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源氏物語 - 56 / 181
文學類 / 紫式部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源氏物語

第56頁 / 共181頁。

天將破曉,四下沉寂,氣象清幽。賽事既畢,便開筵共飲。源氏內大臣把盞縱談往事,對帥皇子道:「我自幼痴迷學問,父皇料我將來略有成就,因曾訓誡:『世人過分看重才能與學問,或許因此之故,學問淵博之人,能兼具壽命與福分者,委實不多。你生於名門望族,縱然全無才學,亦不劣於他人,所以毋需深入此道。』因此父皇只教我如何玩弄技藝,再不教我修習學問。我于技藝,雖不稚拙,但並無特長。推繪畫一道,雖乃小技,我卻常想全心鑽研,務求能畫得稱心如意。豈料後來竟成了漁樵之人,目睹了海邊各處的真實景況,毫無遺漏地賞玩了種種風物。然而筆力不足,不能盡情表達其間深奧的風趣。因此若無機緣,便羞以示人。今日冒昧請教,深恐世人將譏我如此好舉。」

帥皇子答道:「無論何種技藝,若不潛心研習,終無成就之望。但各種技藝,均有師匠法則。若能從師隨法研習,深淺暫且不論,總可倣傚師匠,有所增進。惟有書畫與圍棋之道,極為奇特,全賴天賦。常見平庸之輩,並不深入研磨,推憑天才,便可長於書畫,精通棋道。富貴子弟,亦有出類拔萃者,能通曉百般技藝。父皇膝下我等皇子、皇女,均研習各種技藝。惟我兄長最為父皇器重,亦最善承受教益。因而文才之淵博,自不待說。至于其他諸藝,彈琴為最,其次橫笛、琵琶、箏,無所不精。父是曾如此裁定,世人也都贊同此道。論及繪畫,皆認為非我兄之特長,僅為起興時舞弄筆墨罷了。誰知竟如此高明,縱是古代名家,也會寒顏三分,何況平庸文人!令人難以置信,真覺得毫無道理!」話至此處,已語天倫次。大約是酒後易激動之故吧。故提及銅壺院往事,他便黯然垂淚,萎頓不堪了。


  

此時是二十日過後,月亮初升。月光未入室內,環境清幽宜人。源氏內大臣一時雅興大起,便命人將書司所管的樂器取出,權中納言操和琴。源氏內大臣自然擅長此道,但權中納言也是此中高手。於是帥皇子弄箏,源氏內大臣操七絃琴,少將命婦彈琵琶,又在殿中選定一位才能卓越之人按拍子。高手聯袂合奏,委實美妙風趣。天幕漸開,庭前花色與尊前人影,都逐漸清晰可辨。鳥聲婉轉,朝氣勃發。此時便由藤壺母后頒賜福物。帥皇子屈尊受累,另賜一襲禦衣。

此後數日,宮中一時以品評須磨畫卷為樂。源氏內大臣說道:「此須磨畫卷請留存於母后處。」藤壺母后也極想細緻賞閲,便欣然接受,回答道:「讓我慢慢地欣賞。」此次賽畫令冷泉院十分稱心。源氏內大臣心中甚是高興。權中納言見源氏內大臣在區區賽畫小事上竟如此偏袒梅壺女禦,深恐女兒弘徽殿女禦失寵。但念皇上一向親近弘徽殿,對她仍然顧念盩厔,便覺得不管源氏如何偏袒,也無甚可怕。

源氏內大臣欲增設諸多朝廷重要節會議式新樹.以便後人引為傳述,言冷泉帝時代便有其先例。即便賽畫那種非正規的娛樂小事,他也苦心設計,務求完美。這真可謂鼎盛之世了2然而源氏內大臣仍痛感人世難測,閒暇之時常思慮:等到冷泉院年事稍長,便撒手遁入空門。他想:「試看先前古人:大凡年華鼎盛、官高位尊、出人頭地者,大都難以長亭富貴。我在當代,尊榮已至巔峰。全賴其間災禍淪落依託,故得福壽至今。今後倘再痴戀富貴,恐壽命難永。倒不如循太空門,潛修佛法,既可為後世增福,又可消災延壽。」便在郊外峻峨山鄉選定地域,建造佛堂。同時命人雕塑佛像,置辦經卷。但他又想按己意願撫育夕霧及明石姬所生女孩,親見其成長。故此出家之事,便擱置起來。究竟作何定奪,那就難以預料了。

正文
第十八章 松風

墨香書屋稍加修班,湊合住下。今春源氏內大臣老爺在那地方建造佛堂,附近有許多民夫來往如織,甚為嘈雜。這佛堂格外講究,營造民夫極多,若欲在那地方找一清靜之所,我以為極為適合。明石道人道:「這倒無妨。實言相告,我們與內大臣有緣,正欲托其前庇呢。至于屋內裝飾,我們自有主張。當務之急,乃速把房屋大體修繕。」那人答道:「這非我之產業,親王家又無人繼承。我業已撥熟鄉間閒靜,因此長年隱居那裡。領內田地,早已荒蕪殆盡。我曾向已故民部大輔請求,並送其豐厚禮物。蒙他賞賜,我才生有所依。」他怕失去田產,因此那張松皮似的臉變了形,鼻子通紅,嘴巴高躡,毛髮蓬亂。明石道人知其意,忙答道:「你不必擔憂,那田地之事,我們~概不管,仍然由你管領便是。那些地契房產尚存於我處,惟因我早已不問世事,放那方土地房產多年來未曾清理。此事留待將來再作計較。」這管家透其話語,知其與源氏內大臣有緣,頗感此事棘手,只得作罷。此後便于明石道人處領取豐厚修繕費用,趕緊修繕那宮哪。


  

源氏內大臣並不知曉明石道人有如此打算,惟不解明石姬為何不肯入京。深恐讓小女公子孤零于鄉下,而遭後世譏議,成其一生污痕。大堰鄰宅修耷竣工後,明石道人才將此事詳情報知源氏內大臣,此刻他才頓悟:明石姬一直不肯遷居東院,原是此故。他覺得此事思慮得甚為周全,饒有趣味,心動中甚是欣慰。再說那惟光朝臣,凡源氏內大臣一切秘事之策劃料理,素來少不得他。當然,這回也就派他去大堰河,其悉心辦理邸內一切應有設施。惟光歸後報道:「那地方是致極佳,勝似明石浦海邊。」源氏內大臣想:如此風水寶地,此人住了倒挺相配。源氏公子所建佛堂,位於峻峨大覺寺南,面臨一流瀑布,雅之趣皆在其中,比之大覺寺並不遜色。大堰處明石邸宅,臨河流,居松間。松間美景不可言喻。其正殿簡樸,別具山鄉意趣。內部裝飾佈置,均出自源氏內大臣之手。

源氏內大臣密派心腹幾人,暗赴明石浦迎接明石姬。此次明王姬已無法拒絶,只得決意赴京。但要辭別這自小生長的浦濱,又覺戀戀不捨,念及其父自此將獨居浦上,定然淒涼孤寂,更覺於心不忍,煩亂悲傷不已。她自恨此身何以如此多愁,卻艷羡那些與源氏無緣之人。其父呢,近數年來,朝夕企盼源氏內大臣迎接女兒入京,今已遂夙願,自然歡欣無比。然念及夫人將隨女兒入京,此別于老夫婦倆幾成永訣,故心中不勝悲憐,痛苦不堪。明石道人晝夜悵然若失,嘴裡反覆嘮叨:『如此,我將不能再見小寶貝了麼?此外再無他言。夫人也很悲傷,她想:「我倆遁入空門,多年來不曾同枕。今後教他獨守空浦,又誰來照料他呢?即便是邂逅相逢,暫敘露情之人,于‘彼此已熟識』後“慕地生離別」,也免不了要傷心;況我倆乃結髮夫妻,他雖天性清高自傲,難於親近,然這也另當它論。既為夫婦,選定此浦為終老之所,總想幹『修短不可知』的有生之年共享天倫之樂。如今忽然別離,幾為永訣,怎不教人愁腸寸斷?眾年輕傳女,早已厭惡寂寞鄉間。今即將遷居赴京,皆不勝歡喜。但念今後無線再見這海邊勝景,又覺難以割捨,看看那奔騰往返的波浪,不覺淚已濕透襟袖。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