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史演義 - 109 / 325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唐史演義

第109頁 / 共325頁。

仁傑忙檄各道兵追剿,自己也督領十萬騎,倍道疾趨,到了趙州境外,不見一虜,就是各道人馬,也沒有一兵一卒到來,乃長嘆數聲,回駐趙州。

未幾,奉製為河北道安撫大使。仁傑疏請曲赦河北諸州,一無所問。幸得武氏批准,乃招撫百姓,凡經突厥驅掠等人,悉令遞還原籍。散糧施賑,修驛通師,自食蔬糲,嚴禁部兵侵擾百姓,河北復安。


  

閻知微由突厥縱還,武氏命磔死天津橋,夷他三族。蹋歌之樂何如?乃制令各道班師,並召還仁傑,改授內史。武氏復得改憂為喜,行樂深宮。事有湊巧,那吐蕃將贊婆弓仁,俱率部眾來降。

武氏大喜,忙令羽林軍飛騎往迎。原來吐蕃自欽陵為相,威行四方,欽陵居中秉政,子弟出握兵權,內外相維,強盛了二十餘年。回應二十八回。武氏臨朝,曾屢次發兵往討,迄無成功。

惟長壽元年,由西州都督唐休璟,及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等,破吐蕃兵,奪還龜茲於闐疏勒碎葉四鎮,仍置安西都護府,發兵駐守。欽陵又常入寇,與守兵相爭,互有勝負。萬歲通天元年,又遣使求和,請罷安西四鎮戍兵,並乞分突厥十姓地。當由武氏派通泉尉郭元振,與議和約。

元振索還吐谷渾諸部,及青海故地,方得與突厥五姓相易。欽陵不從,彼此相持不決,幾成懸案。會吐蕃贊普器弩悉弄,年已濅長,因患欽陵擅權,密與大臣論岩等,謀除欽陵。可巧欽陵外出,器弩悉弄託詞遊獵,號召兵士,掩捕欽陵親黨,得二千餘人,一併殺死。

又遣使召還欽陵兄弟,欽陵聞變,抗命不受。器弩悉弄自引兵往討,欽陵兵潰自殺。欽陵弟贊婆,素守東方,欽陵子弓仁,曾統轄吐谷渾七千餘帳,至是同來款塞,情願投誠。既得中使禮迎,遂歡天喜地的入朝晉謁。

武氏面授贊婆為輔國大將軍,兼歸德郡王,弓仁為左羽林大將軍,兼安國公,皆賜鐵券。贊婆願為中國戍邊,乃更授右衛大將軍,令即率部眾戍河源谷。才經年餘,贊婆病死,追贈安西大都護,另遣御史大夫魏元忠,為隴右諸軍大總管,率同隴右大使唐休璟,嚴備吐蕃。適值吐蕃將麹莽布支,入寇涼州,休璟邀擊洪源谷,披甲陷陣,六戰皆克,斬首二千級,莽布支遁去,休璟凱旋。

還有一種可喜的事情,也是同時奏報。先是契丹降將李楷固駱務整,由狄仁傑解送東都,廷臣以連番出兵,將士多為二人所傷,擬處置極刑,以慰冤魂。武氏卻也躊躇,命將二人系獄待決。應前回。

會召仁傑還朝,問及二人處置。仁傑奏道:「楷固務整,驍勇絶倫,他能為契丹儘力,也必能為我效忠,但請加恩撫馭,不患不轉為我用。」武氏乃命將二人赦罪。仁傑復請給官階,因再加楷固為左玉鈐衛大將軍,務整為右武威衛大將軍,令出剿契丹餘黨。

二將同往朔漠,捕得餘黨多人,還都獻俘。武氏受俘含樞殿,改元久視,擢兩人為大將軍,且封楷固為燕國公,賜姓武氏。大集群臣,入殿賜宴。武氏親舉觴賜仁傑道:「事出卿力,卿可盡此一觴。」仁傑受飲畢,且奏道:「這是陛下威靈,將帥儘力,臣有何功可言?」武氏嘉他謙讓,欲加厚賜,仁傑固辭,才算罷議。吐蕃契丹事,皆隨突厥事帶敘,此即屬辭比事之法。

但是仁傑入相,也非全出武氏明鑒,追溯由來,實是納言婁師德所薦引,仁傑未曾知曉。自與師德同列朝班,嘗擠令出外,因此師德出討契丹,事平歸來,見前回。即外調為隴右諸軍大使,管領屯田事宜,繼復調任并州長史,兼天兵道大總管。仁傑有時入商政務,武氏頗稱師德知人,仁傑獨奏道:「臣嘗與他同僚,未嘗聞他知人呢。」賢如狄梁公,尚不能無私意。武氏微笑道:「朕得用卿,實由師德推薦。師德能薦卿,難道不得為知人麼?」仁傑不覺懷慚,及退,語同列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今日才得知覺,未免愧對婁公呢。」嗣是仁傑記在心中,仍欲引與共事。


  

偏師德年已七十,竟病歿會州。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人。身長八尺,方口博唇,生平與人無爭,遇事輒讓。嘗因弟出守代州,教他耐事,弟謂:「遇人唾面,由自己舐干,總好算是忍耐。」師德道:「唾面須待自干,若必欲拭淨,尚是違拂人意呢。」時人聞言,皆服他器量。師德自高宗上元初年間,入任監察御史,至武氏聖歷二年乃歿,相距幾三十年,這三十年間,大獄屢興,羅織不絶,獨師德與世無忤,從未殃及。出為將,入為相,以功名終身,這就是他器宇深沈的好處。

唾面自乾之言,正適用於當日,否則亦未免有誤。相傳袁天綱子客師,傳習父業,相術亦多奇中。嘗與友渡江,登舟後,偏視舟中諸人,鼻下皆有黑氣,擬挈友返岸,忽見一偉丈夫神色高朗,負擔前來,便即登船,因私語同伴道:「貴人在此,我輩可無憂了。」及舟至中流,風濤迭起,終得達岸。

客師問偉丈夫姓名,答稱「婁師德」三字。這時候的婁師德,尚未貴顯,客師已目為貴人,照此看來,人生安危,關係命相,亦未可知。述及軼聞,無非因師德為當時賢相,故不憚煩詞。

師德死後,得追贈幽州都督,予謚曰貞,這且按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