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431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宋詞鑑賞

第431頁 / 共521頁。

本詞最突出的就是對比、比興。今昔物是人非的強烈對比滲透其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飄蕩無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綠的殘暴的元兵。寫作之中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層層深入,又層層翻新。有人評價說:」覊泊之懷,托諸燕子;易代之悲,托諸夜雨,深人無淺語也。

“(俞陛雲《宋詞選釋》)。


  

●清平樂  張炎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張炎詞作鑒賞

本詞見于《山中白雲詞》卷四。原是張炎贈給他的學生陸行直(又稱陸輔之)的。其時,張炎年53歲。

據《珊瑚網》卷八記載:陸行直《清平樂。重題碧梧蒼石圖》序中有「候蟲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流水漫,驚見蘆花來雁。可憐瘦損蘭成,多情因為卿卿。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一詞。詞中所言」卿卿「為當時陸之歌伎,才色皆稱。此中詞與其定稿,即本詞有較大改動。大概是在作者收入詞集時,有意為之。

原詞無非是寫一點」花情柳思「,表達出一種風流艷情,而定稿則將艷情轉向」愁情“——為國破為家亡而發的感慨致深的悲愁。

上片「候蛩」四句寫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鳴,西風的衰颯,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淨,無雁的蘆花,一幅蕭殺的「秋曉圖」。以中,人們不難觸發出一股悲憤憂愁的「共鳴」來。作者選景立意頗深:寫秋寒,不言西風呼嘯,而言候蛩淒斷;寫秋感,不半個愁字,而言蘆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現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片「暗教」四句,道出無限「秋愁」:「蘭成」,南朝梁時詩人廋信的小字,後其被北方政權所俘。「梧葉」,梧桐之葉,其最易引發秋感。白居易《長恨歌》中有「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把「秋雨梧桐」作為人世中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事來寫。而南宋詞人「溫庭筠」又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謫到明」(《更漏子》),更為梧葉增添豐厚的感情積澱。而作者言梧葉而寫「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現出孤苦潦落,刻劃人物情景入木三分。下片短短幾句,卻把上片所寫之景統統昇華、提煉成了情語,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間道不盡的悲歡離合,借梧葉之孤義表達人世的蒼滄。而最後一句「梧葉秋聲」又極具概括性和藝術性,又成為蓋世佳句。

本詞在藝術上是成功的,從選景的巧妙,從言情的深遠,都極具特色。其筆調精練,含蓄;其風韻幽雅獨特;其意境清空淡遠;其情感真切感人。正是由於這樣的造詣,張炎的「秋詞」可以與宋玉的《九辯》、歐陽修的《秋聲賦》並列。清代陳廷焯評價說:玉田工于造句,每令人拍案叫絶,如《清平樂》「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此類皆「精警無匹」。

(見《白雨齋詞話》卷二)。

●疏影·梅影  張炎

黃昏片月。

似碎陰滿地,還更清絶。

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

依稀倩女離魂處,緩步出、前村時節。

看夜深、竹外橫斜,應妒過雲明滅。

窺鏡蛾眉淡抹。


  
為容不在貌獨抱孤潔。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怕麗譙吹徹。

還驚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

張炎詞作鑒賞

梅、蘭、竹、菊,古人稱之為「四君子」。其中梅以纖塵不染,高潔雅緻為世人所稱。古人說:梅以韻勝,以格高,即說于此。古今詩詞諸家詠梅者眾,而張炎的這首詠梅詞立意深遠,其超脫了梅的形質本體,專詠梅影,其意似在韻格之外。

上片首先,「黃昏片月」,寫梅而先言片月,繼承古人詠梅傳統,即詠梅影必先寫月,以月來襯托梅影,為梅影的出現準備了條件。接下來,詞人精雕細刻,為月下梅影傳神寫照。詞人從七個方面刻畫梅影,這裡姑且稱為「梅影七筆」。曰:「清絶影」,「疑似影」,「縹緲影」,「竹外影」,「淡潔影」,「貞固影」,「玲瓏影」。

七筆連環,唯妙唯肖。初筆「似碎陰滿地,還更清絶」,寫「清絶影」。

詞人先以「碎陰」比喻梅影,進而又用「還更清絶」,以「清絶」形容梅影纖塵不染,絶頂高潔的品格。一個「清」字,道出梅的出凡脫裕。以前的詩詞名家都曾詠梅,曰:「雪魄冰魂」,「冰肌玉骨」,而這裡一個「清」字更是比「雪」、「冰」、「玉」高出一籌,且是「清」至于「絶」,更是使人產生更多馳騁想象的餘地。

次筆以「枝北」三句寫「疑似影」。梅影既至清絶,使詞頓生愛意,欲得而甘之,因而枝南枝北,環繞尋覓,及至「背燈」折取,卻又不可捉摸。「背燈」是指離開燈光。作者用「幾度」,「疑有疑無」,「背燈難折」,了了幾筆,勾畫出詞人對梅影的摯愛,及至到了難捨難分,迷離悄恍的境界,確實為神來之筆。

第三筆,「依稀倩女」幾句,寫「縹紗影」。「倩女離魂」出自唐代陳玄祐的小說《離魂詞》,言衡州張鎰之女倩娘與表兄王宙相戀,但因鎰將女另配他人,使王宙含恨離去。倩娘與王宙感情至深,聞王宙離去,神魂離殻于夜間追到王宙船上,隨其入蜀。倩娘也因而從此臥床不起。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