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三百首 - 17 / 75
古典詞曲類 / 朱孝臧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宋詞三百首

第17頁 / 共75頁。

江城子·密州①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②,右擎蒼。錦帽貂裘③,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④,親射虎,看孫郎⑤。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⑥雲中,何日遣馮唐。會輓雕弓如滿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註釋】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

②:黃:黃犬。蒼:蒼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

③:漢羽林軍戴錦蒙帽,穿貂鼠裘。這裡與下句「千騎」均指蘇軾的隨從。

④:報:告、語。傾城:指全城觀獵的士兵。

⑤:孫權曾親自射虎于凌亭,這裡藉以自指。 

⑥:節:符節。漢時馮唐曾奉文帝之命持節復用魏尚為雲中太守。這裡以馮唐自比,有不服老與赴邊的兩屋意思。

⑦:會:當。如滿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裡以天狼喻西夏。

【賞析】

出獵對於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願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於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於世。當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1070),西夏大舉進攻環、慶二州。四年,陷撫寧諸城。「會輓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與西夏的戰事。

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不但場面熱烈,音節嘹喨,而且情豪志壯,顧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蘇軾其他豪放詞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壯的壯詞。把詞中歷來軟媚無骨的兒女情換成有膽有識、孔武剛建的英雄氣了。蘇軾對此也頗為自負,他在密州寫給好友鮮于侁的信中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是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就是指的這首詞。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蘇軾

其一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家說與採桑姑。

其二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其三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麥少]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其四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其五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賞析】

《浣溪沙》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第一首(照日深紅暖見魚)作於元豐元年(1078)初夏,寫謝雨路上所見之景:麗日、碧溪、游魚、樹木、黃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電影鏡頭,連續將客觀景物一個個展現在讀者面前。

第二首(旋抹紅妝看使君)寫一群天真活潑的農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門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農民豐收後祭祀神靈的歡樂情景。

第三首(麻葉層層葉光)從側面反映初夏時節農村的生活情趣:煮蠶香、絡絲娘嬌語、白髮老翁捋新麥等。

第四首即課文所選的這首。

第五首(軟草平莎過雨新)寫雨後農村風光春色和雨後感受,抒發作者的欣喜之情,表達了歸田退隱的思想。

這五首詞,文風樸實,格調清新,不取艷辭,不採僻典,以詩的句法入詞,是這組詞的主要藝術特色。它完全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為農村詞的發展開創了良好的文風。辛棄疾的農村詞便直受到蘇軾詞的影響。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①。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②。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③,高處不勝寒④。起舞弄清影⑤,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⑥,低綺戶⑦,照無眠⑧。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⑩。

【註釋】

①:把酒問青天:李白《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②:今夕是何年:牛僧孺《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