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石阡府: 簡。舊隷糧儲道。 順治初,沿明制。康熙中,省葛彰、苗民。雍正中,省石阡副司。西南距省治五百七十四里。廣六十五里,袤四百四十里。北極高二十七度二十九分。京師偏西八度十九分。領縣一。 阡山,自平越入境,蜿蜒數百里,府以此名。東:九龍、鎮東。南:松明、十萬山。西:萬壽山。北:香爐山。烏江自餘慶入,落花屯水東南流注之。龍底河有二源,經府治西,合一小水,東北流注之,入思南。龍底河一曰白岩河,上源為包溪,北流逕黃芧囤,納大溪、凱科溪,再北入烏江。南樂回溪,西北深溪、北洋溪,皆入龍底河。東:松明關。東南:大定關。西南:鎮安關、錫樂平關。北:鎮夷關。 龍泉 繁,難。府西北二百四十里。城內:鳳凰山。南:將軍山。西:綏陽。北:鷄翁山。龍泉出鳳凰山麓,縣以此名。羊子河、貫石河並出縣西,合東流,逕義陽山南,為義陽江。右合一水,東流為清江溪,入思南。洪渡河出縣西北山,東北流,入安化。大水河亦出縣西北,合小水河東流從之。東:張教壩關。西:平水口關、虎踞關。偏刀水汛。土縣丞、土主簿一,均裁。
黎平府: 繁,疲,難。隷貴東道。 順治初,因明制,領縣一:永從。雍正三年,以湖南五開、銅鼓二衛來屬。五年,改二衛為開泰、錦屏二縣,又以湖南靖州之天柱縣來屬。七年,增設古州。十二年,改天柱屬鎮遠府。乾隆三十五年,增設下江。道光十二年,降錦屏為鄉,以其地屬開泰。西北距省治八百八十里。廣四百七十里,袤四百三十里。北極高二十六度九分。京師偏西七度三十一分。領二,縣二。 城內:五龍山,中黃龍。東:太平。南:醜家。西北:寶唐,山勢重疊。自北而南,亙百餘裡。洪州吏目一。有黎平汛。東南洪州、北潭溪、歐陽、湖耳司正副長官一。東北新化,西古州,北龍裡、中林、八舟、亮寨司長官一。又三郎司、赤溪湳洞司,裁。同知及理苗照磨駐古州。通判駐下江。吏目駐洪州。泊里長官司。 開泰 繁,難。倚。東:龍見、大岩。東北:掛榜。北:龍標、楚營、八舟山、茶山。西南:銅關鐵寨山。清水江自清江入,烏下江合二水東北流注之。新化江出天甫山,亦東北流注之,入天柱。永從溪自永從入,東北流曰潘老河,東入湖南靖州。東:寧溪關、黃泥關。東南:燕窩關。錦屏縣丞一。有汛。朗洞縣丞一。 永從 簡。府南六十里。縣治後:飛鳳山。南:上下皮林山。東南:鹿背山。西南:標瑞、龍圖山。福祿江上流即古州江,自下江東南流入境,經丙妹南,錯入廣西懷遠。曹平江亦自下江東南流入境,經丙妹北,東入懷遠。永從溪二源出縣南,合流,北入開泰。丙妹,縣丞一。有永從、丙妹二汛。 古州 要。府西一百八十里。古州總兵、貴東道駐。東:雙鳳。西:俾飛、擺喇山。西南:獅子山。都江自都江入,名古州江,左納彩江,入下江。榕江、車江並出北,合流注之,折東南入下江。朗洞江出北,東北流入開泰,注烏下江。東:永鎮關。西:歸化關。有王嶺、寨蒿、小都江三汛。 下江 要。府西南一百八十里。南:朋論山。西南:崖鷄、烏地、霧倮、九千里山,亙數百里。都江自古州東南流入,逕南入永從。東江、溶江自古州合流入境,下遊曰曹平江,東南流入永從。弱女江源出南,東北流至雙江口,小溪東北流來會,再東北入古州江。
大定府: 要。舊隷貴西道。明,貴州宣慰司及烏撒軍民府地。副將駐。 康熙三年,平水西、烏撒,以大方城置。二十六年,降州,隷威寧府。雍正七年,復升府。東南距省治三百三十里。廣五百八十五里,袤六百六十里。北極高二十七度四分。京師偏西十度五十五分。領一,州三,縣一。 東:萬松、火焰、鳳山、凰山。西:五老山。北:大鷄。東北:九龍。西北:雙山。烏江自畢節入,暑仲河、通德河皆北流注之,又東,落折河合打鷄關諸水,折南來注之。烏西河合石溪河自北來,倮龍河自南來,皆注之,又東分入平遠。赤水河自畢節入,經府北,納永岸小河,臥牛河合油杉河諸水,東北入黔西。東:老蒙關。南:那集關。西:奢東關、樂聚關。北:大弄關、柯家關。倉上、烏西二汛。 平遠州 繁,難。府東南八十里。康熙三年平水西、烏撒,以比喇壩置府。二十二年降州,隷大定。二十六年改隷威寧。雍正七年仍來隷。平遠協副將駐。東:懸霧、東山。南:獅子、鳳凰。西:白岩山。北:墨續山。烏江自府南入,高家河、卜牛河東北流注之。又東,納以麥河水,入黔西。西:木底河,即鴨池河,自水城入,受武著河,錯入安順,北古河,合墮極河南流注之,復逕城東,名簸渡。會牛塘河諸水,北流入黔西。東:織金關。南:鳳凰關、望城關。 黔西州 繁,難。府東二百二十里。康熙三年,以水西置府。二十二年,降州來隷。二十六年改隷威寧。雍正七年仍來隷。城內:獅子山、牛飲山。南:石虎。北:分水嶺。東:金鷄山。又十萬溪箐,懸崖絶壁,四面皆砦。西北:白塔山、杓裡箐、比喇大箐。儸革河即六歸河,自府入,平溪南流注之。又東,鴨池河自平遠入,又東會簸渡河,東入修文,為烏江南源。以濟河,源出州西北,西南流,合打鼓寨水,東北流,渭河合烏箐河來會,沙河合鼓樓水、三現身水,東南來注之,入修文。赤水河,自府東北流,逕州境,入四川永寧。西:化榨關。沙溪、沙土、右革闌、鴨池、西溪、六廣、黃沙諸汛。 威寧州 要。府西三百八十三里。康熙三年以烏撒置府。雍正七年,降州來隷。威寧鎮總兵駐。東:飛鳳山。東北:翠屏。西:火龍、麻窩。北:三台、烏門。南:石龍、千丈崖。七星河為烏江上源,出州南,合八仙海、泚處海諸水,東北流,過清水塘,入畢節,再入州境,菩薩海南注之,黑章河北注之,又東,復入畢節。北盤江,出州西山,二源合南流,經瓦渣汛,西為瓦渣河,又南,錯入雲南宣威,為可渡河。牛欄江自雲南會澤入,合膩書河,又北流,入雲南恩安。洛澤河出州西北,合數小水東北流,亦入恩安。東:石駝關、梅子關。南:雲關。北:可渡關。西北:分水嶺關。得勝坡巡司一,有汛,與江半坡二。水西宣慰使一,裁。 畢節 沖,繁,難。府西北一百里。明,畢節赤水衛地。康熙二十六年置,隷威寧府。雍正七年改隷。貴西道駐。光緒三十四年裁,改巡警道,移駐貴陽。東:木稀山。南:脫穎。西:七星。北:石筍山。東北:東陵山、雪山、層台山。烏江自威寧入,亦名七星河,過瓦甸汛,再入州境,又東復逕縣境,則底河自雲南鎮雄入,合後所河,南流注之。又東南,合二小水入府。赤水河即赤虺河,自雲南鎮雄入,納杉木河,入府。東:木稀關。南:落淅關。西:老鴉關。畢赤汛。 水城 要。府西南二百九十里。明,水西地。雍正十年置。東:將軍、玉筍山。南:馬龍。北:麒麟、文筆山。簸渡河一曰鴉池河,出西以且海,合一水,東北流,經城北,折東南,水城河東北來會。又納扒瓦河、以固汛水、武著河諸水,錯入郎岱。北盤江自雲南宣威入,喇雍河合桃花溪水自威寧來注之,北納結裡山東西二水及黑勝汛水,南納木冬河,入盤州。州東:猴兒關。西:卡子鬥關。普擦、豬場二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