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現代文學史 - 9 / 31
文學史類 / 網路 / 本書目錄
  

中國現代文學史

第9頁 / 共31頁。

 大小:

 第9頁

朗讀:

魯迅雜文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一、形象性 1、善於以比喻和具體生動的事例,來論述抽象的道理,使說理形象化,把邏輯性和形象性和諧統一。如《拿來主義》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遺產,以人參、鴉片比喻精華、糟粕,形象的說明了對文化遺產要批判繼承。2、創造了類型形象,如叭兒狗、蚊子等類型形象,概括了社會上某一類人群的某種普遍性特徵,用比喻、白描等方法創造出來,簡練傳神。類型形象具有典型力量。 二、抒情性 魯迅強調作家應當有分明的是非和熱烈的愛憎,像《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情文並茂,情感濃烈。 三、諷刺 把社會上公然的、常見的、不以為奇的,但卻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練、誇張予以辛辣的諷刺。四、文體 雜文文體多樣,有抒情散文、敘事散文等。其風格也多姿多彩。結構嚴謹論證嚴密;三言兩語,尖鋭鋒利。但多樣而又統一,作為魯迅雜文主要風格的,是切實鋒利,精練潑辣,似匕首投槍。

五、語言 語言鮮明生動、機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好用反語,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滿幽默感。


  

簡析《故事新編》中的古人形象

小說塑造了各類古人形象: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英雄形象,如《補天》中的女媧,《奔月》中的后羿。2、歷史是上「中國的脊樑」,如《理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子。3、復仇英雄形象,如《鑄劍》中的復仇英雄眉間尺和宴之敖。4、諷刺性的人物,如《出關》的老子,《起死》中莊子。

簡析《故事新編》的藝術特點

1、「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獻可考,但又不受文獻束縛,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想象和虛構。如《鑄劍》原文獻只簡略記敘復仇故事,魯迅則着重於性格刻畫,這是出自作家在文獻基礎上的想象和加工,從而創造了一個有性格發展過程的真實豐滿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復仇者形象。2、《故事新編》的創作方法,有現實主義、也有浪漫主義。如《鑄劍》是一浪漫主義之作,其中雖有現實主義的描寫,但作為主要傾向的,是以豐富的想象,離奇的情節等手法,塑造了眉間尺和宴之敖兩個復仇者形象。3、古今交融的藝術特色。以古人古事為情節為主,但也摻進了一部分現代生活內容。如《補天》中女媧腿間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學者等。這些現實生活內容,暴露和諷刺了現實的種種黑暗面,增強了作品的戰鬥性。作者還常使這些人物說些現代語,如「時裝表演」、「莎士比亞」等。

簡析《野草》的思想內容

一、《野草》的較多篇章,雖然流露出徬徨、苦悶等情緒,但着重表現的是黑暗重壓下的戰鬥、追求、犧牲精神。如《秋夜》中棗樹的韌性戰鬥精神,正是魯迅精神的富有詩意的形象表現。《這樣的戰士》中戰鬥顯得英勇而悲愴。戰士面對「無物之陣」這樣的「絶望的抗戰」反映了魯迅的思想矛盾,也更體現了魯迅的清醒執着,永不停息戰斗的堅韌意志。《過客》中反映了在人生長途中戰鬥、探索的艱苦和矛盾,但不停頓地向前走,對舊社會絶無留戀的態度。二、《野草》重點在袒露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徬徨,展示了理想與現實、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絶望等痛苦而激烈的內心矛盾,更顯示了魯迅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如《影的告別》中「徬徨于陰暗之間」的迴環反覆的語句,傳達出內心鬥爭的深刻。《希望》希望與絶望的激烈矛盾。《墓碣文》自我解剖艱難痛苦。三、以辛辣的諷刺針砭圓滑的處世哲學、無聊的圍觀等病態心理以及黑暗醜惡的社會世態,或以沉痛的筆刻畫群眾的冷漠麻木。

簡析《野草》的藝術特色

1、《野草》的多數篇什在藝術上採用象徵主義的方法,以創造又物質感的形象來表現複雜的內心感受。例:人物如過客;自然景物如天空、棗樹都是象徵性形象。作品中的故事也都具有象徵性形象。2、藝術構思奇特,寫夢境的作品有9篇,創造了許多非現實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別。3、《野草》的藝術境界奇幻、神秘,但表現的是現實性的內容。4、《野草》的語言精緻形象,飽含詩情,具有音樂美、繪畫美的特點。


  

簡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思想內容:1、描敘了作者從童年到壯年時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具有傳記意義。2、勾勒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的若干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副副世態圖和風俗畫。3、貫穿全書的,是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對封建教育、道德、頑固派的批判。4、展示了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的某些歷史真實,揭示了極為深刻的歷史教訓。

藝術特色:1、十分注意人物刻畫。作者運用白描和畫眼睛的方法,創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范愛農》中的范愛農。2、文體不很一致。如《狗貓鼠》《二十四孝圖》《無常》三篇夾敘夾議,描述往事也批判現實穿插交織,有較多的雜文筆法。《藤野先生》《范愛農》重在寫人。3、融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以深沉的感情記事懷人,以白描和畫眼睛的方法刻畫人物,在往事追敘中閃耀着社會批判的鋒芒。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