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周易 - 95 / 149
文化類 / 周文王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周易

第95頁 / 共149頁。

胡雪巖的商德之所以為人稱道,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能用寬容之心去對待同行,把同行的事情看得高於眼前利益,在面對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時,做到了一般商人難以做到的:不搶同行的飯碗。

胡雪巖開阜康錢莊時,為了消除信和錢莊的疑慮,他聲明自己將不會擠占信和錢莊的生意,而是另辟門路,浙江海運局的錢款往來仍由信和錢莊經營。這樣,信和錢莊不是多了一個對手,而是多了一個夥伴,自然疑慮頓消,轉而真心實意支持阜康錢莊。在胡雪巖以後的經商生涯中,信和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還要歸功於他當初沒有搶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誼。


  

甚至對利潤極豐的軍火生意,胡雪巖也注意寧可拋掉銀子,也不得罪同行。軍火生意利潤不薄,但風險也特別大,要想吃這碗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雪巖憑藉已有的商業基礎,依靠在漕幫的勢力,很快在軍火上做了幾筆大生意,成為一個有頭面的人物。

一次,胡雪巖聽到消息,外商又運進了一批先進的軍火,他知道這是一筆好生意,做成一定能賺錢。他立即聯繫外商,憑藉他老到的經驗,高明的手腕,以及他在軍火界的信譽和聲望,胡雪巖很快就把這批軍火生意做成。

正當春風得意之時,他聽商界的朋友說,有人指責他不仁道。原來外商已經把這批軍火以低於胡雪巖的價格,擬定賣給另一位同行,只是在那位同行還沒有付款取貨時,又被胡雪巖以較高的價格買走,使那位同行喪失了賺錢的機會。

胡雪巖聽說後,對自己貿然行事感到慚愧。他立即找來那位同行,商量如何處理這件事。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巖的影響,害怕他在以後的生意中與自己為難,只好推說這筆生意既然讓胡老闆做成了就算了,只希望以後留碗飯給他們吃。

事情似乎就輕易地解決了,但胡雪巖不然,他主動要求那位同行同樣以外商的價格把這批軍火賣給他。這樣,那位同行就掙了差價,而不需出錢,更不用擔風險。事情一談妥,胡雪巖馬上把差價補給那位同行,那位同行甚為佩服胡雪巖的商業道德。

如此協商一舉三得:胡雪巖照樣做成了這筆買賣;也沒有得罪那位同行;更博得了那位同行衷心的好感,在同業中聲譽更高。這種通達的手腕日益鞏固着他在商界的地位,成為他在商界縱橫馳騁的法寶。

【事例二】

「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暗示我們,要想清除因矛盾而產生的險阻,首先自己要心X寬廣,誠信待人。張英X襟寬廣,勸母親退一步,結果感動了鄰居,主動向他們道歉,避免了一場因干戈而帶來的災難。

張英X襟寬廣寫詩化干戈

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英是安徽桐城人。他素來注重修身養性,頗得他人的喜歡和尊重。同時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時,把母親安頓在家鄉,並經常回家探望。張老夫人的鄰居是一位姓葉的侍郎。張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親時,覺得家中的房子呈現破敗之象,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後,他又回到了京城。

很巧的是,侍郎家也正打算擴建房屋,並想占用兩家中間的一塊地方。張家也想利用那塊地方做迴廊。於是,兩家發生了爭執。張家開始挖地基時,葉家就派人在後面用土填上;葉家打算動工,拿尺子去量那塊地,張家就一轟而上把工具奪走。兩家爭吵過多次,有幾次險些動武,雙方都不肯讓步。

張老夫人一怒之下,便命人給張英寫信,希望他馬上回家處理這件事情。張英看罷來信,不急不躁,抖起如椽大筆寫下一首短詩:「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封好後派人迅速送回。


  

張老夫人滿以為兒子會回來為自家爭奪那塊地皮,沒想到左等右等只盼回了一封回書。張母看完信後,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兒子的意思。為了三尺地既傷了兩家的和氣又氣壞了自己的身體,更何況,如真大動干戈,對雙方來說,都是災難,這樣太不值得了。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動把牆退後三尺。鄰居見狀,深感慚愧,也把牆讓後三尺,並且登門道歉。這樣一來,以前兩家爭奪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

當地人紛紛傳頌這件事情,引為美談,並且給這條巷子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六尺巷。有人還據此作了一首打油詩:「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下經 損卦第四十一 1



【原文】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