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109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清史演義

第109頁 / 共330頁。

訥親、張廣泗二人,處罪從同,而罪狀不同。廣泗信漢奸,比匪人,輕視訥親,積不相容,固有難逭之罪,然金川艱險,戰碉林立,非廣泗之出兵搗毀,則傅恆分路深入之計,恐亦未能驟行。且廣泗逮還,高宗親訊,以其抗辯而殺之,尤為失當。廣泗有罪,理屈詞窮,殺之可也,乃廣泗尚有可辨之處,而高宗不問曲直,立置重刑,刑戮任情,得毋太過!況廣泗有平苗之大功,尤應曲為赦宥乎?傅恆一出,叛酋乞降,雖由間諜之被誅,然其時金川精鋭,已皆傷亡於張廣泗之手,廣泗不幸而沖其堅,傅恆特幸而乘其敝耳。莎羅奔舊隷岳鍾琪麾下,至此亦由鍾琪輕騎往撫,始悔罪投誠,是則金川之平,功亦多出岳鍾琪,傅恆因人成事,得沐榮封,兼邀諸葛、汾陽之譽,寧能無愧?意者其殆由虢姨承寵,特別恩歟?本回敘金川戰事,實隱指高宗刑賞之失宜。至良爾吉蔑兄盜嫂,阿扣背夫淫叔,不過作為渲染詞料,然其後授首軍前,揭竿示眾,亦可見天道禍淫之報,于世道人心,不無裨益雲。

第三十六回  禦駕南巡名園駐蹕 王師西討叛酋遭擒


  

卻說孝賢后崩逝後,已是小祥,乾隆帝至梓宮前親奠一回。奠畢,慈寧宮傳到懿旨,宣召乾隆帝進宮。到太后前請過了安,太后道:「現在皇后去世,已滿一年,六宮不可無主,須選立一人方好。」乾隆帝嘿然不答。其將誰語?太后道:「宮內妃嬪,哪一個最稱你意?」乾隆帝道:「妃嬪雖多,沒一個能及富察,奈何?」富察二字,含糊得妙。太后道:「我看嫻貴妃那拉氏,人頗端淑,不妨升她為後。」乾隆帝沈吟半晌,便道:「但憑聖母主裁!」太后道:「這也要你自己願意。」乾隆帝平日頗盡孝道,至此也不欲違逆母命,沒奈何答了一個「願」字。退出慈寧宮,又輾轉思想了一番,想什麼?乃于次日下旨,冊封嫻妃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那拉氏不即立後,乾隆帝之意可知。直到孝賢皇后二周年,尚未冊立正宮,經太后再三催促,方立那拉氏為皇后。參商之兆,已萌于此。此時鄂爾泰已死,張廷玉亦因老乞歸,鄂、張二人,本受世宗遺旨,身後俱得配享太廟,嗣因鄂、張各存黨見,朝官依附門戶,互相攻訐,事為乾隆帝所聞,心滋不悅。廷玉乞歸時,又堅請身後配享,觸忤龍顏,嚴旨詰責,追繳恩賜物件,革去伯爵,並不令配享。硬要做滿族奴才,致觸主怒,何苦何苦!廷玉驚慌得了不得,後來一病身亡,總算乾隆帝優待老成,仍令配享太廟,廷玉好瞑目了。這是後話。

乾隆帝因宮廷中事,都未愜意,不免煩惱,便想到別處閒游,借作排遣。十五年春季,奉了皇太后,巡幸五台山,秋季又奉皇太后臨幸嵩岳,兩處遊玩,仍不見有什麼消遣的地方。他想外省的景緻,還不及一圓明園,就時常到圓明園散悶,這日,在園中閒逛,起初是天氣陰沈,不甚覺得炎熱,到了午後,雲開見日,遍地陽光,掌蓋的忘攜禦蓋,被乾隆帝大加申斥,忽隨從中有人說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乾隆帝便問道:「誰人說話?」那人便跪倒磕頭。乾隆帝見他唇紅齒白,是一個美貌的少年,隨問道:「你是何人?」那人稟道:「奴才名和珅,是滿洲官學生,現蒙恩充當鑾儀衛差役,恭奉禦輿。」乾隆帝道:「你是官學生,充這舁輿的差使,未免委屈,朕拔你充個別樣差使,可好麼?」和珅感激的了不得,便磕了九聲響頭,朗聲道:「謝萬歲萬萬歲天恩!」和珅初蒙主知,已極意貢諛,望而知為妄臣。乾隆帝便令他跟住身後,有問必答,句句稱旨,引得龍心大開,回到宮中,竟命他作宮中總管。這和珅驟膺寵眷,打疊精神,伺候顏色,乾隆帝想著什麼,不待聖旨下頒,他已暗中覺察,十成中總管八九成,因此愈加寵任,乾隆帝竟日夜少他不得,後人說他是彌子瑕一流人物,小子無從搜得確據,不敢妄說。


  
只乾隆帝素愛冶遊,得了和珅以後,越加先意承志,說起南邊風景,很是繁華。乾隆帝道:「朕亦想去游幸一次,只慮南北迢遙,要勞動宮民,花費許多金錢,所以未決。」和珅道:「聖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並沒有多少怨咨,反都稱頌聖祖功德。古來聖君,莫如堯舜。《尚書·舜典》上,也說五載一巡狩,可見巡幸是古今盛典,先聖後聖,道本同揆,難道當今萬歲,反行不得麼?況且國庫充盈,海內殷富,就使費了些金銀,亦屬何妨。」乾隆帝生平,最喜倣傚聖祖,又最喜學着堯舜,聽了和珅一番言語,正中下懷,自來英主多願愛民,後來亦多被小人導壞,漢武、唐玄與清高宗皆此類也。便道:「你真是朕的知己!」遂降旨預備南巡。和珅討差,督造龍舟,建得窮工奇巧,備極奢華,把康、雍兩朝省下的庫儲,任情揮霍,好象用水一般;和珅從中得了數十萬好處,乾隆帝還獎他辦事幹練,升他做了侍郎。這叫做陞官發財。和珅復飛咨各省督撫,趕修行宮,督撫連忙募工修築,又把水陸各道,一律疏通,準備巡幸。乾隆十六年春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啟鑾,宮中挑選了幾個妃嬪,作為陪侍,皇后獨沒福隨游,伉儷之情可想。外面除留守人等,盡令扈從,儀仗車馬,說不勝說,數不勝數。開路先鋒,便是新任侍郎和珅,禦駕所經,督撫以下,盡行跪接,一切供奉,統由和珅監視。和珅說好,乾隆帝定也說好,和珅說不好,乾隆帝定也說不好。督撫大員,都乞和珅代為周旋,因此私下饋遺,以千萬計。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