而已。歸寂後,有好事者,往往收得其筆蹤。或謂之「墨寶」也。(出《野人閒話》)

【譯文】

西蜀聖壽寺僧人楚安山水畫畫得非常好,而且畫的特別細膩。在一尺寬的白細絹上,可以畫出來山川林木,洞府峰巒,寺觀煙霧嵐氣及人物。他就是畫一柄小小的團扇,也可以在上面畫出來姑蘇台呀滕王閣等樓台亭榭,可以讓你在團扇上看到山山水水。然而,楚安畫扇一個季度只畫一柄。諸位王公大臣爭着請他去畫扇子。得到他畫的扇子的人給他很豐厚的酬金,未得到的很是不滿。但是楚安自己說他畫扇子僅僅為了好玩罷了。楚安去世後,有喜愛收藏的人,每每得到楚安生前的遺畫、遺作。有人說這是「墨寶」啊!

應天三絶


  

唐僖宗皇帝翠華西幸之年,有會稽山處士孫位隨駕止蜀。位有道術,兼攻書畫,皆妙得筆精。曾于應天寺門左壁上畫天王一座,部從鬼神。奇怪斯存,筆勢狂縱,莫之與京。三十餘年無有敵者。景煥其先亦專書畫,嘗與翰林歐陽學士炯乃忘形之交。一日連騎同遊茲寺,偶畫右壁天王以對之。渤海在旁(在旁二字原空缺,據黃本補)觀其逸勢,覆書歌行一篇以紀之。續有草書僧夢龜後至。又請書之於廊壁上。故書畫歌行,一日而就。傾城人看,闐咽寺中,成都之人。故號為「應天三絶」。歌行今亦錄附曰:「錦城東北黃金地,故跡何人興此寺。白眉長老重名公,曾識會稽山處士。寺門左壁圖天王,威儀部從來何方。鬼神怪異滿壁走,當檐颯颯生秋光。我聞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宮殿琉璃瓦。采仗時驅拂琳裝,金鞭頻策騏驎馬。毗沙大像何光輝,手擎巨塔凌雲飛。地神對出寶瓶子,天女倒披金縷衣。唐朝說著名公畫,周昉毫端善圖寫。張僧繇是有神人,吳道子稱無敵者。奇哉妙手傳孫公,能于此地留神蹤。斜窺小鬼怒雙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寶冠動惚(上聲)生威容,趨蹌左右來傾恭。臂橫鷹爪尖纖利,腰纏(去聲)虎皮斑剝紅。飄飄但恐入雲中,步驟還疑歸海東。蟒蛇拖得渾身墮,精魅搦來雙眼空。當時此藝實難有,鎮在寶坊稱不朽。東邊畫了空西邊,留與後人教敵手。後人見者皆心驚,盡為名公不敢爭。誰知未滿三十載,或有異人來間生。匡山處士名稱樸,頭骨高奇連五嶽。曾持象簡累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長老遇奇蹤,今日門師識景公。興來便請泥高壁,亂搶(去聲)筆頭如疾風。逡巡隊仗何顛逸,散漫奇形皆湧出。交加器械滿虛空,兩面或然如鬥敵。聖王怒色覽東西,劍刃一揮皆整齊。腕頭獅子咬金甲,腳底夜叉擎絡鞮。馬頭壯健多筋節,烏嘴彎環如屈鐵。遍身蛇虺亂縱橫,繞頷髑髏干孑裂。眉粗眼豎發如錐,怪異令人不可知。科頭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兒。況聞此寺初興置,地脈沈沈當正氣。如何請得二山人,下筆咸成千古事。君不見,明皇天寶年,畫龍致雨非偶然。包含萬象藏心裡,變現百端生眼前。後來畫品列名賢,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間是物皆求得,此樣欲于何處傳?嘗憂壁底生雲霧,揭起寺門天上去。」(出《野人閒話》)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