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書 - 83 / 119
歷史類 / 令狐德棻 / 本書目錄
  

周書

第83頁 / 共119頁。

 大小:

 第83頁

朗讀:

於是梁人憚焉。屬魏室多故,州又僻遠,梁人知無外援,遂遣大兵頓魏興,志圖攻取。雋撫勵將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眾心也,弗之敢逼。雋在州清苦,不治產業。

秩滿,其子等並徒步而還。吏人送雋,留連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大統二年,東魏授雋洛州刺史,雋因此乃謀歸闕。五年,將家及親屬四百餘口入關,拜秘書監。時軍國草創,墳典散逸,雋始選置令史,抄集經籍,四部群書,稍得周備。


  

加鎮東將軍,封西安縣男,邑二百戶。十七年,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雋以年老乞骸骨,太祖弗許。遂稱疾篤,不復朝覲。魏恭帝三年,賜姓若口引氏。

孝閔帝踐阼,進爵為子,增邑五百戶。武成元年,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增邑並前二千戶。雋年齒雖邁,而志識未衰,教授子孫,必先禮典。世宗尚儒重道,特欽賞之,數加恩錫,思與相見。雋不得已,乃入朝。

世宗與同席而坐,因顧訪洛陽故事。雋身長八尺,鬚鬢皓然,容止端詳,音韻清朗。帝與之談論,不覺屢為前膝。及雋辭還,帝親執其手曰 :「公 年德俱尊,朕所欽尚,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數相見,以慰虛想。」以禦輿令于帝前乘出。顧謂左右曰:「如此之事,唯積善者可以致之。何止見重於今,亦將傳之萬古 。」時人咸以為榮。保定三年卒,時年八十。

高祖嘆惜之,贈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元。 雋篤于仁義,期功之有孤者,衣食豐約,俱與之同。少為司徒崔光所知,光命其子勵與雋結友。雋每造光,常清言移日。小宗伯盧辯以雋業行俱崇,待以師友之禮。

每有閒暇,輒詣雋燕語彌日。恆謂人曰:「不見西安君,煩憂不遣。」其為通人所敬重如此。 子奉,位至儀同三司、大將軍、順陽郡守、洵州刺史、昌國縣公。奉弟顒,少好學,最知名。

居喪哀毀。歷官儀同大將軍,掌朝、布憲、典祀下大夫,小納言,濩澤郡公。韓褒字弘業,其先潁川潁陽人也。徙居昌黎。祖瑰,魏鎮西將軍、平涼郡守,安定郡公。

父演,征虜將軍、中散大夫、恆州刺史。 褒少有志尚,好學而不守章句。其師怪而問之。對曰:「文字之間,常奉訓誘。至于商較異同,請從所好 。」師因此大奇之。及長,涉獵經史,深沉有遠略。魏建明中,起家奉朝請。加強弩將軍,遷太中大夫。 屬魏室喪亂,褒避地于夏州。

時太祖為刺史,素聞其名,待以客禮。及賀拔岳為侯莫陳悅所害,諸將遣使迎太祖。太祖問以去留之計。褒曰 :「方今王室凌遲,海內鼎沸。使君天資英武,恩結士心。

賀拔公奄及于難,物情危駭。寇洛自知庸懦,委身而托使君。若總兵權,據有關中之地,此天授也,何疑乎!且侯莫陳悅亂常速禍,乃不乘勝進取平涼,反自遁逃,屯營洛水。斯乃井中蛙耳,使君往必擒之。不世之勛,在斯一舉。

時 者,難得而易失,誠願使君圖之 。」太祖納焉。 太祖為丞相,引褒為錄事參軍,賜姓侯呂陵氏。大統初,遷行台左丞,賜爵三水縣伯。尋轉丞相府屬,加中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

二年,梁人北寇商雒,東魏復侵樊鄧,於是以褒為鎮南將軍、丞相府從事中郎,出鎮淅酈。居二年,征拜丞相府司馬,進爵為侯。 出為北雍州刺史,加衛大將軍。州帶北山,多有盜賊。褒密訪之,並豪右所為也,而陽不之知,厚加禮遇。

謂之曰:「刺史起自書生,安知督盜,所賴卿等共分其憂耳 。」乃悉詔桀黠少年素為鄉裡患者,署為主帥,分其地界。有盜發而不獲者,以故縱論。於是諸被署者,莫不惶懼。皆首伏曰 :「前盜發者,並某等為之 。」所有徒侶,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隱匿者,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盜名簿藏之。因大牓州門曰 :「自知行盜者,可急來首,即除其罪。盡今月不首者,顯戮其身,籍沒妻子,以賞前首者 。」旬日之間,諸盜咸悉首盡。褒取名簿勘之,一無差異。並原其罪,許以自新。由是群盜屏息。入為給事黃門侍郎。

九年,遷侍中。 十二年,除都督、西涼州刺史。羌胡之俗,輕貧弱,尚豪富。豪富之家,侵漁小民,同於仆隷。故貧者日削,豪者益富。

褒乃悉募貧人,以充兵士,優復其家,蠲免徭賦。又調富人財物以振給之。每西域商貨至,又先盡貧者市之。於是貧富漸均,戶口殷實。十六年,加大都督、涼州諸軍事。

魏廢帝元年,轉會州刺史。二年,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武成三年,征拜禦伯中大夫。保定二年,轉司會。

三年,出為汾州刺史。州界北接太原,當千里徑。先是齊寇數入,民廢耕桑,前後刺史,莫能防扞。褒至,適會寇來,褒乃不下屬縣。人既不及設備,以故多被抄 掠。

齊人喜相謂曰 :「汾州不覺吾至,先未集兵。今者之還,必莫能追躡我矣 。」由是益懈,不為營壘。褒已先勒精鋭,伏北山中,分據險阻,邀其歸路。乘其眾怠,縱伏擊之,盡獲其眾。

故事,獲生口者,並囚送京師。褒因是奏曰 :「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有詔許焉。

自此抄兵頗息。四年,遷河洮封三州諸軍事、河州總管。天和三年,轉鳳州刺史。尋以年老請致仕,詔許之。五年,拜少保。

褒歷事三帝,以忠厚見知。高祖深相敬重,常以師道處之。每入朝見,必有詔令坐,然後始與論政事。七年,卒。贈涇岐燕三州刺史。


  
謚曰貞。子繼伯嗣。趙肅字慶雍,河南洛陽人也。世居河西。及沮渠氏滅,曾祖武始歸於魏,賜爵金城侯。

祖興,中書博士。父申侯,舉秀才,後軍府主簿。 肅早有操行,知名于時。魏正光五年,酈元為河南尹,闢肅為主簿。孝昌中,起家殿中侍御史,加威烈將軍、奉朝請、員外散騎侍郎。

尋除直後,轉直寢。永安初,授廷尉(天)平,二年,轉監。後以母憂去職,起為廷尉正。以疾免。久之,授征虜將軍、中散大夫,遷左將軍、太中大夫。

東魏天平初,除新安郡守。秩滿,還洛。 大統三年,獨孤信東討,肅率宗人為鄉導。授司州治中,轉別駕。監督糧儲,軍用不匱。

太祖聞之,謂人曰 :「趙肅可謂洛陽主人也 。」七年,加鎮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都督,仍別駕。領所部義徒,據守大塢。又兼行台左丞,東道慰勞。九年,行華山郡事。

十三年,除廷尉少卿。明年元日,當行朝禮,非有封爵者,不得預焉。肅時未有茅土。左仆射長孫儉白太祖請之。太祖乃召肅謂曰 :「歲初行禮,豈得使卿不預,然何為不早言也?」於是令肅自選封名。

肅曰:「河清乃太平之應,竊所願也。」于 是封清河縣子,邑三百戶。十六年,除廷尉卿,加征東將軍。肅久在理官,執心平允。凡所處斷,鹹得其情。

廉慎自居,不營產業。時人以此稱之。 十七年,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賜姓乙弗氏。 先是,太祖命肅撰定法律。肅積思累年,遂感心疾。

去職,卒於家。子正禮,齊王憲府屬、大都督、新安郡守。 時有高平徐招少好法律。發言措筆,常欲辨析秋毫。歷職內外,有當官之譽。

從魏孝武入關,為給事黃門侍郎、尚書右丞。時朝廷播遷,典章有闕,至于台閣軌儀,多招所參定。論者稱之。尋遷侍中、度支尚書。大統初,卒。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