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下 - 272 / 327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續資治通鑑 下

第272頁 / 共327頁。

再成敗歸,謂天祐陷沒,俄又報官軍入滁,遣使來招降,子興益恐,召元璋與謀。元璋乃呼使者入,叱令膝行見子興,眾皆欲殺之,元璋曰:「殺之,是速其來也。不如恐以大言,縱使去,彼必憚我,不敢進。」子興從之,急屬元璋率兵往,仍規取和陽,至則天祐已據城矣,乃入,撫定其民。子興於是命元璋總和陽兵。時諸將多子興部曲,未肯屈服,獨湯和奉命唯謹,李善長委曲調護之。諸將多殺掠,城中夫婦不相保,元璋惻然,召諸將謂曰:「諸君自滁來,多掠人妻女。軍中無紀律,何以安眾!凡所得婦女,悉還之!」於是各相攜而去,民大悅。

閏月,壬寅,以各衛軍屯田京畿,人給鈔五錠,以是日入役,日支鈔二兩五錢,仍給牛種、農器,命司農司令本管萬戶督其勤惰。


  

二月,乙未,劉福通等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至,立為皇帝,又號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建元龍鳳。以其母楊氏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羅文素、劉福通為平章,劉六知樞密院事。撤鹿邑縣太清宮材建宮闕。遵道等各遣子入侍。遵道本國子生,嘗上書於知樞密院事滿濟勒噶台,請開武舉以收天下智謀勇力之士,滿濟勒噶台以遵道補本院掾史。遵道知不能行其策,乃棄去,適潁州,為紅軍舉首,至是遂相小明王。

戊辰,命太傅、御史大夫旺嘉努為中書右丞相,中書平章政事定珠為左丞相。

壬申,立淮東等處宣慰使都元帥府于天長縣,統濠、泗義兵萬戶府並洪澤等處義兵,聽富民願出丁壯義兵五千人者為萬戶,五百名者千戶,一百名者百戶,仍降宣敕牌面。

是月,命刑部尚書董銓等與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和尼齊專任征討之務,便宜從事;遣使先降曲赦,諭以禍福,如能出降,釋其本罪,執迷不悛,剋日進討。

三月,癸巳,徐壽輝兵破襄陽。

甲午,命旺嘉努攝太尉,持節授皇太子玉冊,錫以冕服九旒,祗謁太廟。

托克托既命移伊集納路,台臣猶以謫輕,疏列其兄弟之罪;辛丑,詔流托克托于雲南大理宣慰司鎮西路,流額森特穆爾于四川碉門,托克托長子哈喇章肅州安置,次子三寶努蘭州安置,家產簿錄入官。

是春,蘇州雨血。

官軍十萬攻和州,朱元璋以萬人距守,間出奇兵擊之,官軍數敗,多死者,乃解去,城中復乏糧。時太子圖沁及樞密副使弁珠瑪、民兵元帥陳埜先,各遣兵分屯新塘、高望、青山、鷄籠山,道梗不通,元璋率兵擊走之。

濠州舊帥孫德崖亦乏糧,率所部就食和州。郭子興故與德崖有隙,聞之怒,自滁州來和。德崖聞子興至,即欲他往,其軍先發,德崖後。元璋送其軍出城,行二十里,忽城中走報,滁軍與德崖鬥,德崖為子興所執。元璋大驚,亟呼耿炳文、吳楨,策騎欲還。德崖軍先發在道者忿恨,擁元璋行數里,遇德崖弟,欲加害,有張某者力止之。子興聞元璋被執,如失左右手,亟遣徐達往代,張復諭其眾歸元璋。於是子興亦釋德崖去,即而達亦脫歸。

子興勇悍善戰,而性悻直,不能容物,以德崖故,飲恨而終。子興既卒,眾推其長子天敘為元帥,而德崖以宿將欲代統其軍,天敘恐不能制,乃以書邀朱元璋為己助。

夏,四月,壬戌,中書省臣言:「江南因盜賊阻隔,所在闕官,宜遣人與各省及行台官以廣東、廣西、海北、海南三品以下通行遷調,五品以下先行照會之任,江浙行省三年一次遷調,福建等處闕官亦依前例。」從之。

癸酉,以中書左丞相定珠為右丞相,平章政事哈瑪爾為左丞相,太子詹事僧格實哩為平章政事,舒蘇為御史大夫。於是國家大柄,盡歸於哈瑪爾兄弟矣。

懷遠人常遇春,剛毅多智勇,膂力絶人,年二十三,為群盜劉聚所得,遇春察其多抄掠,無遠圖,聞和州恩威日着,兵行有律,獨率十餘人歸附,請為先鋒。元璋曰:「爾饑,故來歸耳。且有故主在,吾安得奪之!」遇春頓首泣曰:「劉聚盜耳,無能為也。倘得效力賢者,雖死猶生。」元璋曰:「能相從渡江乎?取太平後屬我,未晚也。」

是月,帝如上都。


  
詔翰林待制烏訥爾、集賢待制孫捴招安高郵張士誠,仍賫宣命、印信、牌面,與鎮南王博囉布哈及淮南行省廉訪司等官商議給付之。

御史台劾奏中書左丞呂思誠,罷之。

寧國敬亭、麻姑、華陽諸山崩。

五月,壬辰,復襄陽路。詔削台哈布哈官爵。

台哈布哈以軍乏糧之故,遂驕蹇不遵朝廷命令,軍士往往剽掠為民患。監察御史額特呼圖等劾其慢功虐民,乃削其官爵,仍俾率領和碩袞從征,命四川行省平章達實巴圖爾總領其軍。

庚戌,倪文俊自沔陽復破中興路,元帥多爾濟巴勒死之。

亳州遣人招和陽諸將,諸將惟張天祐往,尋自亳歸,賫杜遵道檄,授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右副元帥,朱元璋左副元帥。元璋初欲不受,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邪!」已而諸將議藉為聲援,遂從之,紀年稱龍鳳,然事皆不稟其節制。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