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史 上 - 569 / 657
歷史類 / 脫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宋史 上

第569頁 / 共657頁。

秘書殿中省令史、楷書並補正名後理,八選出簿、尉。

起居院楷書八選、驅使官十九選,並補正名後理,出薄、尉。


  

崇文院孔目官補正名後理,遇大禮,出奉職。

三館孔目官、四庫書直官八選,楷書七選,書直、書庫、表奏官九選,守當官十選,並授勒留官後理;楷書補正名後理:並出簿、尉。

秘閣典書、楷書並補正名後理,七選出簿、尉。

軍頭引見司勾押官補正名後理,五年出右班殿直。

皇城司勾押官補正名後理,三年出奉職。

內東門司押司官補正名後理,三年出借職。

管勾往來國信所勾押官補正名後理,三年出奉職。

翰林司專知官三年界滿,大將,出奉職。

內藏庫專知官三年界滿,出借職。

禦藥院押司官補正名後理,三年出借職。

禦書院待詔五年出左班殿直,書藝十年出右班殿直,禦書祗候十五年出借職,並補正名後理。

進奏院進奏官補正名後理,十五年遇大禮,無過犯,從上五人出職。有過犯經洗雪,曾經決責,出借職。人數無定限。

進廚勾押官補正名後理,三年出職。

金吾街司、仗司孔目官,表奏、勾押、驅使官,並補正名後理,十九選出簿、尉。

文臣換右職之制

秘書監換防禦使。

大卿、監換團練使。

秘書少監,太常、光祿少卿換刺史。

少卿、監換皇城命名、遙郡刺吏。

帶職郎中換閤門使。

前行郎中換宮苑使。

中行郎中換內藏庫使。

後行郎中換莊宅使。

帶職前行員外郎

前行員外郎並並換洛苑使。

帶職中行員外郎,起居舍人,侍御史,中行員外郎並換西京作坊使。

帶職後行員外郎,左、右司諫,殿中侍御史,後行員外郎並換供備為使。已上並帶遙郡刺史。

帶職博士,左、右正言,監察御史換閤門副使。

太常博士換內藏庫副使。

國子博士換左藏庫副使。

太常丞換莊宅副合,

秘書丞換六宅副使。

殿中丞,著作郎換文思副使。

太子中允換禮賓副使。

太子左右贊善大夫、中舍、洗馬換供備庫副使。

秘書郎,著作佐郎換內殿承旨。

大理寺丞換內殿崇班。

諸司監丞,節度、觀察判官換東頭供奉官。

大理評事,節度掌書記,觀察支使換西頭供奉官。

太常寺太祝,奉禮郎換左侍禁。

初等職官,知令、錄並兩使職官,防禦、團練判官,令、錄未及三考換左班殿直。

初等職官,知令、錄未及三考換右班殿直。

判、司、簿、尉換三班奉職。

試銜齊郎並判、司、簿、尉未及三考換三班借職,已上京官至太常丞帶職,加一資換。

右文官換右職者,除流外、進納及犯私罪情重併贓罪外,年四十以下並許試換右職。三班使臣補換及三年、差使及五年,方許試換。已上並召京朝官或使臣二人委保。其文臣待制、武臣觀察使已上原換官,取旨。

紹興復修試換之令,淳熙增廣尚左、尚右、待左、侍右換官之格,列而書之,以見新式。若中大夫而下文臣換官。仍政和舊制,則不書。

諸訓武郎至進武校尉,不曾犯臓私罪及笞刑經決而願換文資者,聽召保官二員,具家狀連保狀二本,詣登聞鼓院投進乞試。外任人候替罷就試。文資換武者聽。準此,即授小使臣後未及三年,授進武校尉後未及五年,三省、樞密院書令史以下授使臣、進武校尉;若保甲及試武藝併進納、流外出身,不用此令。諸武臣試換文資,于《易》、《詩》、《周禮》、《禮記》各專一經,仍兼《論》、《孟》;原試詩賦及依法官條試斷案、《刑統》大義者,聽。

換官:尚右,訓武、修武郎換宣教郎。侍左,承直郎換從義郎。文林、從政郎奏舉職官、知縣同。

換忠翊郎,未滿三考成忠郎。從事、修職換成忠郎,未滿三考保義郎。迪功郎換成節郎,未滿三考承信郎。將仕郎換承信郎,侍右,從義郎換宣義郎。秉義郎換承事郎。忠訓郎換承奉郎。忠翊郎換承務郎。成忠郎換從事郎。保義郎換修職郎。承節、承信郎換迪功郎。進武校尉、進義校尉換將仕郎。蔭補換使臣。承奉郎換忠翊郎。承務郎換成忠郎。文林郎換保義郎。從事、從政、迪功、通事郎換成節郎。登仕、將仁郎換承信郎。

文散官二十九

開府儀同三司從一

特進正二

光祿大夫從二

金紫光祿大夫正三

銀青光錄大夫從三

正奉大夫正四上階

中奉大夫正四

太中大夫從四上階

中大夫從四

中散大夫正五上

朝奉大夫正五

朝散大夫從五上

朝請大夫從五

朝奉郎正六上

承直郎正六

奉直郎從六上

通直郎從六

朝請郎正七上

宣德郎正七

朝散郎從七上

宣奉郎從七

給事郎正八上

承事郎正八

承奉郎從八上

承務郎從八

儒林郎正九上

登仕郎正九

文林郎從九上

將仕郎從九

右朝官階、勛高,遇恩加八大夫。

武散官三十一

驃騎大將軍從一

輔國大將軍正二上

鎮國大將軍正二

冠軍大將軍正三上

懷化大將軍正三

雲麾將軍從三上

歸德將軍從三

忠武將軍正四上

壯武將軍正四

宣威將軍從四上

明威將軍從四

定遠將軍正五上

寧遠將軍正五

遊騎將軍從五上

游擊將從五

昭武校尉正六上

昭武副尉正六

振威校尉從六上

振威副尉從六

致果校尉正七上

致果副尉正七

翊麾校尉從七上

翊麾副尉從七

宣節校尉正八上

宣節副尉正八

禦武校尉從八上

禦武副尉從八

仁勇校尉正九上

仁勇副尉正九

陪戎校尉從九上

陪戎副衛從九

右文散官階上經恩加一階,郎階上京朝官加五階,選人加一階,武散官冠軍大將軍、使相、節度使起複,改授游擊將軍,雖中書主事、諸司吏人加授,亦無累加法,餘不常授。已上文武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緋,九品已上服綠。

《元豐寄祿格》以階易官,雜取唐及國朝舊制,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定為二十四階,崇寧初,因刑部尚書鄧洵武請,又換選人七階。大觀初又增宣奉、正奉、中奉、奉直等階。政和末,又改從政、修職、迪功,而寄祿之格始備。自開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階。

新官

舊官

開府儀同三司

使相謂節度使兼侍中、中書令、或同平章事

特進

左、右仆射

金紫光祿大夫

吏部尚書

銀青光祿大夫

五曹尚書


  
光祿大夫

左、右丞

宣奉大夫大觀新置。

正奉大夫大觀新置。

正議大夫

六曹侍郎

通奉大夫大觀新置。

通議大夫

給事中

太中大夫

右、右諫議大夫

中大夫

秘書監

中奉大夫大觀新置。

中散大夫

光祿卿至少府監

朝議大夫

太常卿、少卿,左、右司郎中

奉直大夫大觀新置。

朝請大夫

前行郎中

朝散大夫

中行郎中

朝奉大夫

後行郎中

朝請郎

前行員外郎,侍御史

朝散郎

中行員外郎,起居舍人

朝奉郎

後行員外郎,左、右司諫

承議郎

左、右正言,太常、國子博士

奉議郎

太常、秘書、殿中丞,著作郎

通直郎

太子中允、贊善大夫、洗馬

宣教郎

著作佐郎,大理寺丞

元豐本「宣德」,政和避宣德門改。

宣義郎

光祿衛尉寺、將作監丞

承事郎

大理評事

承奉郎

太祝,奉禮郎

承務郎

校書郎,正字,將作監主簿

承直郎

留守、節察判官

儒林郎

節察掌書記、支使,防、團判官

文林郎

留守、節察推官,軍、監判官

從事郎承直至此四階,並崇寧初換。

防、團推官,監判官

從政郎崇寧通仕,政和再換。

錄事參軍,縣令

修職郎崇寧登仕,政和再換。

知錄事參軍,知縣令

迪功郎崇寧將仕,政和再換。

軍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戶,主簿、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