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上 - 148 / 489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上

第148頁 / 共489頁。

 大小:

 第148頁

朗讀:

壬子,詔:「自今文武官特奉制旨,專有處分,即為躬親被受,犯者以違制論。自餘例受詔敕,概行條約,非有指定刑名者,各論如律,無本條者,從違制失斷。」先是違制之法,無故失率坐徒二年;翰林學士、知審刑院王曾建議,乃降是詔。未幾,有犯者,曾斷以違制失,帝不懌,曰:「如是,無復有違制者。」曾曰:「天下至廣,豈人人盡知制書!儻如陛下言,亦無復有失者。」帝然之。自是決徒者差減,帝嘗稱其協中。嘗晚坐承明殿,召對久之,既退,使謁者諭曰:「向思卿甚,故不及禦朝服。」其見禮如此。

癸丑,詔:「在京諸軍選江淮鰼水卒,于金明池試戰棹,立為水虎翼軍,置營池側,其江、浙、淮南諸州亦令準取選卒置營。」初,太祖立神衛水軍,及江、淮平,不復舉。帝以兵備不可廢,故復置。


  

乙卯,遼封皇子宗訓為大內特哩袞。

丁巳,文武群臣上表請駕幸亳州,謁太清宮。

八月,庚申朔,詔:「以來春親謁亳州太清宮,先於東京置壇,回日恭謝天地,如南郊之制。」

辛酉,以參知政事丁謂為奉祀經度制置使,翰林學士陳彭年副之,謂仍判亳州,增置官屬,如汾陰之制。

己巳,以起居舍人陳堯咨為工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長安多仕族子弟,恃廕縱橫,二千石鮮能治之。堯咨至,子弟亡賴者皆惕息;然用刑過酷,議者病其殘忍。

庚午,詔加上真元皇帝號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改起居院詳定所為禮儀院,以兵部侍郎趙安仁、翰林學士陳彭年同知院事。

壬申,樞密使王欽若等上《新編修君臣事蹟》一千卷,帝親制序,賜名《冊府元龜》,編修官並加賞賚。

丁丑,參知政事丁謂上《新修祀汾陰記》五十捲。

九月,乙卯,以翰林學士晁迥等為遼主生辰使。帝謂輔臣曰:「向者東封西祀,皆遣使馳書告契丹。今謁太清宮,密邇京師,重於遣使,就令迥等以此意告之可也。」使還,有言迥與遼人勸酬戲謔,道醉而乘車,皆可罪,帝曰:「此雖無害,然出使絶域,遠人觀望,一不中度,要為失體。」王旦曰:「遠使貴謹重,飲酒不當過量。」帝然之。

冬,十月,辛酉,祔元德皇后于太宗室。

乙丑,河北轉運使李士衡貢助奉祀絲綿縑帛各二十萬,詔獎之。

遼主駐長濼。

丙寅,詳袞張瑪囉獻女真人知高麗事者,遼主問之,對曰:「臣三年前為高麗所擄,為郎官,故知之。自開京車馬行七日,有大砦,廣如開京,旁州珍異皆積于此。勝、羅等州之南,亦有二大砦,所積如之。若大軍行,由前路取哈期罕女真北,直渡鴨綠江,並大河而上,至郭州與大路會,高麗可取也。」遼主以高麗不歸六州地,欲伐之,頗采其言。

丁卯,三司借內藏庫錢帛五十萬,以備奉祀賞給。

癸酉,謁玉清昭應宮。

甲戌,命直集賢院石中立等修車駕所過圖經,以備顧問。中立,熙載子也。

龍圖閣待制孫奭上疏言:「陛下封泰山,祀汾陰,躬謁陵寢,今又將祀太清宮。外議籍籍,以為陛下事事慕效唐明皇,豈以明皇為令德之主邪?明皇禍敗之跡,非獨臣能知之,近臣不言者,此懷奸以事陛下也。明皇之無道,亦無敢言者,及奔至馬嵬,軍士已誅楊國忠,乃詔諭以識理不明,寄任失所。當時雖有罪己之言,覺悟已晚,何所及也?臣願陛下早自覺悟,抑損虛華,斥遠邪佞,罷興土木,不襲危亂之跡,無為明皇不及之悔。」帝以為:「封泰山,祀汾陰,上陵,祀老子,非始於明皇,《開元禮》今世所循用,不可以天寶之亂舉謂為非也。秦為無道甚矣,今官名、詔令、郡縣猶襲秦舊,豈以人而廢言乎!」作《解疑論》以示群臣。然知奭樸忠,雖其言切直,容之弗斥也。

十一月,甲午,遼主錄囚。

遼耶律華格之西討也,歸路由拜實喇,遇阿薩蘭回鶻,掠之。都監珠哩從後至,謂華格曰:「君誤矣,此部實效順者。」華格悉還所俘,諸蕃由此不附。及還,遼主使按其罪。癸丑,削其豳王爵,以侍中遙領大同節度使,尋卒。

甲寅,丁謂自亳州來朝,獻芝草三萬七千餘本。

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甲子,遼北院大王耶律世良為北院樞密使,以宰臣劉晟監修國史,蕭孝穆為西北路招討使。

丙寅,以兵部尚書寇準權東京留守。

辛未,內出丁謂所貢芝草列文德殿庭,宣示百官,從寇準請也。


  
壬申,酌獻天書於朝元殿,遂告玉清昭應宮及太廟。

乙亥,幸開寶寺、上清宮。己卯,幸太一宮。

兵部郎中、龍圖閣待制孫奭,自言父年八十二,家居鄆州,求典近郡以便侍養,癸未,命知密州。奭請扈從還赴任,從之。

是歲,遼放進士鮮于茂昭等六人。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

春,正月,己丑,遼主錄囚。

準布部長烏巴朝于遼,封為王。

甲午,高陽關言副都部署英州防禦使楊延昭卒。延昭即延朗,智勇善戰,所得俸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性質素,出入騎從如小校。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克捷推功于下,故人樂為用。在邊二十餘年,遼人憚之,目曰楊六郎。訃聞,帝嗟悼,遣中使護喪而歸,河朔人多望柩而泣。官其三子。

乙未,遼主如渾河。

丁酉,女真、鐵驪遣使貢于遼。

壬寅,車駕奉天書發京師。

丙午,至奉元宮,齋于迎禧殿。判亳州丁謂獻白鹿一,靈芝九萬五千本。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