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聖周公順治十七年,給事中黏本盛奏請文廟後別立傳聖祠。下部議,禮臣言:「祭祀周公,向在太學。至唐顯慶間,以公制禮作樂,功侔帝王,就饗儒宮,欲尊反貶。始定配饗帝王廟,既不與孔子並祭太學,乃反立傳聖祠於其後,殊失尊崇本意也。」事遂寢。康熙二十三年,聖祖祀闕裡,詔言:「周公古大聖人,制禮作樂,垂法萬世,廟在曲阜,應行致祭。」乃遣親王及禮部尚書往焉。親制祝文。祭禮,三獻。祭品:羊一、豕一、果五盤、尊一、爵三,敕有司治辦。明年,授東野氏一人博士,奉祀祠廟。二十六年,禦書周公廟碑文,依文廟式,勒之貞瑉。乾隆十二年,東巡,增登一,鉶二,簋、簠各二,籩、豆各八,遣親王一人行禮。其祀配饗魯公,遣禮部尚書行。明年,幸曲阜,親詣上香,一跪三拜。自是東巡親詣以為常。四十三年,依孔氏南宗例,置當陽博士,奉祀陵墓。
關聖帝君清初都盛京,建廟地載門外,賜額「義高千古」。世祖入關,復建廟地安門外,歲以五月十三日致祭。順治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曾祖曰光昭,祖曰裕昌,父曰成忠,供後殿。增春、秋二祭。洛陽、解州後裔並授五經博士,世襲承祀。尋定春、秋祀儀,前殿大臣承祭,後殿以太常長官。屆日質明,大臣朝服入廟左門,升階就拜位,上香,行三跪九拜禮。三獻,不飲福、受胙。祭後殿二跪六拜。十一年,增當陽博士一人奉塚祀。
乾隆三十三年,以壯繆原謚,未孚定論,更命神勇,加號靈佑。殿及大門,易綠瓦為黃。四十一年,詔言:「關帝力扶炎漢,志節懍然,陳壽撰志,多存私見。正史存謚,猶寓譏評,曷由傳信?今方錄四庫書,改曰忠義。武英殿可刊此旨傳末,用彰大公。」嘉慶十八年,以林清擾禁城,靈顯翊衛,命皇子報祀如儀,加封仁勇。道光中,加威顯。鹹豐二年,加護國。明年,加保民。於是躋列中祀,行禮三跪九叩,樂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廟儀。五月告祭,承祭官前一日齋,不作樂,不徹饌,供鹿、兔、果、酒。旋追封三代王爵,祭品視崇聖祠。加精誠綏靖封號,禦書「萬世人極」額,摹勒頒行。同治九年,加號翊贊。光緒五年,加號宣德。
直省關帝廟亦一歲三祭,用太牢。先期承祭官致齋,不理刑名,前殿印官,後殿丞、史,陳設禮儀,略如京師。
文昌帝君明成化間,因元祠重建。在京師地安門外,久圮。嘉慶五年,潼江寇平,初寇闚梓潼,望見祠山旗幟,卻退。至是禦書「化成耆定」額,用彰異績。發中帑重新祠宇,明年夏告成,仁宗躬謁九拜,詔稱:「帝君主持文運,崇聖闢邪,海內尊奉,與關聖同,允宜列入祀典。」於是大學士硃珪撰碑記,略言:「文昌星載天官書,所謂‘鬥魁六星,戴匡曰文昌宮’是也。尚書‘禋六宗’,孔疏引鄭玄雲:‘皆天神,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周禮大宗伯:‘以燎祀司中、司命。’鄭注謂文昌星。然則文昌之祀,始有虞,著周禮,漢、晉且配郊祀。元命苞雲:‘上將建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士。’是爵祿、科舉職司久矣。又言帝君周初為張仲,孝友顯化,隋、唐為王通,徵李商隱張亞子廟詩,讀孫樵祭梓潼神君文,化書:唐開元命為左丞,通考:僖宗封為濟順王,宋真宗改號英顯,哲宗加封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帝君,元加號宏仁,蓋可考見雲。」禮官遂定議。
歲春祭以二月初三誕日,秋祭,仲秋諏吉將事,遣大臣往。前殿供正神,後殿則祀其先世,祀典如關帝。鹹豐六年,躋中祀,禮臣請崇殿階,拓規制,遣王承祭,後殿以太常長官親詣,二跪六拜,樂六奏,文舞八佾,允行。直省文昌廟有司以時饗祀,無祠廟者,設位公所祭之。畢,徹位隨祝帛送燎。
旗纛之祭天命十年,定瀋陽,還軍扈渾河,刲牛祭纛。天聰元年征朝鮮,明年凱旋,並立纛拜天。自是出征班師祭纛以為常,時旗纛附祀關帝廟也。世祖入關後,始行望祭。
凡親征諏吉啟行,先於堂子內門外建禦營黃龍大纛,按翼分設八旗大纛、火器營大纛各八,列其後,並北鄉。帝禦戎服佩刀,出宮乘騎,入堂子街門降。圜殿禮畢,出內門致禮纛神,率從征將士三跪九拜,不讚。禮成樂作,鑾駕啟行,領侍衛內大臣、司纛侍衛率親軍舉纛從。
凱旋致祭,屆日陳法駕鹵簿,自郊外五里訖堂子門外。駕至郊,降輿拜纛如儀。命將出師亦如之。聖祖征噶爾丹凱旋,翼日為壇安定門外,致祭隨營旗纛,用太牢,始遣大臣行禮。雍正初,定三年一祭。
凡旗纛皆庋內府,祭則設之。各省祭旗纛,則遣武官戎服行禮焉。
砲位之祭,天聰五年,造紅衣砲,鎸曰天祐助威大將軍,遂攜以毀於子章台,克大淩河,行軍攜紅衣砲始此。
厥後敕漢軍賫砲進關。世祖奠鼎燕京,定製以歲季秋朔,陳砲位盧溝橋沙鍋村,席地為壇,西鄉,以八旗漢軍都統將事。分旗翼列,用果品、少牢。屆時先鑲黃旗砲位,都統禦補服,上香,三跪九拜,三獻,讀祝。餘七砲位亦如之。副都統以次陪祀。聖祖凱旋,設壇德勝門外,祭品如祭纛。世宗亦定三年一祭。
乾隆十四年,滿洲火器營始祭八旗子母砲神,總統承祭,如漢軍祀砲儀。其後定滿洲祀砲依漢軍例,季秋赴盧溝橋演砲,即以其日祭焉。三十年,祀砲始用祝版,並專設祭器。
群祀先醫,初沿明舊,致祭太醫院景惠殿,歲仲春上甲,遣官行禮。祀三皇,中伏羲,左神農,右黃帝。四配:句芒、風後、祝融、力牧。東廡僦貸季、岐伯、伯高、少師、雷公、伊尹、淳於意、華陀、皇甫謐、巢元方、韋慈藏、錢乙、劉完素、李果十四人,西則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皇、扁鵲、張機、王叔和、葛洪、孫思邈、王冰、硃肱、張元素、硃彥修十四人。禮部尚書承祭。兩廡分獻,以太醫院官。禮用三跪九拜。三獻。雍正中,命太醫院官鹹致齋陪祀。
都城隍廟有二,舊瀋陽城隍廟,自元訖明,祀典勿替。清初建都後,升為都城隍廟,有司以時致祭。其在燕京者,建廟宣武門內。順治八年仲秋,遣太常卿致祭,歲以為常。用太牢,禮獻如祀先醫。萬壽節遣祭,加果品。雍正中,改遣大臣,嗣覆命親王行禮。禁城城隍廟建城西北隅。皇城城隍廟建西安門內,曰永佑宮,萬壽節或季秋,遣內府大臣承祭,用少牢。
北極佑聖真君廟,建地安門外日中坊橋東,曰靈明顯佑宮。順治中,定製萬壽節遣官祭,後改遣大臣。設果盤五、餅餌盤十五、茶■D
9三、行禮三跪九拜。
火神廟,建日中坊橋西。康熙初,定歲六月二十三日遣太常卿祭,後改遣大臣。用少牢。雍正中,改太牢。帛初用白,乾隆中改用赤。餘如祀北極儀。
東嶽廟,在朝陽門外,歲祭以萬壽節。
龍神之祭,黑龍潭廟建西北金山巔,聖祖、世宗親制碑記。乾隆五年,錫號「昭靈沛澤」。玉泉山廟,九年錫號「惠濟慈佑」。昆明湖祠,舊曰廣潤靈雨祠,錫號「安佑普濟」,嘉慶中,加「沛澤廣生」。京畿旱,帝親禱黑龍潭廟。乾隆四十六年,錫號「昭靈廣濟」。嘉慶間,始列祀典,遣散秩大臣往祭惠濟祠。河神廟建綺春園內,祀天後、龍神、河神,並春、秋致祭,遣圓明園大臣將事。儀品俱視都城隍廟。
其祀之無定時、定所,及有司以時專祭者,後土司工之神,順治初制,凡大興作,因其方築左右壇,建采棚,遣官往祭,用少牢餅果。若大工迎吻,祭琉璃窯神暨各門神,如祭司工禮。鹹豐間,錫號圓明園春雨軒司工神曰昭休敷禧真君,土母曰夫人。命內府大臣春、秋奉祀。司機神,順治季年設織造局,始行祭告,禮部長官主之。司倉神,通州三倉,舊惟西倉有祠。京內七倉,惟右翼興平倉有祠,雍正間重葺。繇是左翼置廟海運倉。京外五倉,置廟儲濟倉,並立神位。倉場侍郎承祭,用少牢、果品,倉監督陪祀,二跪六拜。諸祭將事以黎明,與祭者鹹朝服,此其大凡也。至特旨建祠京師者,具見後簡。
若夫直省禦災捍患有功德於民者,則錫封號,建專祠,所在有司秩祀如典。
世祖朝,宿遷祀河神宋謝緒。
聖祖朝,成都祀諸葛亮;福建暨各省祀天後宋林氏女。