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滸傳 下 - 85 / 258
古典小說類 / 施耐庵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水滸傳 下

第85頁 / 共258頁。

 高太尉看了詩大怒,便要起軍征剿。「若不殺盡賊寇,誓不回軍!」聞參謀諫道:「太尉暫息雷霆之怒。想此狂寇懼怕,特寫惡言 嚇,不為大事。消停數日之間,撥定了水陸軍馬,那時征進未遲。目今深冬,天氣和暖,此天子洪福,元帥虎威也。」高俅聽罷甚喜,遂入城中,商議撥軍遣將。旱路上便調周昂,王煥,同領大軍,隨行策應。卻調項元鎮,張開,總領軍馬一萬,直至梁山泊山前那條大路上守住廝殺。原來梁山泊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蕩蕩,都是蘆葦煙水。近來只有山前這條大路,卻是宋公明方纔新築的,舊不曾有。高太尉教調馬軍先進,截住這條路口。其餘聞參謀,丘岳,徐京,梅展,王文德,楊溫,李從吉,長史王瑾,造船人葉春,隨行牙將,大小軍校隨從人等,都跟高太尉上船征進。

聞參謀諫道:「主帥只可監督馬軍,陸路進發,不可自登水路,親領險地。」高太尉道:「無傷!前番二次,皆不得其人,以致失陷了人馬,折了許多船隻。今番造得若干好船,我若不親臨監督,如何擒捉此寇?今次正要與賊人決一死戰,汝不必多言!」聞參謀再不敢開口,只得跟隨高太尉上船。高俅撥三十隻大海鰍船,與先鋒丘岳,徐京,梅展管領,撥五十隻小海鰍船開路,令楊溫同長史王瑾,船匠葉春管領。頭船上立兩面大紅綉旗,上書十四個金字道:「攪海翻江沖巨浪,安邦定國滅洪妖。」中軍船上,卻是高太尉,聞參謀,引著歌兒舞女,自守中軍隊伍。向那三五十隻大海鰍船上,擺開碧油幢,帥字旗,黃鉞白旄,朱


  

蓋,中軍器械。後面船上,便令王文德,李從吉壓陣。此是十一月中時。馬軍得令先行。水軍先鋒丘岳,徐京,梅展,三個在頭船上,首先進發,飛雲卷霧,望梁山泊來。但見海鰍船:

前排箭洞,上列弩樓。衝波如蛟蜃之形,走水似鯤鯨之勢。龍鱗密佈,左右排二十四部絞車;翅齊分,前後列一十八般軍器。青布織成蓋,紫竹製作遮洋。往來衝擊似飛梭,展轉交鋒欺快馬。

宋江,吳用已知備細,預先佈置已定,單等官軍船隻到來。當下三個先鋒,催動船隻,把小海鰍分在兩邊,擋住小港;大海鰍船,望中進發。眾軍諸將,正如蟹眼鶴頂,只望前面奔竄,迤邐來到梁山泊深處。只見遠遠地早有一簇船來,每隻船上,只有十四五人,身上都有衣甲,當中坐著一個頭領。前面三隻船上,插著三把白旗,旗上寫道:「梁山泊阮氏三雄」;中間阮小二,左邊阮小五,右邊阮小七。遠遠地望見明晃晃都是戎裝衣甲,卻原來盡把金銀箔紙糊成的。三個先鋒見了,便叫前船上將火炮,火槍,火箭,一齊打放。那三阮全然不懼,料著船近,槍箭射得著時,發聲喊,齊跳下水裡去了。

丘岳等奪得三隻空船,又行不過三里來水面,見三隻快船,搶風搖來。頭隻船上,只見十數個人,都把青黛黃丹,土朱泥粉,抹在身上,頭上披著發,口中打著胡哨,飛也似來。兩邊兩隻船上,都只五七個人,搽紅畫綠不等。中央是「玉竿」孟康,左邊是「出洞蛟」童威,右邊是「翻江蜃」童猛。這裡先鋒丘岳,又叫打放火器,只見對面發聲喊,都棄了船,一齊跳下水裡去了。又捉得三隻空船。再行不得三里多路。又見水面上三隻中等船來。每船上四把櫓,八個人搖動,十餘個小嘍囉,打著一面紅旗,簇擁著一個頭領坐在船頭上,旗上寫「水軍頭領「混江龍」李俊。左邊這只船上,坐著這個頭領,手□鐵槍,打著一面綠旗,上寫道:「水軍頭領“船火兒」張橫。」”右邊那只船上,立著那個好漢,上面不穿衣服,下腿赤著雙腳,腰間插著幾個鐵鑿,手中輓個銅,打著一面


  

旗銀字,上書「頭領「浪裡白條」張順」。乘著船,高聲說道:「承謝送船到泊。」三個先鋒聽了,喝教:「放箭!」弓弩響時,對面三隻船上眾好漢,都翻筋斗跳下水裡去了。此是暮冬天氣,官軍船上,招來的水手軍士,那裡敢下水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