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435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宋詞鑑賞

第435頁 / 共521頁。

後句更表現出人之飄零、憔悴身現如同落葉也。」謾依新妝,不入洛陽花譜「。」洛陽「」新妝「皆暗牡丹,倚新妝」一語出自李的詩句「借問漢宮誰相似?可憐飛燕作新妝。」本句表面上說「紅葉」非花不能載入《洛陽牡丹記》、《群花譜》這類的花譜,實則勉勵紅葉們不要艷羡春花,隱含着作者的清高的志向和對新貴的諷刺。

「為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寫紅葉隨風飛舞落于夕照晚霞之中的飄零遭遇。紅霞雖為斷霞,無力回天,但紅葉這一光彩表明了遺民們的丹心碧血,堅貞的氣節。「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表達了紅葉雖有過綠蔭如新加坡之盛況,而如今也只能「夜窗聽暗雨」,回憶昔時的美好時光了。


  

今昔盛衰、故國興亡之感,一語道破。

全詞圍繞紅葉,扣緊題目。似寫紅葉而實非寫紅葉,其妙處在不即不離。故此詞為一詠物之佳作。陳廷焯評之「情詞兼之」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悴為工“也。

●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  張炎

夢裡瞢騰說夢華,鶯鶯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處應無鹿,漢上從來不見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響琵琶。

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

周密詞作鑒賞

周草窗即周密,張炎的好友,周密、張炎,和王沂孫、蔣捷並稱宋末四大詞家。《武林舊事》,即周密所著,成書在宋亡後,書中不僅記載南宋百餘年間都城臨安的風土人情,且記載許多歷史掌故,備述「盛衰無常,年運既往」的感慨。書中使張炎最感興趣的即是其中記載紹興二十一年十月高宗駕幸張俊府弟(張俊是張炎的六世祖,南宋初年著名的大將),張府供應高宗的禦筵成為當時的盛事。關於這段內容整整結成一卷,看前時故家盛舉,想今日愁苦流離,張炎讀後感觸倍加,遂寫下本詞。

本詞全篇圍繞臨安(今杭州)、西湖來寫。上片說臨安盛日都成夢影。起着「夢裡瞢騰」二句,引用二典。「夢華」引用《列子》黃帝夢遊華胥國的典故,「夢裡夢瞢騰說夢華」,昔日的盛景在《武林舊事》中歷歷在目,然而盛景不再,只能在夢中暢遊昔日年華。

一個「夢」字表現感慨之深,回思之痛。「鶯燕」用蘇軾「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述古令作詩》)這裡代指歌姬舞妓,說往日的歌姬舞妓都已散表走天涯。次二句「蕉中覆處」,也引用二典。「蕉無鹿」。

出自《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直中覆處應無鹿」言舊歡難再,舊況難現,如同蕉中尋鹿。

「漢上花」用《韓詩外傳》典,據載周人鄭交甫在漢上遇二神女與之交談,其言甚歡後神女解佩贈珠而去。鄭喜不自禁,不料剛走數步,珠不見了,二女也不見蹤影。「漢上從來不見花」與上句意同,指漢上本來無花。此二句對偶工整、意理深含,不管「蕉下無鹿」,還是漢上無花「,不都說明書中所記臨安的」夢華「,實質上不就如同」痴夢「,」空華“嗎?淡淡兩句,情意無窮,感傷至深。

下片以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又表達出作者對國仇家恨的痛楚。「今古事」三句,承接上片言古今興衰,古今都難以擺脫,只能哀嘆世事的無常,如西湖流水演奏的琵琶曲。又有人言「西湖流水雨琵琶」借用杜牧《泊秦淮》詩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是琵琶曲)指對古今興衰,仍有人置若罔聞,如亡國之商女猶無恨,仍在演奏《後庭花》這樣的艷詞琵琶曲,此解亦有道理。「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

」「銅駝」見《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前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此句表明人世難料,不要問家鄉變遷,人生巨變。

總之,此詞情深意切,真情實感露諸筆端,是一首佳作。

●憶舊遊·登蓬萊閣  張炎

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裡江清。

說神仙事,便神仙縱有,即是閒人。

我幾番醒醉,石磴掃松陰。

任狂客難招,采芳難贈,且自微吟。


  
俯仰成陳跡,嘆百年誰在,闌檻孤憑。

海日生殘夜,看臥龍和夢,飛入秋冥。

還聽水聲東去,山冷不生雲。

正目極空寒,蕭蕭漢柏愁茂陵。

張炎詞作鑒賞

蓬萊閣是江南名勝之一,處于浙江紹興臥龍山下。紹興處于錢塘江、曹娥江、杭州灣的懷抱之中。登高一望,江天空闊。風景極為獨特。

周密、張炎等人曾于此處作詩吟詠。這首《憶舊遊》,詠來曲折低沉,清空幽峭。

「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裡江清」。全詞借勢起筆,「問」字直接領起,帶出登閣遊覽的總印象。「風月」從時間上寫人事的變化。時間未變,而思念大變,令人倍感痛心。

「萬裡江清」。從空間上寫閣上眼界的空闊。「休說神仙事,便神仙縱有,即是閒人。」前面三句寫景,此句轉為抒情。

從寫景到抒情,轉得虛靈。意為身歷亡國巨變,要象神仙那樣出世嗎?但神仙並不存在,不值得追求的。作者是南宋遺民,他認為只有放棄俗世的紛擾,才是真正的「神仙」。世上有蓬萊閣一類景物可供幽賞,這正是「神仙」的「安身立命」之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