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說唐三傳 - 96 / 204
古典小說類 / 中都逸叟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說唐三傳

第96頁 / 共204頁。

天子道:「卿之父與國運籌,以致一統江山,其功不小。封卿襲父軍師之職,恩賜錦袍玉帶。」「謝恩。」徐梁領旨謝恩。文武恩封已畢,對咬金說:「老王伯,元帥身喪西番,進退兩難。朕今同王伯禦駕征西,征討叛逆。」傳旨命東宮同魏旭監國,咬金為前隊,兵馬出了長安。一路滔滔,曉行夜宿,非止一日,出了玉門關,來到金霞關。一路上俱有文武迎送,百姓香花燈燭,好不熱閙。不覺來到寒江關,不表。

再言樊梨花母女,孤孤淒淒,苦度衙中。梨花早已曉得仁貴身死,程老將軍出關經過,想明日禦駕親來征討,丁山難逃弒父之罪。待我做成禦狀告他,我善曉陰陽,丁山不該命絶,懲治他一番,叫他情願心服。將弒父休妻兩大罪寫明,扮做村莊婦人,告他一狀便了。


  

次日辰牌時候,只見旌旗曜日,前隊藤牌兵,後隊短刀兵,步兵多帶弓箭,馬兵手執長槍。四隊雄兵過去,全副鑾駕。兩班文武,都騎高馬。隊隊分開:文官紫袍金帶,武官金甲金盔。羽林軍擁護着天子,朝廷身騎龍駒,馬前許多太監。程干歲隨了天子,看看相近關前,樊夫人同梨花搶出叫屈。

天子聽得,便問兩邊軍士:「關前何人叫屈,即速捉來。」軍士領旨,將二人捉住,來到駕前。手執禦狀,俯伏在地,口稱冤屈。天子想:「此是西番外國之女,有甚冤枉,前來叫屈?如今要把西番化服,理當準狀。」傳旨:「取狀紙過來。」太監領旨,就把狀紙送上。天子龍目一看,說:「西番有村女告狀。」閲過一遍,便將狀紙交咬金說道:「老王伯必知其情。」咬金接來一看,奏道:「樊梨花不但有才,而且有智,真是國家柱石。他獻關招親,果然丁山不是。老臣為媒,他三次休棄,目睹其情,望吾主準狀究明。」

天子聽了,龍顏大怒,傳旨:「宣樊家母女見駕。」夫人、小姐領旨,駕前朝見。天子說:「賜卿平身。」龍目一看,果然樊梨花容貌超群,忙開金口道:「你母女情節,程王伯一一奏明,朕已深悉其情,準你狀紙,泄恨便了。」

樊梨花同母謝恩已畢。朝廷進關,一直西行。

樊家母女迴轉衙門,夫人說:「兒啊,難得大唐天子,準了狀紙,又虧程老千歲在旁,代我母女說明冤屈。此番聖駕到了白虎關,定把丁山問罪,令他請罪。你可放心,夫妻得以完聚。」小姐聽了,叫聲:「母親,冤家把我三次休棄,要報他三次仇,磨難他一番,方泄昔日仇恨。」老夫人說:「女兒,你們後生家,偏有許多委屈。據我做娘的看起來,還要三思。」小姐說:「母親,若不將他磨難一番,焉肯服我?」夫人說:「女兒之言有理。」此話不表。


  
再言天子行到白虎關前,薛夫人率領眾將來接駕,自陳一本,本上不過說射死因由,求主判斷。天子看了,吩咐將丁山綁了來見駕。軍士領旨,將丁山綁住,俯伏階前,天子見丁山,心中大怒,傳旨:「午時三刻,碎剮凌遲。」軍士領旨,專等午時三刻開刀,此時把丁山魂靈嚇散。不知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回 樊梨花誥封極品 薛丁山拜上寒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