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五虎平西 - 100 / 165
古典小說類 / 不題撰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五虎平西

第100頁 / 共165頁。

時交二鼓,崔爺揖別回行進書去了。獨有包公回房,坐對銀燈,想來武曲星如此光亮,狄青實然未死。倘若他未死,前日人殮的屍骸,難道頂替的?猜思一會,說道:「稀奇異怪,莫不是龐洪又來算賬,這英雄故用此金蟬脫殼之計,在着幽處埋藏了?狄青縱然未死的,有人仗義頂替,那裡有容顏如此相像的?我也判了多少奇難事,單有此事推猜不出,思想不出。也罷,但願早早訪出,全不費力,這就妙了。

又想來這天王廟近游龍驛中不遠,正在東南方上,前時四虎弟兄皆說在此守柩,活人伴死人,豈有伴到對年的?事有可疑,且待明日往天王廟暗暗細察便了,倘若對問四將,還防惹他起疑,反把狄青藏過,就懼事了。本官有個道理,總要暗暗密訪,方為妙算。」是夜休題。


  

到來日上朝已畢,用過早膳。包爺吩咐打道出行,不乘大轎,騎了高頭駿馬,只帶了四對排軍,靠緊相隨。夜靜更深,只作出城外巡查,直向東南路上行了九十餘裡。眾排軍不知其故,且人馬並無一刻停留。

天色已晚,排軍點起燈籠火把,並且一路原要查問,倘有奸究不良,即要帶路一程,擔捺到得游龍驛,已是二更時候。但見郊衢寂靜,少有人聲。此時明月當空,天燈明朗,只聞四壁蟲聲,音鳴不斷。此刻包爺住馬,開言吩咐:「張龍,快馬上前邀道驛中。”

張龍即到驛門,舉手連連打叩。驛丞尚未安眠,驛子早已貪睡,王正一聞敲門響亮,連忙抽身開了驛門。驛子喝過才醒覺,心下大驚起來,閃避不及,包爺已到。雙膝跪下,戰戰心寒,說:「大老爺,小人驛子叩頭遲慢了,罪該萬死。」包爺說:「不罪你,起來罷。」驛丞跑上前迎接,驛子快些拿茶來吃。王驛丞上前迎接包爺至庭前,請大老爺下馬坐下,連忙跪下叩頭,說:「卑職游龍驛王正叩見包大人。不知大人到來,有失遠迎,望祈恕罪。」包爺說:「驛丞請起。」驛丞叩首起來,侍立一邊,包爺說:「驛丞,本官只為巡查至此,夜已深了,借你驛中暫歇一宿。明日回去。」王驛丞說:「包大人,只是地居污穢,屈讀大老爺的。」包公說:“這也不妨。」

此時王正不知包爺匆忙到來何事,但見他坐下獃獃氣象,默默思量,兩邊排開八個無情大漢。驛丞當下猜思不出,狐疑不定,又不敢開言動問,暗暗思來,如此其中定有原故。此刻驛子送香茗上前,包爺吃畢。又囑咐驛子備辦酒席來,款待大人。

這包爺是個仁人君子,體諒前官。聽了驛丞吩咐辦酒席,便說:「驛丞,本官並不貪酒的,不必備酒了,況且你為這官,沒有大財的。有夜膳備些,與了八家人用罷。」驛丞說:「足見大人體恤小官,但是大人一日趕路到此,勞動肚饑了。」仍吩咐驛于往廚房安排酒膳去了。此時包爺又問王驛丞:「想你這個官,原是沒趣麼?」王正說:「包大人啊,實是沒有趣的。」包爺說:「如今有趣了。」驛丞說:「大老爺何出此言?」包爺說:「驛丞,如今有大官做,豈不是有趣的。」王正聞包公半吞半吐之言,十分狐疑不定,忙說:「“卑職何德何能,焉敢妄想。」包爺冷笑,看看驛丞說:「你在龐府十幾年了,國丈提拔你,做此官幾年了?」王正說:「大人,做官有五年了。」包爺說:「王驛丞,你與太師辦事得力。」不知包公試探驛丞如何,正是:

勞忙為國忠臣志,角猾欺君奸佞心。

第六十七回  忠誠直告王正原謀 代主分懮包爺密訪

詩曰:

遼兵犯界甚猖狂,退敵無人為邊疆。

包丞勞忙原為國,星霜夜月訪忠良。

當下包爺說聲:「驛丞,你與太師辦事,果然能幹無差,所以太師心內喜歡於你,明日不高升為府,定然為道了。目下雖然做這窮官,不日就有苦盡甜來的。”王正聽了,心中着急,不知他何故說此話來盤詰,即忙上前,打拱說:「包大人,此官原是國丈提攜我做的,實乃無能。焉敢妄想加陞官爵的!」這包公原是機密訪尋狄青,一心又疑着龐洪要王正串同謀害於他,故用許多撲風捉影之言來引賺王驛丞。


  
又冷笑說:「王正,你家太師要害狄千歲,已曾有書來往,要你害了狄千歲,升你官職,但別人由你瞞過,本官你斷難瞞得的。快些直說明白來。」王驛丞聽了,暗暗着驚,此話說來有音,但不是我害千歲的,何畏懼這包龍圖多言盤潔?便叫聲:「大老爺,你休得多言,太師何曾有書到此?卑職焉能把千歲陷害?果無此事,大人不必多疑。」包爺喝聲:「胡說,已有冤魂,來到烏台告狀,說你聽了太師之言,將他暗地弄死。

所以本官前來問你,尚敢抵賴麼?」

王正聽罷,一想:豈有此理。太師書來,要害他身亡。我想他是大宋功臣,與我無仇無冤,不忍傷他性命。情願掛冠逃走,此乃下官一片好心腸。

他自家急病身亡,與我何干?因何他反在包公跟前,告我同謀害他。想來真是好人難做的。包公見他如此沉吟,便說:「驛丞,本官勸你老實招來罷。」王正說:「大老爺真乃天冤地屈的。

前時千歲有疾病時,忽然說身體不安。卑職就日請醫官來診脈。便說不識此症,難以定奪。後至張將軍趕來時,還是講說得出話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