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易 - 50 / 149
文化類 / 周文王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周易

第50頁 / 共149頁。

蕭衍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他是南蘭陵(今江蘇常州市西北)人。南朝齊隆昌元年(公元494年),蕭衍被任為寧朔將軍,鎮守壽春(今安徽壽縣)。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因抗擊北魏軍有功,又被任命為右軍晉安王司馬、淮陵太守,後又為太子中庶子,領羽林監。建武四年(公元497年),北魏軍南伐雍州,蕭衍受命領兵赴援,進至襄陽(今湖北襄樊)。同年7月,被授予持節,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及郢州竟陵司隨郡諸軍事,又兼任輔國將軍、雍州刺史,鎮守襄陽。

這時,齊明帝蕭鸞病死,其子蕭寶卷即位。蕭寶卷昏庸無能,終日享樂,朝中大事均由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等人處理。蕭遙光等六人號稱「六貴」,此六人不以國事為重,整日明爭暗鬥,互相傾軋,朝中政治極度黑暗腐敗。蕭衍在襄陽得知朝中的情況,對親戚張弘策說:「政出多門,是國家大亂的開始。《詩經》中說『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如今國家有六貴,這怎麼了得!我料到他們六貴矛盾一定會激化到大動干戈的地步,而襄陽遠離國都,正是避禍的好地方。可是我的弟弟們都在都城,我恐怕他們會遭到禍患。我要和我哥哥商議一下。」


  

不久,他的哥哥蕭懿由益州刺史調到了郢州任職。蕭衍便派張弘策到達郢州,給蕭懿送去一封信。信中說:如今六貴爭權,君臣之間猜忌到一定程度,必將大誅大殺,一旦混亂開始,朝野將土崩瓦解。我們有幸遠離京師,領兵外鎮,可以保全自身,圖謀大計。所以我們應乘朝廷還沒有猜疑時,將諸弟召集在一起。否則,一旦朝中對我們猜疑,諸弟們將在京師投足無路。如今,兄在郢州,控制荊湘,弟在雍州,兵馬數萬。在此政昏朝亂之際,正好以此為據,以圖大事,如果錯失良機,悔之晚矣。

蕭懿見信,臉色大變。他不同意蕭衍這樣做,因為萬一不成會招來滅門大禍。蕭衍見哥哥不從,便獨自將弟弟蕭偉、蕭儋迎至襄陽,秘密製造武器,招兵買馬,並在襄陽大伐竹木,將舟系于檀溪之中,以備將來之用。

蕭懿拒絶了蕭衍的邀請,不久便入朝做了太子右衛率、尚書吏部郎、衛尉卿。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裴叔業、崖慧景集聚眾人發動兵變,蕭懿帶兵平定了叛亂,為朝廷立了大功。可是他不但沒有受到獎賞,反而受到猜忌,于當年冬天被殺。

蕭懿被殺,既證明了蕭衍預見的準確,也為蕭衍起兵提供了機會。蕭衍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在與親信密謀後,召集部眾,誓師起兵。

誓師之後,蕭衍令人把竹木從檀溪中打撈出來,做成戰艦千艘。又召集士兵萬餘人,起兵討伐蕭寶卷。在殺掉蕭寶卷後,蕭衍立了傀儡皇帝蕭寶融。一年之後,他廢掉傀儡皇帝,自己親登帝位,建立梁朝。

上經 觀卦第二十 1



【原文】觀:盥而不薦,有孚若。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觀,盥而不薦,有孚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

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譯文】《觀卦》:祭祀前先把手洗淨,在洗完手還未把祭品奉上時,人們懷着誠信之心仰望着他。

《彖傳》說:偉大的《觀卦》在上面,它的卦象為坤在下、巽在上,這表明陰柔而順從。安守正道才能體察民情,因此把它叫做《觀卦》。「祭祀前先把手洗淨,在洗完手還未把祭品奉上時,人們懷着誠信之心仰望着他」,這說明人們通過觀看祭禮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觀察天的神奇的變化規律,就會悟出四季交替的規律。聖人就是遵循天的運行規律,推行教育來感化人民的。人民大眾都願意服從。

《象傳》說:《觀卦》的卦象是坤在下、巽在上,坤為地、巽為風,有風吹動大地萬物,所以把它叫做《觀卦》。先王看到此卦象,巡遊天下,體察民情,推行教化。

【啟示】作為領導,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德行,而且還要注意體察民情。


  
【原文】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譯文】初六:用幼稚的眼光觀察,對一般的百姓來說,沒有什麼災難,但對君子來說,就會犯錯誤。

《象傳》說:《觀卦》的初六爻辭講,用幼稚的眼光觀察,這是一般的老百姓所信仰的道義。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如果要成大業,則必須高瞻遠矚。

【原文】六二:窺觀,利女貞。

《象》曰:「窺觀女貞」,亦可丑也。

【譯文】六二:從門縫裡看人,有利於女人去占卜。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