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南史 - 244 / 310
歷史類 / 李延壽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南史

第244頁 / 共310頁。

慧紀時至漢口,爲隋秦王俊拒,不得進。聞肅敗,盡燒公安之儲,僞引兵東下,因推湘州刺史晉熙王叔文爲盟主。水軍都督周羅睺與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及建鄴平,隋晉王廣遣一使以慧紀子正業來喻,又使樊毅喻羅睺,其上流城戍悉解甲。於是慧紀及巴州刺史畢寶並慟哭俱降。慧紀入隋,依例授儀同三司,卒。子正平,頗有文學。

衡陽獻王昌字敬業,武帝第六子也。梁太清末,武帝南征李賁,命昌與宣後隨沈恪還吳興。及武帝東討侯景,昌與宣後、文帝並爲景囚。景平,拜長城國世子,吳興太守,時年十六。


  

昌容貌偉麗,神情秀朗,雅性聰辯,明習政事。武帝遣陳郡謝哲、濟陽蔡景歷輔昌臨郡,又遣吳郡杜之偉授昌以經。昌讀書一覽便誦,明於義理,剖析如流。尋與宣帝俱往荊州。魏克荊州,又與宣帝俱遷長安。

武帝即位,頻遣使請宣帝及昌,周人許而未遣。及武帝崩,乃遣之。時王琳作梗中流,昌不得還,居于安陸。王琳平後,天嘉元年二月,昌發自安陸,由魯山濟江。而巴陵王蕭沇等率百僚上表,請以昌爲湘州牧,封衡陽郡王。詔曰「可」。三月甲戌入境,詔令主書舍人緣道迎接。丙子濟江,于中流殞之,使以溺告。四月庚寅,喪柩至都,上親臨哭。乃下詔贈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宰、揚州牧,葬送之儀,一依漢東平憲王、齊豫章文獻王故事,諡曰獻。無子,文帝以第七皇子伯信嗣。

伯信字孚之,位西衡州刺史。及隋師濟江,與臨汝侯方慶並爲東衡州刺史王勇所害。

南康湣王曇朗,武帝母弟忠壯王休先之子也。休先少倜儻有大志,梁簡文之在東宮,深被知遇,爲文德主帥,頃之卒。敬帝即位,追贈南徐州刺史,封武康縣公。武帝受禪,贈司徒,封南康郡王,諡曰忠壯。

曇朗少孤,尤爲武帝所愛。有膽力,善綏禦。侯景平後,起家着作郎。武帝誅王僧辯,留曇朗鎮京口,知留府事。

紹泰元年,除中書侍郎,監南徐州。二年,齊兵攻逼建鄴,因請和,求武帝子侄爲質。時四方州郡,並多未賓,本根虛弱,糧運不繼,在朝文武,咸願與齊和親。武帝難之,而重違衆議,乃決遣曇朗。恐曇朗憚行,或當奔竄,乃自率步騎往京口迎之,使質于齊。齊背約,遣蕭軌等隨徐嗣徽度江。武帝大破之,虜蕭軌、東方老等誅之,齊人亦害曇朗于晉陽。時陳與齊絶,弗之知。武帝踐阼,猶以曇朗襲封南康郡王,奉忠壯王祀,禮秩一同皇子。天嘉二年,齊人結好,始知其亡,文帝詔贈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諡曰湣。乃遣兼郎中令隨聘使江德藻迎曇朗喪柩,三年春至都。

初,曇朗未質于齊,生子方泰、方慶;及將適齊,以二妾自隨,在北又生二子方華、方曠,亦同得還。

方泰少粗獷,與諸惡少年群聚,游逸無度,文帝以南康王故,特寬宥之。天嘉二年,以爲南康王世子。及聞曇朗薨,於是襲爵南康王。太建四年,爲都督、廣州刺史。爲政殘暴,爲有司奏免。六年,授豫章內史,在郡不修政事。秩滿之際,屢放部曲爲劫,又縱火延燒邑居,因行暴掠,驅錄富人,徵求財賄。代至,又淹留不還。至都,以爲宗正卿。未拜,爲御史中丞宗元饒所劾,免官,以王還第。十一年,起爲甯遠將軍,直殿省。尋加散騎常侍。其年八月,宣帝幸大壯觀,因大閲武。命都督任忠領步騎十萬,陣于玄武湖,都督陳景領樓艦五百出於瓜步江。上登玄武門觀,宴群臣以觀之。因幸樂游苑,設絲竹會。仍重幸大壯觀,集衆軍,振旅而還。時方泰當從,啓稱所生母疾,不行。因與亡命楊鍾期等二十人微行往人間,淫淳于岑妻,爲州長流所錄。又率人仗抗拒,傷損禁司,爲有司所奏。上大怒,下方泰獄。方泰初承行淫,不承拒格禁司。上曰:「不承則上測。」方泰乃投列承引。於是兼御史中丞徐君整奏請解方泰所居官,下宗正削爵土,上可其奏。

禎明初,爲侍中。陳亡,與後主俱入長安。隋大業中,爲掖縣令。

方慶少清警,涉獵書傳。及長有幹略。天嘉中,封臨汝縣侯。至德二年,累遷智武將軍、武州刺史。

初,廣州刺史馬靖久居嶺表,大得人心,士馬強盛,朝廷疑之,以方慶爲廣州刺史,以兵襲靖。靖誅,進號宣毅將軍。方慶性清謹,甚得人和。

禎明三年,隋師濟江,都督、東衡州刺史王勇徵兵于方慶,欲與赴援台城。時隋行軍總管韋洸帥兵度嶺,宣隋文帝敕云:「若嶺南平定,留勇與豐州刺史鄭萬頃且依舊職。」方慶聞之,恐勇賣己,且欲觀變,乃不從。勇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斬方慶于廣州,而收其兵。


  

鄭萬頃,滎陽人,梁司州刺史紹叔之始族子也。父旻,梁末入魏。萬頃通達有材幹,周武帝時,爲司城大夫,出爲溫州刺史。至德中,與司馬消難奔陳,拜散騎常侍、昭武將軍、豐州刺史。在州甚有惠政,吏人表請立碑,詔許焉。初,萬頃在周,甚被隋文帝知遇,及隋文帝踐阼,常思還北。及王勇殺方慶,萬頃乃率州兵拒勇降隋,隋授上儀同,尋卒。

文帝十三男:沈皇后生廢帝、始興王伯茂。嚴淑媛生鄱陽王伯山、晉安王伯恭。潘容華生新安王伯固。劉昭華生衡陽王伯信。王充華生廬陵王伯仁。張修容生江夏王伯義。韓修華生武陵王伯禮。江貴妃生永陽王伯智。孔貴妃生桂陽王伯謀。二男早卒,無名;伯信出繼衡陽王昌。

始興王伯茂字鬱之,文帝第二子也。初,武帝兄始興昭烈王道談仕梁爲東宮直合將軍。侯景之亂,援台中流矢卒。太平二年,贈南兗州刺史,封長城縣公,諡曰昭烈。武帝受禪,重贈太傅,改封始興郡王。道談生文帝及宣帝。宣帝以梁承聖末遷于長安,至是武帝遙以宣帝襲封始興嗣王,以奉昭烈王祀。武帝崩,文帝入纂帝位。時宣帝在周未還,文帝以本宗乏饗,徙封宣帝爲安成王,封伯茂爲始興王,以奉昭烈王祀。賜天下爲父後者爵一級。舊制,諸王受封未加戎號者,不置佐史。於是尚書八坐奏加伯茂甯遠將軍,置佐史,除揚州刺史。

伯茂性聰敏,好學,謙恭下士,又以太子母弟,文帝深愛重之。時軍人于丹徒盜發晉郗曇墓,大獲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及諸名賢遺蹟。事覺,其書並沒縣官,藏於秘府。文帝以伯茂好古,多以賜之。由是伯茂大工草隷書,甚得右軍法。

遷東揚州刺史、鎮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廢帝時,伯茂在都,劉師知等矯詔出宣帝,伯茂勸成之。師知等誅後,宣帝恐伯茂搧動朝廷,乃進號中衛將軍,令入居禁中,專與廢帝游處。時四海之望,咸歸宣帝,伯茂深不平,數肆惡言。宣帝以其無能,不以爲意。及建安人蔣裕與韓子高等謀反,伯茂並陰豫其事。光大二年,皇太后令黜廢帝爲臨海王,其日又下令降伯茂爲溫麻侯。時六門之外有別館,以爲諸王冠昏之所,名爲昏第,至是命伯茂出居之,宣帝遣盜殞之於車中,年十八。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