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式員工在
1995年左右減至最低,伴隨而來的當然就是非正式員工的增加。相對於
2003年
3500萬的正式員工,非正式員工的人數達到了
1500萬人。換句話說,日本每三位勞動者之中,就有一位是非正式員工。隨著這種趨勢的增強,到了
2005年,正式員工甚至減至
3333萬人,而非正式員工則增至
1591萬人(圖1-
11)。
注:
2001年之前,含
2001年,每年各取兩個月的人數數字;
2002年之後,取
1月~
3月的人數數字。
圖
1-
11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人數的變化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勞動力調查」和正式員工相比較,非正式員工的收入較低,其中
64%的合同工及外聘員工的年平均收入更在
500萬日元以下(圖1-
12)。由此可見,非正式員工的增加,和收入兩極化及中低階層的擴大有直接的關系。
因為非正式員工的增加,加大了和正式員工的薪資等級差距。
圖
1-
12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外聘員工的平均年收入比較
資料來源:《勞動經濟白皮書》(
2004年版)◆產業的收入差距
從主要產業的年收入(圖1-
13)上也可以看出,產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正急速拉開。在上市公司服務的員工平均年收入是
566萬日元。以行業來看,在大眾傳媒業中,富士電視公司員工平均年收入以
1567萬日元排名第一,其餘傳媒公司員工最低的年收入也有
800萬日元,因此服務於傳媒行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是
1200萬日元。有濃厚反強權、扶持弱者色彩的,仿佛是「正義騎士」的朝日新聞社員工,更是平均年收入達到
1331萬日元的高收入者。
日本全體國民平均年收入為
576萬日元(參考:服務於主要企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a富士電視
1567每日新聞
1358電通
1379bSPARXAssetManagement
1434三井住友
1106野村HD
1064c三井不動產
1033竹中工務店
914清水建設
891dKeyenceJapan
1333新力
933松下電器產業
758e三菱商事
1277伊勢丹
706永旺(AEON)
554f川崎汽船
1174日本航空
959東海旅客鐵道
721g武田制藥
1047花王
799信越化學
772hJFE制鋼
1103住友金屬
670新日本制鐵
651i東燃General
1026昭和殼牌石油
977OSMOOIL
867j野村總合研究所
1030日本電信電話
858KDD
1836k三井海洋開發
925小松
803三菱重工
730l麒麟啤酒
901味之素
870NipponHamGroup
774m本田
823豐田汽車
816日產汽車
730n中部電力
820東北電力
815關西電力
786o日本制紙
812王子制紙
714三菱制紙
678p旭硝子(旭玻璃)
755太平洋水泥
690石橋
660圖
1-
13主要產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順便提一下,一個服務於電視公司的員工,年約
35歲,年收入在
1000萬日元以上,可是卻有可能整日悠閑無事可做。因為電視公司把電視節目制作等工作全都外包了。換句話說,電視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是工作中介者,完全不參與現場的實際工作。其員工因為有錢有閑,便借著金錢和地位打女人的主意。NHK的節目制作人所引發的醜聞就是典型的例子。
非正式員工增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