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隋唐演義 - 106 / 317
古典小說類 / 褚人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隋唐演義

第106頁 / 共317頁。

煬帝進了早膳,出宮上輦,正要到寶林去,只見中書侍郎裴矩,捧着各國朝貢表章奏道:「北則突厥,西則高昌各國,南則溪山酋長,俱來朝觀。獨有高麗王元恃強不至。」

煬帝大怒道:「高麗雖僻在海隅,乃箕子所封之國,自漢晉以來,臣伏中國,皆為郡縣,今乃不臣如此!」裴矩又奏道:「高麗所恃,有二十四道,阻着三條大水,是遼水、鴨綠江、壩水,如欲征剿,須得水陸併進方可。目今沿海一帶城垣,聞得傾妃,未能修耷。陸路猶可,登萊至平壤一路,俱是海道,須用舟輯水軍,若非智勇兼全之人,難克此任。」


  

煬帝想了一想,便敕旨着宇文述,督造戰船器械,為征高麗總帥。山東行台總管來護兒,為征高麗副使。其餘所用將佐,悉聽宇文述來護兒隨處調遣,該地方官不得阻撓。奏凱之日,各行升賞。煬帝因裴矩說起沿海一帶,隨想起要修葺長城一事,恐與廷臣商議,有人諫阻,趁便也寫着宇文愷為修城副使。西邊從榆林起,東邊直到紫河方止,但有頽敗傾圮,都要重新修築補葺。吩咐畢,裴矩傳旨出去,煬帝便上輦進西苑去。未及裡許,只見守苑太監馬守忠走來奏道:「都護麻叔謀,在院外要見駕。」

是時麻叔謀河道已通,單騎到東京來覆旨。煬帝見說,隨進便殿坐下,叫馬守忠引他進來。麻叔謀同丞相宇文達、翰林學士虞世基進來。麻叔謀朝駕畢,因奏道:「廣陵河道,臣已開通,未知陛下幾時巡幸?」

煬帝問用多少人工,幾許深淺,麻叔謀細細奏陳。煬帝大喜,賞賚甚厚,留他在都,陪駕巡幸廣陵。宇文達道:「河道已通,陛下巡遊,須得幾百號龍舟,方纔體式;若是這些民船差船,怎好乘坐?」

煬帝道:「便是。」

宇文達道:「黃門侍郎王弘大有才幹,陛下勃他趲造,必能仰體聖意。」

煬帝大喜,遂寫勃旨,命王弘就江淮地方,要他製造頭號龍船十隻,二號龍船五百隻,雜船數千隻,限四個月造完繳旨。虞世基道:「陛下既造龍舟,自然造得如殿庭一般,難道也叫這些鳩形鵲面,撐篙搖櫓?」

煬帝道:「這個自然是這班水手。」

虞世基道:「以臣愚見,莫若將蜀錦制就錦帆,再將五色彩絨,打成錦纜,系在殿柱之上;有風扯起錦帆東下,無風叫人夫牽輓而去,就像殿之有腳,那怕不行。」

宇文達道:「錦纜雖好,但恐人夫牽輓,不甚美觀。陛下何不差人往吳越地方,選取十五六歲的女子,扮做官妝模樣,無風叫他牽纜而行,有風叫他持揖繞船而坐,陛下憑欄觀望,方有興趣。」

煬帝聽了大喜,即差幾個得力太監高昌等,往吳越地方,選十五六歲的女子一千名,為殿腳女。虞世基奏道:「陛下征遼之旨已出,今河道已成,龍舟將備,莫若以征遼為名,以幸廣陵為實,也不消徽兵,也不必征餉,只消發一道征遼詔書,播告四邊,彼遼小國,自然望風臣服,落得陛下坐在廣陵受用,豈非一舉兩得之事?」

煬帝大喜道:「卿言甚是有理,依卿所奏而行。」

眾臣退出。煬帝國說得高興,竟忘了寶林院去。只見朱貴兒、袁寶兒兩個走來,煬帝問道:「你們從何處來?」

袁寶兒道:「妾等在寶林院,看沙夫人來。」

煬帝道:「正是,沙妃子身子怎樣光景?」

朱貴兒道:「身子太醫說不妨,只可惜一位太子不能養育。」

煬帝對貴兒道:「你先去代朕說聲,此刻朕要草詔,不得閒,稍停朕必來看他。說了你就來。」

貴兒領旨去了。

煬帝同袁寶兒,轉到觀文殿上來,意思要自製一篇詔書,誇耀臣下。誰想說時容易,作時卻難。煬帝拿起筆來,左思右想,再寫不下去,思想了一回,剛寫得兩三行,拿起看時,卻也平常,不見有新奇警句,心下十分焦躁。遂把筆放下,立起身來,四下里團團走着思想,袁寶兒看了,微微笑道:「陛下又不是詞臣,又不是史官,何苦如此費心?」


  
煬帝道:「非朕要自家草詔,奈這些翰林官員,沒個真才實學的能當此任。」

袁寶兒道:「翰林院平昔自然有應制篇章,著述文集,上呈禦覽,陛下在內檢一個博學宏才的,召他進來,面試一篇,不好再作區處,何必有費聖心。」

煬帝想了一想道:「有了。」

袁寶兒問道:「是誰?」

煬帝道:「就是翰林學士虞世基的兄弟,叫作虞世南,現任秘書郎之職。此人大有才學,只因他為人不肯隨和,故此數年來,並不曾陞遷美任。今日這道詔書,須叫他來面試,必有可觀。」

隨叫了黃門去宣虞世南,立等觀文殿見駕。

不多時,黃門已將虞世南宣至。朝賀畢,煬帝道:「近日遼東高麗,恃遠不朝,朕今親往征討,先要草一道詔書,播告四方。恐翰林院草來不稱朕意,思卿才學兼優,必有妙論,故召卿來,為朕草一詔。」

虞世南道:「微臣菲才,止可寫風雲月露,何堪宣至尊德意。」

煬帝道:「不必過謙。」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