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384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384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384頁

朗讀:

我們假定,——比例如何,對我們這裡的目的是完全沒有關係的,——貨幣的一半由第II部類的資本家預付來購買生產資料,以補償他們的不變資本,另一半則由第I部類的資本家為消費而支出。這樣,第II部類預付500鎊,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從而(連同上述來自第I部類的工人的1000鎊)用實物補償它的不變資本的3/4;然後第I部類拿由此得到的500鎊向第II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從而使第I部類由m構成的那部分商品資本的一半,完成w—g—w流通,這就使第I部類的這部分產品實現為消費基金。通過這第二個過程,500鎊也就作為貨幣資本回到第II部類資本家手中,而同他的生產資本並存。另一方面,第I部類預期到它的商品資本中還作為庫存產品的m部分的一半要出售,因而,在此以前,就支出貨幣500鎊,來購買第II部類的消費資料。

第II部類又用這500鎊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從而用實物補償了自己的全部不變資本(1000+500+500=2000),而第I部類則使自己的全部剩餘價值在消費資料中實現。總計起來,價值4000鎊的商品的交換,通過2000鎊的貨幣流通來進行。其所以是2000鎊;只是因為按照我們的敘述,全部年產品是作為幾大


  

一次進行交換的。在這裡,重要的只是這一情況:第II部類不僅已經把它以消費資料形式再生產的不變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資料的形式,而且,除此以外,還使它為購買生產資料而預444付到流通中去的500鎊也回到它那裡;同樣,第I部類不僅再一次以貨幣形式得到它以生產資料形式再生產的可變資本,即可以再直接轉化為勞動力的貨幣資本,而且,除此以外,第I部類預期到它的資本中的剩餘價值部分會出售而先用來購買消費資料的500鎊也流回到它那裡。

但是,這500鎊流回到它那裡,不是由於已經用掉,而是由於它的商品產品中承擔著一半剩餘價值的那一部分以後會出售。

在這兩個場合,不僅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由產品形式再轉化為生產資料的實物形式,即它唯一能作為資本執行職能的形式;同樣,不僅第I部類的可變資本部分轉化為貨幣形式,第I部類的生產資料的剩餘價值部分轉化為可以消費的形式,即可以作為收入來消費的形式。而且,除此以外,第II部類為購買生產資料而預付的500鎊貨幣資本,——它是在相應的、補償這500鎊的不變資本價值部分(以消費資料形式存在)出售以前預付的,——也流回到第II部類那裡;其次,第I部類為購買消費資料而預先用掉的500鎊也流回到它那裡。如果第II部類因預計到它的商品產品中的不變部分要出售而預付的貨幣以及第I部類因預計到它的商品產品中的剩餘價值部分要出售而預付的貨幣,會分別流回到它們那裡,那末,這只是因為一個部類的資本家除了把以第II部類的商品形式存在的不變資本投入流通以外,另一部類的資本家除了把以第I部類的商品形式存在的剩餘價值投入流通以外,各以500鎊貨幣投入了流通。最後,他們通過各自的商品等價物的交換,彼此付清了各自的款項。

他們在自己商品的價值額以外作為這種商品交換的手段投入流通的貨幣,按照他們各自投入流通的貨幣數量的比例,從流通中回到他們手裡。他們並不因此增加分文。第II部類原來有445不變資本=消費資料2000+貨幣500;它現在和以前一樣,有生產資料2000和貨幣500。同樣,第I部類也和以前一樣;有剩餘價值1000(以前由商品,生產資料構成,現在已轉化為消費基金)+貨幣500

——總的結論是:產業資本家為了促成他們自己的商品流通而投入流通的貨幣,無論是記在商品的不變價值部分的賬上,還是記在存在於商品中的剩餘價值(在它作為收入花掉的時候)的賬上,總是按照各個資本家為貨幣流通而預付的數額回到他們手中。

至于第I部類的可變資本再轉化為貨幣形式問題,那末,對第I部類的資本家來說,在他們把可變資本用在工資上以後,可變資本首先以工人向他們提供的商品的形式存在。資本家已經以貨幣形式把可變資本作為工人勞動力的價格支付給工人。就這一點來說,資本家對他們商品產品中等於以貨幣形式支出的可變資本的價值組成部分,已經支付了報酬。因此,他們也是這部分商品產品的所有者。


  
但是,他們使用的那部分工人階級,不是那部分工人階級自己所生產的生產資料的買者;那部分工人階級是第II部類所生產的消費資料的買者。因此,為支付勞動力報酬而以貨幣形式預付的可變資本,不是直接回到第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它要通過工人的購買,轉到工人所必需的而又買得起的商品的資本主義生產者手中,即轉到第I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只有當第II部類的資本家用這種貨幣來購買生產資料的時候,它才通過迂迴的道路回到第I部類的資本家手中。

由此得出結論:在簡單再生產中,第I部類的商品資本中的v+m價值額(也就是第I部類的總商品產品中與此相應的比例部分),必須等於不變資本IIc,也就是第II部類的總商品產品中分出來的與此相應的部分;或者說,I(v+m)=IIc。也就是達成「均衡」的條件。但在自由競爭、無序生產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恰好達成這一「均衡」條件呢?而且這裡還沒有涉及更複雜的不是每年都要更新的固定不變資本的更新交易。446

IV、第II部類內部的交換。必要生活資料和奢侈品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