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在這些情況下,家宅分散、村落根小,是普遍的規則——沒有集中的村莊或城市。當時確已出現的少數城鎮是沿主要水路作為貿易中心發展起來的。位於擔負南北交通的第聶伯河沿岸的基輔和地處控制東西貿易的伊爾門湖畔的諾夫哥羅德的情況就是如此。正是長途貿易為公元
9世紀發展起來的第一個俄羅斯國家提供了基礎。
基輔是這國家的中心,但這國家仍是水路沿岸各公國的一個鬆散的聯盟。基輔本身由於坐落在森林區和大草原的交界處,極易受侵犯。因而,它不得不為了生存而對遊牧騎兵進行不斷的鬥爭。某些強大的基輔統治者時常能對南抵黑海、西達多淄河的地區宣稱自己的權力。
但是,這一力量的顯示是短暫的;俄羅斯殖民者無法移居到基輔以南和以東
150哩外的地方,因為遊牧民侵略的威脅就象達摩克勒斯劍懸掛在他們頭上。
1237年,劍降臨了;蒙古人象橫掃大半個歐亞大陸那樣掃蕩了俄羅斯地區。蒙古人入侵前,基輔被當時的旅行者描繪成是一座有豪華的宮殿、
8個市場和
400所教堂——包括聖索菲她大教堂——的宏偉的大都會。然而,入侵
8年後,當方濟各會修士喬安尼斯·迪·普蘭諾·卡皮尼在去蒙古首都的途中經過基輔時,發現這座昔日的首都只有
2O
0所住宅,都城四周屍橫遍野。
蒙古人繼續將其毀滅性的侵略推入中歐,推抵意大利和法國的大門口。然後,他們自動撤退,僅保留了歐洲的俄羅斯地區。他們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龐大帝國沒有作為一個統一體而長久地倖存。它分裂成地區性的幾部分,其中所謂的金帳汗國包括了俄羅斯地區。
金帳汗國的首都,亦即其後兩世紀的俄國首都,是位於今史達林格勒附近的薩萊。如此,森林和大草原之間的古老鬥爭隨着大草原及其遊牧民族的勝利而決定性地解決了。
俄羅斯人這時交出他們在大草原的一些小飛地,撤回到森林深處。在那裡,他們只要承認可汗的宗主權、每年向可汗納貢,就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漸漸地,俄羅斯人恢復了自己的力量,發展起一個新的民族中心——坐落在遠離危險的大草原的森林區深處的莫斯科公園。莫斯科除了較不易為遊牧民所接近外,還具有其他有利條件。
它位於從第聶伯河通往東北地區的兩條交通要道的交叉處。由於流向不同方向的許多大河流經莫斯科地區時相互也最接近,莫斯科能通過內陸水系得益。公園還享有它的一系列統治者愛和平、尚儉樸、工心計的有利條件。這些統治者耐心而無情地增加他們的領地,直到莫斯科成為新的民族核心。
14世紀開始時,公國的面積大約為
500平方哩,而到
15世紀中葉時,已增長到
15,
000平方哩。一個世紀後,即伊凡雷帝統治期間
ID33-1584年在位,所有俄羅斯公園都已納入莫斯科的統治之下。
「俄羅斯士地的增長」完全改變了俄羅斯人和蒙古人即當時更通常地所稱的韃靼人之間的均勢。原先,韃靼人獲勝是因為他們與充滿鬥爭的基輔國家迥然相異,內部團結一致,而且還擁有行動快速的騎兵部隊,軍事上更先進。然而,到
16世紀時,俄羅斯人統一在莫斯科之下,而金帳汗國除去在烏拉爾山脈東面的西伯利亞韃靼人的汗國外,還分裂為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克里米亞汗國這三個敵對的國家。此外,俄羅斯人的軍事技術也正向前發展,因為他們能從西歐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尤其是火槍和火炮方面的巨大進步中得益。
1552年,當伊凡進攻喀山的韃靼人時,他在火炮方面的優勢加之一名丹麥技師在監督用地雷炸燬喀山要塞圍牆時所提供的幫助,證明是決定性的。地雷爆炸以後,俄羅斯人成功地迅速攻佔要塞,然後佔領整個喀山汗國。他們順窩瓦河而下,掃蕩流域地區,于
1556年輕易地攻克阿斯特拉罕。為了鞏固佔領地,俄羅斯人沒窩瓦河岸修築一系列設防據點,一直修築到位於阿斯特拉罕的窩瓦河河口處。
於是,俄羅斯人成為巨大的窩瓦河流域的主人,抵達南面的裏海和東面的烏拉爾山脈。
這時,俄羅斯人向窩瓦河和烏拉爾山脈的那邊進行無限擴張的路敞開了。有些新地區是以武力贏得的,西伯利亞的情況就是如此。這種類型的擴張將在後面兩節中予以論述。還有一些地區則是按照歐洲人向美洲印第安人購買曼哈頓島以及俄亥俄河和其他大河流域的大片土地的方式、通過與土著首領的個人交易獲得的。
俄國著名作家塞吉·阿克薩科夫在其回憶錄《一個俄國紳士》中生動地描寫了這種方式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