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332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332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332頁

朗讀:

庫車直隷州: 沖,繁。隷阿克蘇道。 舊回城。 漢,龜茲國。後漢建武中,滅於莎車,尋復立,屬匈奴。永元三年內屬。晉太康中,為焉耆所滅,尋復立。唐貞觀中,置龜茲都督府。顯慶三年,徙安西大都護治之。北宋時入貢。南宋屬西遼。元為別失八里西境。明永樂中,併入回部。 順治、康熙間,准噶爾兼有其地。乾隆二十三年,討霍集占,伯克阿集以城降,改名庫車。 庫譯言「此地」,車謂「眢井」也。 二十四年,設辦事大臣。 設都司,以阿奇木伯克理回務。 光緒十年裁,置直隷州。北距省治二千三十里。廣六百十里,袤七百里。北極高四十一度三十七分。京師偏西三十三度三十二分。領縣一。 汗騰格里山支脈綿亙北境。東北有迭拉爾達阪。西北:阿爾齊裡克達阪、馬納克齊達阪、泰來買提達阪、阿拉阿奇達阪。西:托和拉旦達阪、千佛洞。北:蘇巴什銅廠。龍口河源出迭拉爾達阪,西南流,納塔裡克水、托克蘇拉水、卡拉淖水、朵托水,至隨魯莊,分為葉斯巴什河、烏恰薩伊河、密爾特彥河,合流而東,瀦為沙哈里克草湖。拉依蘇河出城北,分二支,均南流,一入輪台,一入沙哈里克草湖。渭幹河自拜城東南流入,逕千佛洞,南流入沙雅。驛五:鳩茲、托和拉旦、托和奈、哈爾巴、阿爾巴特。大小回莊一百二十六。卡倫四。 沙雅 州南百八十里。唐,突厥施沙雁州。乾隆二十四年,設阿奇木伯克理回務。光緒十年裁。二十九年,以沙雅爾回城置縣。西北:哈電克套山。渭幹河自州南入,折東流,至薩牙巴克莊,為鄂根河,逕沙克理克,分支南流入塔里木河。又東逕阿洽,分二支:一東南流,出境為渭幹南河,入新平;一東北流,出境為渭幹北河,入輪台。塔里木河自溫宿東南入,至可可覓,納渭幹河支流,至喀喇墩,東流入新平。西南:下和裏海子。西:草湖浣。驛二:在城、亮噶爾。回莊六十四。卡倫三。

烏什直隷: 要,沖,疲,難。隷阿克蘇道。副將駐。漢,溫宿國。後漢內附。北魏入龜茲。唐貞觀中平之,置溫肅州,隷安西都護府。南宋屬西遼。元為別失八里西境,封宗王阿只吉。明永樂中,其王西遷,地入回部。後並於准噶爾,名圖爾璊。 乾隆二十年,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達瓦齊,以城內屬,改名烏什。 以烏赤山得名。 二十三年,設辦事大臣、參將。三十一年,築永寧城,移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協辦大臣駐之,又設領隊大臣。四十四年,移領隊駐阿克蘇。五十二年,移參贊、協辦駐喀什噶爾,仍留辦事大臣。光緒九年裁,置直隷。東北距省治三千二十里。廣一千一百八十里,袤三百七十里。北極高四十一度六分。京師偏西三十八度二十七分。 天山支脈綿亙境內。西南:烏魯山達阪。南:木其別什達阪、登魯古達阪、屯珠素山。東南:庫魯克達哈山。西北:上齊哈爾達阪。北:廓喀沙勒山、戈什山、哈克善山。東北:貢古魯達阪、珍旦達阪、英阿瓦達山。托什罕河二源,一自伽師東北入,納上齊哈爾達阪水,合東流,納希布勒孔蓋河、玉簪河,至烏什莊,別疊水南流注之。又東為畢底爾河、貢古魯及可可容二水合為柳樹泉,南流注之,東流入溫宿。驛二:烏赤、洋海。回莊二十八。布魯特二部遊牧地:曰奇裡克,曰胡什齊。卡倫十三。境北及西北均界俄。自喀依車奇哈達阪,至齊恰爾達阪,立牌博六。


  

疏勒府: 沖,繁,疲。喀什噶爾道治所。烏魯木齊提督同駐。 舊喀什噶爾道徠寧城。 喀什譯言「各色」,噶爾為「磚房」。漢,疏勒國地。永平中,龜茲並之,尋復立。元魏太延二年內屬。隋末屬西突厥。唐置佉沙都督府。宋開寶二年,並於於闐。南宋屬西遼。元至元二十五年,置達魯花赤,屯田於此,隷阿母河省。明為哈實哈兒國。明末瑪木特玉布素自亞剌伯來。奉回教。 乾隆間,准噶爾汗囚其曾孫瑪罕木於伊犁,並其二子波羅泥都、霍集占。二十年,平伊犁,瑪罕木已死,定北將軍班第釋波羅泥都囚,使歸喀什噶爾統其眾,留霍集占於軍。旋逃至葉爾羌,據城叛。二十四年,將軍富德克之,阿渾以喀什噶爾降,始內屬。設參贊大臣, 總辦天山南路八城事務。以阿奇木伯克理回務。 領隊大臣、協辦大臣各一。 專理喀什噶爾、英吉沙爾事務。 總兵一。二十七年,於沽漊巴海築徠寧城。舊回城西北二里。三十一年,移參贊、協辦駐烏什,改設辦事大臣。五十二年,復設參贊、協辦。道光七年,於哈喇哈依築新城,名曰恢武。光緒九年,裁參贊、協辦,置直隷州。二十九年升府,增伽師,又巴楚州同隷。尋割巴楚屬莎車。東北距省治四千五百里。廣一千六百餘裡,袤七百餘裡。北極高三十九度二十五分。京師偏西四十二度二十五分。領縣二。 烏蘭烏蘇河自府東流入,逕城南,復東北流入伽師。罕愛裡克河、雅璊雅爾河亦自府東流入,注嶽普爾湖之東庫山河。下遊別什幹渠,自英吉沙爾東北流入,分數小水入沙磧。驛三:系弦、雅璊雅爾、雅卜藏。漢屯八,大小回莊六。布魯特部遊牧地。卡倫二。鹹豐元年,俄約定為商埠。 疏附 沖,繁,疲。府西北二十四里。舊回莊。光緒九年,劃烏蘭烏蘇河上遊十一莊置。西北:烏孜別裡山,為怱嶺、天山之過脈,蔥嶺支峰。西南:喀喇特山、瑪爾幹山、喀卜喀山、額依爾阿特山。南:烏魯瓦特山、阿依阿奇山、勒泰烏巴什山,皆在烏蘭烏蘇河南,天山支峰。西北:薩瓦雅爾德山、西康山、克子圖山、庫斯渾山、東克依克山,皆在烏蘭烏蘇河北。烏蘭烏蘇河源出蔥嶺,東流,納業金水、瑪爾堪蘇河、阿依阿奇水、庫斯渾水,逕城西南,一支渠東流入府,一東流,圖蘇克塔什河合察克瑪克河北來注之,入伽師。雅璊雅爾河自蒲犁北流入,東北出,一支渠入府。驛一,在城。回莊九。布魯特五部遊牧地:曰胡什齊,曰沖巴噶什,曰嶽瓦什,曰希布察克,曰奈曼。卡倫三十三。牌博自西南烏孜別裡山豁,至東北帖列克山豁,凡二十二。 伽師 沖,繁,難。府東一百六十里。漢,疏勒國地。唐,佉沙城。乾隆二十四年,設阿奇木伯克理回務。光緒二十九年,以牌素巴特回莊置。天山支脈迤邐北境。北:郭克阿勒山、以格孜達阪、阿奇克山、依提約爾山。西北:依得朗山、倫郭斯山。東:蘇潭山。烏蘭烏蘇河自境及疏附分支東流入境,逕城北,喀什噶爾河南流注之。又東北為二支,瀦為草湖,溢出復合,流入巴楚。驛五:在城、英阿瓦特、龍口橋、雅素裡克、玉代裡克。大回莊五。卡倫八。牌博自西北黑皮恰克,至烏圖魯達阪,凡五。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