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三 - 143 / 150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太平廣記 三

第143頁 / 共150頁。

晉朝人張華,生得聰明慧敏,喜愛讀圖讖緯書等奇異的書籍,廣泛收集天下的遺聞逸事。從古代文字、書簡起,考證神怪以及世間街頭巷閭的傳說,撰寫成《博物誌》一書,共一百卷,奏獻給武帝。武帝說:「你的才幹超過萬代十倍,知識廣博沒有人能和你相比。但是你所記載的事情、採集的傳說,多數都根據不足,或者原本就屬於虛妄之談。因此,應該將那些沒有根據的刪去,才能成為一本書。昔年,孔仲尼改刪定《詩》、《書》,在刪定的《詩》、《書》上面,不記載神鬼陰司的事情,也不談特異的妖力和各種仙神方士。現在看到你的這部書,記載的都是讓人驚異從未聽說過的和從未見到過的事情,會雜亂人的耳目的。因此,可以進一步刪節去虛浮、尚未有定論的那些記載,經整理可分為十捲,就可以啦。」說完,當即賜給張華青鐵硯一方,是用於闐國進獻的鐵鑄的;麟角筆一支,此筆是遼西國進獻的;側理紙萬張,此紙是南越國進獻的,我們華夏叫它為「陟厘」。「陟厘與」側理「音相諧。南越人用海中苔類植物造的紙,它的紋理縱橫斜側,因此名叫」側理"。

晉惠帝


  

晉惠帝元康三年,武庫火。燒漢高祖斬白蛇劍、孔子履。咸見此劍穿屋飛去,莫知所向。(出《異苑》)

【譯文】

晉惠帝元康三年,京都武器庫房失火,燒掉了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那柄寶劍和一雙孔子穿過的鞋。在現場圍觀的人,都看到了在煙火滾滾中,漢高祖的那柄斬白蛇劍穿透庫房的屋頂飛去。但都不知道它飛向哪裡去了。

許遜

西晉末,有旌陽縣令許遜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蜃為患,旌陽沒水,拔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頃魚人網得一石,甚鳴,擊之,聲聞數十里。唐朝趙王為洪州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一有「萬仞師」出焉。(出《朝野僉載》)

【譯文】

西晉末年,有個旌陽縣令叫許遜,在豫章西山得道。江中有蛟蜃興妖作怪為害百姓,許遜潛入江水中,揮劍斬殺了這只蛟蜃,後來就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過了一會兒,漁人打魚網上來一塊石頭,很能鳴響,敲擊它,發出的鳴聲幾十里以內都能聽得到。到了唐朝,趙王任洪州刺史時,將這塊石頭擊破,得寶劍一雙。看看寶劍上的銘文,一隻上刻有「許旌陽」三個字,一隻上刻有「萬仞」二字,那只刻有「萬仞師」的劍流傳于世。

陶貞白

梁陶貞白所著《太清經》,一名《劍經》。凡學道術者,皆須有好劍鏡隨身。又說。幹將、莫耶劍,皆以銅鑄,非鐵也。(出《尚書故實》)

又貞白隱居貝都山中,嘗畜二刀,一名善勝,一名寶勝。往往飛去,人望之,如二條青蛇。本傳具載。(出《芝田錄》)

【譯文】

梁朝陶貞白著有《太清經》一書,還有一名叫《劍經》。上面說:「凡是學道術的人,都必須備有寶劍、寶鏡隨身帶著。」又說:「幹將、莫耶兩柄名劍,都是用青銅鑄造的,不是用鐵鑄造的。」

又:陶貞白隱居在貝都山中,曾經有兩把刀,一把叫「善勝」,一把叫「寶勝」。這兩把刀,常常能自行飛去,人們看見它們飛走的樣子,象是兩條青蛇。《本傳》上有這件事情的記載。

張祖宅

唐乾封年中,有人于鎮州東野外,見二白兔。捕之,忽卻入地,絶跡不見。乃于入處掘之,才三尺許,獲銅劍一雙,古制殊妙。于時長史張祖宅以聞。(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高宗乾封年間,有人在鎮州東郊的野外,看見兩隻白兔,想捉到它們。忽然這兩隻白兔鑽入地裡不見了。這個人在白兔鑽入地裡的地方挖掘查找,才挖進去三尺多深,得到銅劍一雙,是古劍,作工異常特殊精妙。這件事情,當時是在長史張祖家聽到的。

唐儀

唐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礪等袋。彩帨為魚形。結帛作之。取魚之象,(明抄本「之象」作「眾鯉」)強之兆也。至天后朝乃絶。景雲之後,又復前飾。(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高中上元年間,朝廷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員,必須佩帶裝有刀、礪石等的飾袋。飾袋的作法是「先在彩帕上繪出魚形,再用絲線綉出真色的圖案,縫製成袋,象魚的樣子,兆示強盛。」到武則天臨朝執政時,才杜絶佩帶這種魚袋。到睿宗景雲年間,又恢復了這種珮飾。

唐中宗


  
唐中宗令揚州造方丈鏡。鑄銅為桂樹,金花銀葉。帝每常騎馬自照,人馬並在鏡中。(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中宗命令揚州的地方官吏給他製作一面一丈見方的鏡子。在銅鏡上鑄出桂樹,再鑲嵌金花銀葉。中宗常常騎馬照這面巨鏡,人馬都可以照進鏡子裡。

宋青春

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驍果暴戾,為眾所推。西戎嘗歲犯邊境,青春每臨陣,必獨運劍大呼,執馘而旋,未嘗中鋒鏑。西戎憚之,一軍咸賴焉。後吐蕃大北,獲生口數千。軍(軍原作裡,據明抄本改。)帥令譯問衣大蟲皮者,爾何不能害之。答曰:「但見青龍突陣而來,兵仞所及,若叩銅鐵,以為神助將軍也。」青春乃知劍之靈。青春死後,劍為瓜州刺史季廣琛所得。或風雨後,迸光出室,環燭方丈。哥舒翰鎮西涼,知之。求易以他寶,廣琛不與。因贈之詩曰:「刻舟尋已化,彈鋏未酧恩。」(出《酉陽雜俎》)

【譯文】

唐玄宗開元年間,河西騎將宋青春驍悍暴戾,手下的將士非常推崇他。西戎(按:古代稱西部邊疆的少數民族為「西戎」。)常年侵犯邊鏡,宋青春每次與入侵者接戰,必定是一個人手揮寶劍大聲吼叫着衝入敵軍,割下被他殺死的敵軍將士的左耳凱旋而歸,從未中過敵軍的刀、箭。西戎軍都懼怕他。我方全軍也都仰仗着他擊退入侵的敵軍。後來,前來進犯的吐蕃軍被打得大敗,俘虜數千人。我軍統帥讓翻譯問一個穿虎皮衣裳的敵軍俘虜:「你們為什麼不能傷害我方的宋將軍呢?」這個俘虜回答說:「每次宋將軍臨陣,都見到一條青龍突陣而來。宋將軍手中的那把利劍,所到之處象接撞銅鐵似的,我們手中的兵器紛紛被它砍斷。我們都認為他是有神力相助的將軍啊!」到這時,宋青春才知道他用的是把通靈寶劍。宋青春死後,這把寶劍落入瓜州刺史季廣琛手中。有時在風雨過後,這把寶劍會自行迸發出光芒,照耀周圍一丈遠的地方。哥舒翰鎮守西涼時,得知這把寶劍的靈性,曾用別的珍寶向季換取它。季廣琛不換,贈詩說:「按照船上的刻印去尋劍,誰知劍已經神化而去;我彈着劍鞘跟你說:這把寶劍還沒有酬報我呢!」

武勝之

唐開元末,太原武勝之為宣州司士,知靜江事。忽于灘中見雷公踐微雲逐小黃蛇,盤繞灘上。靜江夫戲投以石,中蛇,鏗然作金聲。雷公乃飛去,使人往視,得一銅劍。上有篆許旌陽斬蛟第三劍雲。(出《廣異記》)

唐太宗開元末年,太原人武勝之任宣州司士,主持靜江的政務。一次,他忽然發現江邊沙灘上,雷公踏着薄雲追逐一條小黃蛇,在沙灘上繞來繞去。武勝之隨意投去一塊石頭,將蛇擊中,發出「鏗」的一聲響,象擊中金屬上似的,雷公隨之也飛走了。武勝之派人去察看,拾到一把銅劍。劍上刻有篆文:許旌陽斬蛟第三劍。

李守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