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孟嘗君聽到馮歡燒燬契據的消息,十分惱怒立即派人召回馮歡。馮歡剛一到,孟嘗君就責問道:「我的封地本來就少,而百姓還多不按時還給利息,賓客們連吃飯都怕不夠用,所以請先生去收繳欠債。聽說先生收來錢就大辦酒肉宴席,而且把契據燒掉了。這是怎麼回事?」馮歡回答說:「是這樣的。如果不大辦酒肉宴席就不能把債民全都集合起來,也就沒辦法瞭解誰富裕誰貧窮。富裕的,給他限定日期還債。貧窮的,即使監守著催促十年也還不上債,時間越長,利息越多,到了危急時,就會用逃亡的辦法賴掉債務。如果催促緊迫,不僅終究沒辦法償還,而且上面會認為您貪財好利不愛惜平民百姓,在下面您則會有背離冒犯國君的惡名,這可不是用來鼓勵平民百姓、彰揚您名聲的做法。我燒掉毫無用處徒有其名的借據,廢棄有名無實的帳簿,是讓薛邑平民百姓信任您而彰揚您善良的好名聲啊。您有什麼可疑惑的呢?」 孟嘗君聽後,拍著手連聲道謝。
齊王受到秦國和楚國譭謗言論的蠱惑,認為孟嘗君的名聲壓倒了自己,獨攬齊國大權,終於罷了孟嘗君的官。那些賓客看到孟嘗君被罷了官,一個個都離開了他。只有馮歡為他謀劃說:「借給我一輛可以跑到秦國的車子,我搖靂讓您在齊國更加顯貴,食邑更加寬廣。您看可以嗎?」於是孟嘗君便準備了馬車和禮物送馮歡上了路。馮歡就乘車向西到了秦國遊說秦王說:「天下的遊說之士駕車向西來到秦的,無一不是想要使秦國強大而使齊國削弱的;乘車向東進入齊國的,無一不是要使齊國強大而使秦國削弱的。這是兩個決一雌雄的國家,與對方決不並存的就是強大有力的雄國,是雄國的得天下。」秦王聽得入了神,挺直身子跪著問馮歡說:「您看要使秦國避免成為軟弱無力的國家該怎麼辦才好呢?」馮歡回答說:「大王也知道齊國罷了孟嘗君的官吧?」秦王說:「聽到了這件事。」馮歡說:「使齊國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嘗君。如今齊國國君聽信了譭謗之言而把孟嘗君罷免,孟嘗君心中無比怨憤,必定背離齊國;他背離齊國進入秦國,那麼齊國的國情,朝廷中下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狀況都將為秦國所掌握。您將得到整個齊國的土地,豈只是稱雄呢!您趕快派使者載著禮物暗地裡去迎接孟嘗君,不能失掉良機啊。如果齊王明白過來,再度起用孟嘗君,則誰是雌誰是雄還是個未知數。」秦王聽了非常高興,就派遣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去迎接孟嘗君。馮歡告別了秦王而搶在使者前面趕往齊國,到了齊國,勸說齊王道:「天下遊說之士駕車向東來到齊的,無一不是想要使齊國強大而使秦國削弱的;乘車向西進入秦國的,無一不是要使秦國強大而使齊國削弱的。秦國與齊國是兩個決一雌雄的國家,秦國強大那麼齊國必定軟弱,這兩個國家勢必不能同時稱雄。現在我私下得知秦國已經派遣使者帶著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來迎接孟嘗君了。孟嘗君不西去就罷了,如果西去擔任秦國宰相,那麼天下將歸秦國所有,秦國是強大的雄國,齊國就是軟弱無力的雌國,軟弱無力,那麼臨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為什麼不在秦國使者沒到達之前,趕快恢復孟嘗君的官位並給他增加封邑來向他表示道歉呢?如果這麼做了,孟嘗君必定高興而情願接受。秦國雖是強國,豈能夠任意到別的國家迎接人家的宰相呢!要挫敗秦國的陰謀,斷絕它稱強稱霸的計劃。」齊王聽後,頓時明白過來說:「好。」於是派人至邊境等候秦國使者。秦國使者的車子剛入齊國邊境,齊國在邊境的使臣立即轉車奔馳而回報告了這個情況,齊王召回孟嘗君並且恢復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時還給了他原來封邑的土地,又給他增加了千戶。秦國的使者聽說孟嘗君恢復了齊國宰相官位,就轉車回去了。
自從齊王因受譭謗之言的蠱惑而罷免了孟嘗君,那些賓客們都離開了他。後來齊王召回並恢復了孟嘗君的官位,馮歡去迎接他。還沒到京城的時候,孟嘗君深深感歎說:「我素常喜好賓客,樂於養士,接待賓客從不敢有任何失禮之處,有食客三千多人,這是先生您所瞭解的。賓客們看到我一旦被罷官,都背離我而離去,沒有一個顧念我的。如今靠著先生得以恢復我的宰相官位,那些離去的賓客還有什麼臉面再見我呢?如果有再見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臉,狠狠地羞辱他。」聽了這番話後,馮歡收住韁繩,下車而行拜禮。孟嘗君也立即下車還禮,說:「先生是替那些賓客道歉嗎?」馮歡說:「並不是替賓客道歉,是因為您的話說錯了。說來,萬物都有其必然的終結,世事都有其常規常理,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孟嘗君說:「我不明白說的是什麼意思。」馮歡說:「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時候,這是活物的必然歸結;富貴的人多賓客,貧賤的人少朋友,事情本來就是如此。您難道沒看到人們奔向市集嗎?天剛亮,人們向市集裡擁擠,側著肩膀爭奪入口;日落之後,經過市集的人甩著手臂連頭也不回。不是人們喜歡早晨而厭惡傍晚,而是由於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市中已經沒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賓客都離去,不能因此怨恨賓客而平白截斷他們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對待賓客像過去一樣。」孟嘗君連續兩次下拜說:「我恭敬地聽從您的指教了。聽先生的話,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導嗎。」
太史公說:「我曾經經過薛地,那裡民間的風氣多有凶暴的子弟,與鄒地、魯地迥異。我向那裡人詢問這是什麼緣故,人們說:「孟嘗君曾經招來天下許多負氣仗義的人,僅亂法犯禁的人進入薛地的大概就有六萬多家。」世間傳說孟嘗君以樂於養客而沾沾自喜,的確名不虛傳。
【原文】【註解】
孟嘗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嬰。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庶弟也(1) 。田嬰自威王時任職用事(2),與成侯鄒忌及田忌將而救韓伐魏(3)。成侯與田忌爭寵,成侯賣田忌(4)。田忌懼,襲齊之邊邑,不勝,亡走(5)。會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復召田忌以為將。宣王二年(6),田忌與孫臏、田嬰俱伐魏,敗之馬陵,虜魏太子申而殺魏將龐涓。宣王七年(7),田嬰使於韓、魏(8),韓、魏服於齊(9)。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東阿南十,盟而去。明年,復與梁惠王會甄。是歲,梁惠王卒。宣王九年,田嬰相齊。齊宣王與魏襄王會徐州而相王也(
13)。楚威王聞之,怒田嬰。明年,楚伐敗齊師於徐州,而使人逐田嬰。田嬰使張丑說楚威王(
14),威王乃止。田嬰相齊十一年,宣王卒,湣王即位。即位三年,而封田嬰於薛。
(1)庶弟:指父親所生的弟弟。(2)用事:當權。(3)將:帶兵。救韓伐魏:梁玉繩《史記志疑》按:「此指齊威王二十六年桂陵之役,是救趙非救韓也。」當是。(4)賣:出賣。(5)亡走:逃跑。(6)宣王二年:當為前
341年。(7)宣王七年:當為前
336年。(8)使:出使。(9)服:歸服。十東阿: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卷十五《六國表》並作「平阿」。盟:締約。宣王九年:當為前
334年。(
13)相王:互相尊稱為王。王,稱為王。(
14)使:派遣。說:勸說,說服。
初,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1)。」其母竊舉生之(2)。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於田嬰(3)。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4),而敢生之(5),何也?」文頓首(6),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7),將不利其父母(8)。」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9)?將受命於戶邪十?」嬰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