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唐書 上 - 356 / 455
歷史類 / 劉昫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舊唐書 上

第356頁 / 共455頁。

兩京郊社署:令各一人, 從七品下。  丞一人, 從八品上。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三人,掌固五人,門仆八人,齋郎一百一十人。郊社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祠祀祈禱之禮。丞為之貳。凡大祭祀,則設神坐于壇上而別其位,立燎壇而先積柴。凡有合朔之變,則置五兵于太社,以硃絲縈之以俟變,過時而罷之。

諸陵署:令一人, 從五品上。  錄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主衣四人,主輦四人,主藥四人,典事三人,掌固二人。陵戶,乾,橋、昭四百人,獻、定、恭三百人。陵令掌先帝山陵,率戶守衛之。丞為之貳。凡朔望、元正、冬至,皆修享于諸陵。凡功臣密戚陪葬者聽之,以文武分為左右列。諸太子陵令各一人, 從八品下。  丞一人。 從九品下。


  

太樂署:令一人, 從七品下。  丞一人, 從八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樂正八人, 從九品下。  典事八人,掌固八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太樂令調合鐘律,以供邦國之祭祀享宴。丞為之貳。凡天子宮懸鐘磬,凡三十六虡, 鎛鐘十二,編鐘二二,編磬十二,共為三十六架。東方西方,磬虡起北,鐘虡次之。南方北方,磬虡起西,鐘虡次之。鎛鐘在編鐘之間,各依辰位。四隅建鼓,左柷右敔。又設巢、竽、笛、管、篪、塤、系于編鐘之下。偶歌琴、瑟、箏、築,系于編磬之下。其在殿廷前,則加鼓吹十二案,于建鼓之外,羽葆之鼓、大鼓、金鐓、歌簫、笳置於其上。又設登歌鐘、節鼓、瑟、琴、箏、笳于堂上,笙、和、簫、篪于堂下。太子之廷,陳軒懸,去其南面鎛鐘、編鐘編磬各三,凡九,設于辰、醜、申之位。三建鼓亦如之。凡宮懸之作,則奏文武舞,事在《音樂志》也。  凡大宴會,則設十部伎。凡大祭祀、朝會用樂,辨其曲度章服,而分始終之次。在事于太廟,每室酌獻各用舞。 事具《音樂志》。  凡祀昊天上帝及五方《大明》、《夜明》之樂,皆六成,祭皇地祇神州社稷之樂,皆八成,享宗廟之樂,皆九成。其餘祭祀,三成而已。 五音有成數,觀其數而用之也。  凡習樂,立師以教。每歲考其師之課業,為上中下三等,申禮部。十年大校之,量優劣而黜陟焉。凡樂人及音聲人應教習,皆著簿籍,核其名數,分番上下。

鼓吹署:令一人, 從七品下。  丞三人, 從八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樂正四人, 從九品下。  典事四人,掌固四人。鼓吹令掌鼓吹施用調習之節,以備鹵簿之儀。丞為之貳。凡大駕行幸,鹵簿則分前後二部以統之。法駕則三分減一,小駕則減大駕之半。皇太后、皇后出,則如小駕之例。皇太子之鼓吹,亦有前後二部。親王已下各有差。凡大駕行幸,有夜警晨嚴之制。 大駕夜警十二部,晨嚴三通。太子諸王公卿已下,警嚴有差。  凡合朔之變,則率工人設五鼓于太社。太儺,則帥鼓角以助侲子唱之。

大醫署:令二人, 從七品下。  丞二人, 從八品下。  府二人,史四人,主藥八人,藥童二十四人。醫監四人, 從八品下。  醫正八人, 從九品下。 藥園師二人,藥園生八人,掌固四人。太醫令掌醫療之法。丞為之貳。其屬有四,曰:醫師、針師、按摩師、禁咒師。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試登用,如國子之法。凡醫師、醫工、醫正療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書之以為考課。藥園師,以時種蒔收採。

諸藥醫博士一人, 正八品上。  助教一人, 從九品下。  醫師二十人,醫工一百人,醫生四十人,典藥二人。博士掌以醫術教授諸生。 醫術,謂習《本草》,《甲乙脈經》。分而為業,一曰體療,二曰瘡腫,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齒,五曰角法也。

針博士一人, 從八品下。  針助教一人, 從九品下。  針師十人,針工二十人,針生二十人。針博士掌教針生以經脈孔穴,使識浮沉澀滑之候,又以九針為補瀉之法。其針名有九,應病用之也。

按摩博士一人, 從九品下。  按摩師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導引之法。

咒禁博士一人, 從九品下。  咒禁師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為厲者。

太卜署:令一人, 從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  卜正二人, 從九品下。  卜博士二人。 從九品下。  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丞為之貳。 其法有四:一龜,二五兆,三易,四式。  皆辨其象數,通其消息,所以定吉凶焉。凡國有祭祀,則率卜正、占者,卜日于太廟南門之外。歲季冬之晦,帥侲子入宮中堂贈大儺。 贈,送也,堂中舞侲子,以送不祥也。

廩犧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  廩犧令掌薦犧牲及粢盛之事。丞為之貳。凡三祀之牲牢,各有名數。大祭祀,則與太祝以牲就榜位,太常卿省牲,則北面告腯,乃牽牲以授太官。

汾祠署:令一人, 從七品下。  丞一人。 從八品上。  汾祠令、丞,掌神祀、享祭、灑掃之制。


  
兩京齊太公廟署:令各一人, 從七品下。  丞各一人, 從八品上。  令、丞掌開合、灑掃及春秋仲釋尊之禮。

光祿寺 秦曰郎中令,漢曰光祿勛,掌宮殿門戶。梁置十二卿,加「寺」字,除「勛」字,曰光祿卿,掌膳食,後因之。  品第三。龍朔改為司膳寺正卿,光宅改為司膳寺卿,神龍復為光祿寺也。

卿一員, 從三品。  少卿二人。 從四品上。  卿之職,掌邦國酒醴、膳羞之事,總太官、珍羞、良醖、掌醢之屬,修其儲備,謹其出納。少卿為之貳。國有大祭祀,則省牲獲,視濯滌。若三公攝祭,則為之終獻。朝會宴享,則節其等差,量其豐約以供焉。

丞二人, 從六品上。  主簿二人, 從七品上。  錄事二人, 從九品上。

府十二人,史二十一人,亭長六人,掌固六人。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勾檢稽失。錄事掌受事發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