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不論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論老的少的都為李廣落淚。右將軍趙食其單獨被交給執法官吏,應判為死罪,用財物贖罪,降為平民。
李廣有三個兒子,名叫當戶、椒、敢,都任郎官。一次天子和弄臣韓嫣戲耍,韓嫣有點放肆的舉動,李當戶去打韓嫣,韓嫣逃跑了,於是天子認為當戶很勇敢。當戶死得早,李椒被封為代郡太守,二人都比李廣先死。當戶有遺腹子名李陵。李廣死在軍中的時候,李敢正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李廣死後第二年,李蔡以丞相之位侵佔景帝陵園前大道兩旁的空地,因而獲罪,應送交法吏查辦,李蔡不願受審對質,也自殺了,他的封國被廢除。李敢以校尉官職隨從驃騎將軍出擊匈奴左賢王,奮力作戰,奪得左賢王的戰鼓和軍旗,斬殺很多敵人首級,因而賜封了關內侯的爵位,封給食邑二百戶,接替李廣任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將軍衛青使他父親飲恨而死,就打傷了大將軍,大將軍把這件事隱瞞下來,沒有張揚。又過了不久,李敢隨從皇上去雍縣,到甘泉宮打獵。驃騎將軍霍去病和衛青有親戚關係,就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當時正在顯貴並且受寵,皇上就隱瞞真相,說李敢是被鹿撞死的。又過一年多,霍去病死了。李敢有個女兒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寵愛,李敢的兒子李禹也受太子寵愛,但他貪財好利,李氏家族日漸敗落衰微了。
李陵到壯年以後,被選任為建章營的監督官,監管所有騎兵。他善於射箭,愛護士兵,天子認為李家世代為將,因而讓李陵率領八百騎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內兩千多里,穿過居延海,觀察地形,沒有遇見敵人就回來了。後被封為騎都尉,統率丹陽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張掖教練射箭,屯駐在那裡防備匈奴。
幾年後,天漢二年(前
99)秋天,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在祁連山進攻匈奴右賢王,武帝派李陵率領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約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敵人的兵力,不讓他們專門去對付貳師將軍。李陵已到預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單于用八萬大軍包圍截擊李陵的軍隊。李陵軍隊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們殺傷匈奴也有一萬多人。李陵軍邊退邊戰,接連戰鬥了八天,往回走到離居延海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攔堵住狹窄的山谷,截斷了他們的歸路。李陵軍隊缺乏糧食,救兵也不到,敵人加緊進攻,並勸誘李陵投降。李陵說:「我沒臉面去回報皇帝了!」於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軍隊全軍覆沒,餘下逃散能回到漢朝的只有四百多人。
單于得到李陵之後,因平素就聽說過李陵家的名聲,打仗時又很勇敢,於是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使他顯貴。漢朝知道後,就殺了李陵的母親妻兒全家。從此以後,李家名聲敗落,隴西一帶的人士曾為李氏門下賓客的,都以此為恥辱。
太史公說:《論語》裡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為不正,發下命令也沒人聽從。」這就是說的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老實厚道像個鄉下人,開口不善講話,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論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為他盡情哀痛。他那忠實的品格確實得到了將士們的信賴呀!諺語說:「桃樹李樹不會講話,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條小路。」這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可以用來比喻大道理呀。
【原文】【註解】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1)。故槐裡,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2)。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3),用善騎射(4),殺首虜多(5),為漢中郎。廣從弟李蔡亦為郎(6),皆為武騎常侍,秩八百石(7)。嘗從行,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8),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9)!」
及孝景初立,廣為隴西都尉,徙為騎郎將十。吳楚軍時(
11),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
12),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
13)。徙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於是乃徙為上郡太守。後廣轉為邊郡太守,徙上郡(
14)。嘗為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皆以力戰為名。
(1)李信逐得燕太子丹事,見卷八十六《刺客列傳》。(2)受:學習。(3)良家子: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漢朝軍隊的來源有兩種,一種即所謂「良家子」,另一種是罪犯和貧民等。(4)用:由於,因為。(5)殺首:斬殺敵人首級。虜:俘虜。(6)從弟:堂弟。(7)秩:俸祿的等級。(8)衝陷:衝鋒陷陣。折關:抵禦、攔阻。指抵擋敵人。(9)萬戶侯:有萬戶封邑的侯爵。十徙:調任。(
11)吳楚軍時:指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起兵叛亂。其事詳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12)亞夫:即周亞夫。(
13)「以梁王」至「賞不行」:李廣作戰立功之地在梁國境內,所以梁王封他為將軍並授給將軍印。這種做法違反漢朝廷的法令,因而李廣還朝後,朝廷認為他功不抵過,不予封賞。(
14)這裡的「徙上郡」與上文「徙為上郡太守」重複,文字可能有誤。對此,各家說法不同,不詳述。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1)。中貴人將騎數十縱(2),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3)。」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4),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5),皆驚,上山陳(6)。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之),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7),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8),李廣上馬與十餘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9)。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十,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1)中貴人:宮中受寵的人,指宦官。勒:受約束。(2)將:率領。騎:騎兵。縱:放馬馳騁。(3)射鵰者:射鵰的能手。雕,猛禽,飛翔力極強而且迅猛,能射鵰的人必有很高的射箭本領。(4)亡:通「無」。(5)誘騎:誘敵的騎兵。(6)陳:同「陣」。擺開陣勢。(7)所:表示大約的數目。「二里所」即二里左右。(8)護:監護。(9)縱馬臥:把馬放開,隨意躺下。十平旦:清晨,天剛亮。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1),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2),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3)。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4),就善水草屯,捨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5),莫府省約文書籍事(6),然亦遠斥侯(7),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8),擊刀鬥,士吏治軍簿至明(9),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十,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
11),鹹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程不識孝景時以數直諫為太中大夫(
12)。為人廉,謹於文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